美文网首页读书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作者: 老少女簌簌 | 来源:发表于2017-08-21 14:49 被阅读20次

终于,读完了《仓央嘉措诗传》。

刚开始读时,有些舍不得,就像是和情人约会,总希望时光能走得慢一些,再慢一些。我要细细品味甜蜜的时刻。于是,读几页,放几天,甚至转身捧起了其他的书。而它,就像仓央嘉措自己写的一句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终究是要读下去的。不读,心里总是有空缺。读,心里却是满满的忧伤。越读越不忍读下去,越读越不忍放手,从来没有一本书给我这样奇异的感觉。

《红楼梦》,我可以反复读,读到自己一个人都能把它演绎出来。可是这本关于仓央嘉措的诗和故事,我想,我只读一遍就可以了。因为接下来我迫不及待要做的是,背起行囊追寻大师的足迹。是的,对江南的女子来说,如果读完一本书,就梦想着行万里路,这本书就是关于仓央嘉措的。因为唯有如此,方能解开心中之结。

大师的人生也是分为前半生和后半生。前半生就像俗世中的我们,渴望自由却又不得自由。生活、爱情、事业,都只能受制于命运的牵绊。他的寂寞、忧伤和无奈,我感同身受。如果可以穿越,我愿意化作一缕清风,只为传送他的一声轻叹。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反复咀嚼着这两句诗,心中时而激荡时而旖旎。游离于僧与俗、佛与尘、枷锁与自由之间的人啊,你倾倒的何止是那年那月的众生,还有三百年后的我!

大师的前半生很短暂,可是经历的种种却胜过了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三生三世。真的,很多人的一生其实和蝼蚁无异,枉担了高等动物的虚名。大师的前半生让我们心疼心伤,却也让我们迷恋迷醉。这样的人生或许修炼了几生几世才配拥有,我们凡夫俗女终究是慧根不足,灵性欠缺,只能碌碌无为地过着或长或短的一生。

大师的前半生在青海湖畔戛然而止,就像曹雪芹只写了半部《红楼梦》,这让多少红迷们和仓央迷们扼腕痛惜。

大师究竟有没有后半生?没有人能理直气壮地给出一个答案。大概只有青海湖知道了。可是青海湖却静静地沉默着。本书作者却心有不甘,她终于找到了关于大师后半生的蛛丝马迹。于是,大师的一生就很圆满地结束了。在流浪了十年后,大师终于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活佛。三十年后,安详地圆寂于蒙古地区的阿拉善盟。

合上书,我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说不清是满意还是遗憾。对于三百年后的我来说,仓央嘉措他究竟只活了25岁还是64岁,真的不是那么重要。我当然愿意他活得长寿一点,最好能活到现在,那么我一定会奋不顾身地去西藏或者去内蒙古拜见他,而不像现在,顾虑时间顾虑金钱顾虑身体。

他终究是走了,走得无影无踪。三百年过去了,我想追也太晚了。从此,我只能从他留下的诗歌里思念他。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因为,来生终究是虚的,你才是真实存在。

       

相关文章

  • 再见是否会再相见?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落伊在股票初级训练营的第十三天,适逢周六,懒癌大爆发,不打算交“每日一问”作业。当然另一个原因是那个作业太没有挑战...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周末远行,第一次买到站票。 我循着车厢往里走,没有抱任何的侥幸心理。目光搜寻处,觅得一个狭小的角落,旁边搁置着一个...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读《仓央嘉措》有感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用了一周的时间...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终于,读完了《仓央嘉措诗传》。 刚开始读时,有些舍不得,就像是和情人约会,总希望时光能走得慢一些,再慢一些。我要细...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前尘往事云烟过 今生正当下 期后世-就这么深信不疑的相信着吧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2012年去西塘水乡留下的文字。 江南小记 一、黄浦江边的夜晚 第一次来上海,更是第一次走在黄浦江边。在这个秋天的...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因为眷恋着你的美,所以不惜爬山涉水,只为途中能与你相见。天下着濛濛的细雨,我行走在这寂寞的山谷里,一步一步地慢慢靠...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最好不想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gc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