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活动四要素——指文学反映活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表现活动(文学是作家思想情感的表现),作者创作活动(作家的思想感情要通过作品表现出来),读者再创作活动。
2.艺术构思——指作家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意象及其序列的过程。
3.灵感与直觉——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是对问题突如其来的顿悟,具有非预期性、转瞬即逝,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等特点。
4.艺术真实——是以主观性感知和诗艺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景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知与感悟。
5.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6.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点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7.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点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8.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包括言、象、意三个层次,即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
9.文学风格——指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作家创作个性是形成作品风格的内在动因,语言、体裁、意象等构成的具体话语情境则是作品风格的外在表现。文学风格也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及文学流派的风格。
10.接受心境——人们在阅读活动中,必伴随着一种情绪状态,它会影响到阅读。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就叫阅读心理。
11.隐含读者——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指文本自身的能够按照作者的创作动机,理解作者的本意,把文本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12.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一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深深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二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13.净化——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又一标志。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并与之形成共鸣后,不由自主地达到精神调节、情绪排遣、杂念去除和人格提升的状态。
14.文学批评——指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判断和评价,从而影响文学创作、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
15.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标准——其最高标准是美学的历史的尺度,包括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前者是用来衡量评价作品的思想性尺度,其主要内容是真实性、倾向性和情感性;后者是衡量作品艺术性的尺度,主要内容是作品的文体、形象和意蕴。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16.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各种文学流派的形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斗争,都有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斗争的背景,纯艺术性质的文学流派一般说是不存在的。
17.文学鉴赏——文学鉴赏是接受者通过审美感知把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对象,运用自己的日益增强了社会化程度的感官,结合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心理机能的有机统一活动,形成“着我之色”的审美体验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18.表现说——认为文学是作家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和表现。表现说产生于19世纪初兴起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柯勒律治认为“写诗是出于内在的本质,不是由任何外界的东西所引起的”;雪莱指出“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记录”。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言志”说和“诗缘情”说,亦可称为表现说。
19.文学形象——是指文本中呈现出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的、能唤起人的美感的人生图画。
20.创作方法——指作家在一定的世界观的指导下,根据他对文学与社会生活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在选择和概括生活材料、塑造艺术形象、再现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1.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这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而一般意识形态又属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
22.文学的人民性——是文学作品所显示出来的一种社会属性。凡是在一定历史时期,表达了人民的情绪、思想和愿望,在不同层次和方面反映了历史形成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提出了人民关切的重大问题,赞扬人民反抗反动统治和异族侵略的正义斗争,显示和暴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黑暗、腐朽及其必然灭亡的趋势,揭示了社会关系发展的某些本质方面,具有艺术感染力量,有利于提高、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作品,都是具有人民性的。
23.原始意象——由瑞士心理家荣格提出,即人类远古的深层集体无意识,是自远古人类在生活中形成的、并且时代遗传下来的深层心理经验,是一种亘古绵延、无所不在、四处渗透的最深远、最古老和最普遍的人类思想,即人类精神本体。
24.艺术发现——是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
25.审美意象——是一种理性观念的最完满的感性形象显现,是一暗示超感性境界的示意图,是一种借助于想象、追踪理性、表现力已达到最高度,即最高范本、最高理想境地的意象。
26.心理批评——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性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
27.审美批评——着眼于文学作品的美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强调作品的“畅神”、“移情”效果和娱乐愉悦作用,把文学作品看作是在真善基础上又超越了真善因而是超功利的一种审美对象。
28.社会历史批评——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能和历史意义。
29.艺术概括——是与文学创造的真实性要求相联系的一种基本原则,它要求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对个别或特殊的事物加以独特处理,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既有鲜明独特个性又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象。
30.意境——是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31.语言和言语——语言是指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一个符号系统,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指具体的言语动作和言语作品。
3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最小的、单个的语言符号(语素)在创制时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约定性的、无道理可言和不可解释的。
33.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符号与符号组成的语言的链条关系是组合关系。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具有相同作用能互相替代的次符号聚集成类叫聚合关系。
34.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区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元。
35.元音和辅音——是从音质上划分的音素。元音是指发音时气流在声门以上不受阻碍,呼出的气流较弱,发音器官的各部分均衡紧张,声带振动;辅音是指发音时气流在声门以上的某个部位受到阻碍,呼出的气流较强,发音器官部分紧张,声带几乎不振动。
36.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分语言符号(语素和词)作用的最小的音系单位。
37.音节——指音位与音位接续起来形成大大小小的结构单位,使人们最易感觉到的结构单位。
38.派生构词法——指某些语言中词根语素与词缀语素组词的方法,其中,词根语素是词的核心部分。
39.复合构词法——指词根与词根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组合次序构成新词的方法。
40.层次歧义——指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即使成分和成分的出现次序完全相同,结构层次的不同也会使得整个结构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41.屈折语——指有丰富的词的形态变化,且形态变化多用元音交替等内部屈折方式,形态变化的附加成分大多同时表示两个以上的语法意义。
42.词义——是与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语言社团对某类现象的概括性反映和对该类现象的主观态度。词义包括理性义和附加义,理性义是词义中概括反映现实现象的部分;附加义是反映语言社团对该类现实现象的主观态度的部分。
43.亲属语言——由同一语言分化而成的几种语言,尽管存在一些区别,但它们仿佛是同一祖先生育的诸多后代,保持着某些共同性和联系。这些语言被称为亲属语言。如德语和荷兰语。
44.方言——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同一语言的地域分支;社会方言则是用于不同社会行业的、带上某社会集团特色的语言。主要区别是部分特殊词汇。
45.语言的谱系分类——根据历史同源关系做出的语言分类,一般分为4个层级:语系——语族——语支——具体语言。
46.借词——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或外方言的词,是语言接触中最常见的现象。如汉语从西域借来的“葡萄、石榴”,从印度梵语借来的“佛、罗汉、塔”;从英语借来的“沙发、雷达、扑克”等。
47.民族共同语——是在某一方言基础上形成的、某一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
48.洋泾浜——在某些与外族人接触较多的地区(港口、旅游点等)使用的、夹杂两种语言特点的、简化的、专门用于两族间交际的语言。这种语言词汇量极小,词汇用外族语,但词义、语音上做了颇多改变,语法基本上用当地语言。洋泾浜不用于族内人交际,不作为母语传授。
49.混合语(克里奥尔语)——混有两种以上语言的特点,已成为某一地区所有人民的共同交际语并作为母语传授的语言。
50.意音文字——其最小文字单位,有的与语言的音相联系,有的与语言的义相联系。汉文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51.形态变化——是词与词组合进入短语或句子是要根据一定语法意义或所搭配的瓷发生词形的变化。其具体表现方式包括:附加词尾或词头(book——books);元音等语音成分交替(foot——feet);异干交替(bi——is——are——was——were)等。
52.语法范畴——指形态变化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归类,包括:性、数、格、人称、时、体、态等。
53.普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船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54.语言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一个挨着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延伸,形成线性链条,排除同时出现两个符号的可能。
55.语言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和本质的联系,它们之间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56.语言的层级性——语言系统是一个层级装置,底层是一套音位装置,上层分为语素、词、句子三级。
57.语言的分化——一种语言逐渐分化成几种语言或方言的现象叫语言的分化,如方言与亲属语言的形成。
58.语音——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能载负一定意义的语言的物质外壳。
59.音位变体——属于同一音位的几个音素叫该音位的音位变体。
60.非音质音位——利用音高、音长、音强等非音质要素构成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如调位、重位、时位等。
61.音位体系——每种语言的音位都是形成体系的。其内容包括该语言的全部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每个音位的全部变体;每个变体出现的条件;各个音位在组合与聚合关系中所表现的规律。
62.语流音变——语流中一个音由于受到前后音或者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某种变化,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等。
63.语义——用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和言语的全部内容。分为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
64.义项——一个词往往有几个意义,每个意义就是一个义项。
65.义素——对词的某一义项进行分析所得到的最小的语义特征。
66.语义场——以一个共同义素为核心,彼此之间有密切关系的一群词聚合在一起构成的场。
67.语境——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有狭义语境与广义语境之分,狭义语境是口语的前后语或书面语的上下文,广义语境是语言表达的具体环境,如具体的场合、身份、社会环境等。
68.预设——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双方所共知的常识或根据句子的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
69.蕴含——两个句子中如果有一个对应的语言单位是上下位概念,这两个句子就是蕴含关系。
70.语法意义——用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可包括范畴义、关系义和功能义三小类。
71.语素(也叫词素)——语言中不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72.词根——词的核心部分,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
73.词缀——指附着在词根之上的语素,它对词义的构成起附加性作用。包括前、中、后三种。
74.基本词汇——语言中词汇的核心部分,具有稳定性、全民常用性、能产性等特点。44、语法手段——对语法形式再概括所得出的类别就是语法手段。也叫语法方式。
75.显性意义——用一定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语法关系,如陈述、支配、修饰、平行、补充等关系,分别形成主谓、动宾、偏正、并列、补充等关系。
76.隐性意义——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形式,通常表现为施事与动作,动作与受事的关系。
77.直接成分分析法——指从句法结构的外部形式特别是隐性形式入手,对句子的直接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的方法。
78.字母——传统音韵学的声母称法,又叫声纽。字母是根据梵文的体文创造的。主要代表有:(1)守温三十字母——是唐末和尚手温根据梵文体文创造的一套表示汉字声母的字母,共有30个。(2)传统三十六字母——宋代人在守温三十字母基础上,将其增补为三十六个。(3)五音——根据声母的发音部位而分: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加上半舌音、半齿音,则为七音。(4)清浊——音韵学上把声母分为清浊两类。
79.《广韵》——宋代韵书,全名《大宋重修广韵》,共同206个韵,按平上去入四声编排。
80.平水韵——南宋时江北平水刘渊编写的一部韵书《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共108个韵。
81.近体诗——指唐代形成的以讲究平仄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主要包括绝句、律诗。
82.拗救——凡违背平仄规则的句子叫拗句,拗句可在本句或对句改变相应的字的平仄来补救,叫做救,合称为拗救。
83.流水对——一联中相对的两句意思相承,如流水一般,两句是一个整体,称流水对,又叫十字对或十四字对。
84.词牌和词谱——词牌指词的格式的名称,表示了词的句数、每句的字数、每字的平仄及何处押韵等。同一词牌可有不同名称。词谱是各种词牌的格式的总和。
85.汉字的构造——六书汉许慎:指事(如本、刃)、象形(如水、日)、形声(如糊、江)、会意(如明、采)、转注、假借,六书中,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86.金文——指铸在铜器上的文字,又称钟鼎文,产生于商周时代,其特点是形体演变的趋势是线条化、平直化。
87.假借字——是汉字使用的一种方法。一指没有本字的假借;二指本有其字,但却用这毫无关系的音同或音近的字去表示。
88.古今字——是在某一意义上先后产生的不同的字形。一是由假借产生;二是由引申产生。
89.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本义指词本来的意义,即指有文字记载有文献证明的词的最早的意义;引申义旨在本义上发展派生出来的意义。词义引申的方式有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
90.同源词——由同一词源派生出来,语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同或相关的一组词。如狗、豿、驹、羔就是一组同源词。
91.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92.现代汉语分为七大方言区:(1)北方方言区,以北京话为代表;(2)吴方言区,以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3)湘方言区,以长沙话为代表;(4)赣方言区,以南昌话为代表;(5)客家方言区,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6)闽方言区,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7)粤方言区,以广州话为代表。
93.词分单纯词和合成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合成词有两种:一种是词根与词缀的组合(派生词),如阿姨、记者;一种词根与词根的组合,分为并列式(如动静、道路)、偏正式(如黑板、火车)、陈述式(如民主、性急)、支配式(如司机、破产)、补充式(如说明、枪支)、重叠式(如星星、妹妹)。
94.上下位词——指在意义范围大小上,有领属和被领属关系和一组词,意义范围大的是上位词,反之是下位词。如家电跟彩电、冰箱。
95.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是指很早产生、沿用至今、并有构词基础的词,其特点是稳固性、普遍性和构词能力强。一般词汇是指基本词汇以外的词,包括古语词、新词、方言词、术语行业词、外来词等。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相辅相成,经常相互转化。
96.成语——长期习用的、简洁定型的词组或小句。
97.连锁结构——又称紧缩句,它是用两个副词配合在一起组成的(如一看就明白)或用一个副词连接组成的(如看不懂就问)。
98.复指——包括(1)称代复指,指用代词指称前面出现或已在主语位置上出现的某一成分,如青春,这是多么好的时光啊!(2)同位复指,指复指两部分构成同位性偏正结构。如我们大家一起干。
99.经今古文学——汉代经学有今古文之分,其主要分别为:(1)经书写本不同。今文经以隶书为写本;古文经以六国文字抄本;彼此有异文,即文字或语句不同;篇章不同。(2)说解不同。(3)宗旨不同:今文家标榜“经世致用”;古文家强调从语言文字入手,以求对经书本身的确实理解。
100.纬学与纬书——纬学兴起于西汉末年,与方术、图谶有关,宣扬天人感应,与今文经学关系密切。纬书为《七纬》。
101.校勘——校勘学所研究的校勘特指古籍的校勘,即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收集起来,比较它们文字语句的异同,审定其中的正误,使之恢复或接近本来面目。校勘在古书中亦被称为校雠、雠校。
102.内证和外证——校勘取证的范围,如系所校古籍之内,成为内证,或本证;如系古籍之外,成为外证,或旁证。
103.校勘通例——即对致误原因和对错误类别的归纳,虽然古书中的每一处错误的致误原因都是具体的,但其中总有一些相同或相类的现象,从这些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规律,加以总结,说明其产生的一般条件,即产生同类错误的一般原因,概括成简单的术语,就是校勘通例。
104.衍文通例——衍文即原书本无而传写中被后人误增的文字,衍文通例则是找出这些错误,如抄刻中因疏忽衍入,删改致衍,与古书形制相关的衍文。
105.底本和参校本——底本是校勘工作中用作文字基础的版本;参校本指用来和底本对校的版本。
106.古籍——指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出现的书籍。
107.善本——指在现存古籍中,凡具备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作,或虽不全备而具备其中之一、二又流传较少者。善本断限为清乾隆六十年,即1795年以前的古籍一律视为善本。
108.鱼尾与象鼻——鱼尾指书口中间的鱼尾形图案;象鼻指连接鱼尾和边拦的一条线。
109.扉页——又名护页、副页,指衬在书衣和书名页之间的空白页,常常有藏书家的题记、跋语。
110.抄本——又名传抄本,只根据底本再行传写之本,适用范围较为宽泛。其中按底本字体行款覆纸摹写的称为影抄本。
111.套印本——用一套版、几种颜色,或几套版、几种颜色依次叠印而成的本子。
112.拓本——将雕刻在金石器皿上的文字图案用纸拓下来装订成的本子,它是黑底白字,与刻本白底黑字不同。
113.简策——周代出现的简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书。1930年在内蒙发掘的居延汉简,是我国现存最古的成册书籍。
114.帛书——春秋末年或战国初年时出现的书写在缣帛上的书。
115.石经——将文章或书全部刻在石上供人阅读的,传世最早的是秦国的石鼓,上面镌刻的篆书,即石鼓文。
116.线装——是现存古籍最普遍最进步的一种装帧形式,约起源于两宋之交,明代中叶后盛行。
117.武英殿本——简称殿本,是清代官刻的代表。乾隆时武英殿用木活字摆印了一套《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称为聚珍本。
118.《七略》——流传至今最早的古籍目录,是西汉末期刘向、刘歆父子参与校书,由刘歆编成。
119.《汉书•艺文志》——汉代班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删其要编成,首创了正史中修《艺文志》。
120.《隋书•经籍志》——唐魏征编写,反映了南北朝以及隋代的图书著录情况。
121.《崇文总目》——成于宋代,每类有序,每书有提要。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它继承了刘向、刘歆以来我国目录编撰的优良传统。对宋及宋以后的公私藏书目起到了示范作用。
122.《郡斋读书志》——南宋晁公武编,全书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四部又再分类。全书有总序,每部前有大序,书目之下有提要,提要内容丰富,涉及面很广,充分体现了宋代目录学发展的水平,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第一部有题解的私人藏书目录。
123.《四库全书总目》——清乾隆年间编成,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庞大的一部官修目录,是我国封建社会目录学成果集大成者。它吸收了自汉以来历代目录分类的成果,形成了严密而完善的分类体系,它以四部分类法类分群书,类目之流派繁碎者,再分子目。整个分类体系周密完整,条理分明,眉目清晰。
124.史志目录——是正史的组成部分,是史官在纂修正史之时,以同一时代的政府藏书目录作为依据编纂而成的。其目的是记载一个朝代的藏书与著述状况,将其作为一个朝代历史的一个方面,随着正史的流传保存下来。
125.文学意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126.七月诗派——以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希望》等为阵地,代表诗人绿原、鲁藜、阿垅、牛汉等,现实主义。
127.递修本——书版残缺,经过两次以上修补而重新刷印的本子。(4分)
128.《青春之歌》——杨沫的长篇小说(1分)。小说以主人公林道静的婚姻爱情和人生追求为线索,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曲折而艰难的历程(2分)。把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和中国革命史交融纠结,风格朴实(1分)。
129.《关汉卿》——(田汉剧作)田汉的浪漫主义历史剧(1分)。剧作以关汉卿的恋爱悲剧为线索,表现关汉卿抨击贪官污吏、为弱者鸣冤吐气的勇气和节操(2分)。全剧细节有据,整体框架虚构(1分)。
130.游戏发生说——由德国的康德、席勒和谷鲁斯等提出的文艺发生学说(2分),主张文学活动来源于人的无外在目的的游戏活动。(2分)
131.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兴起于18世纪末(2分),体现了强烈的主观态度、热烈奔放的情感力量、无拘无束的幻想精神等。(2分)
132.《离骚》——是屈原创作的抒情长诗,是楚辞的代表作(2分),“离骚”的含义有“遭遇忧愁”,“离别的忧愁”和“牢骚”等不同解释(2分)。
133.书脑——是古书书衣表面右边装订有线的部分。(5分)
134.《人的文学》——周作人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1918年12月)发表的论文。(2分)要求新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人生诸问题。(2分)所谓人道主义是指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1分)
135.创造社——最早的现代文学社团之一。(1分)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2分)主张尊崇主观,张扬自我,提倡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后期转向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2分)
136.文学创造的材料——是指储备在作家内心的精神或心理现象。(2分)具体地说,文学创造材料是指作家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无意获得的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3分)
137.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秉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3分)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2分)
138.散曲——是元代新兴的诗体,其体制有小令和套曲。(3分)句式灵活多变,具有散文化、口语化的特点。(2分)
139.语流音变——是指因发音器官的制约和发音方便的需要,音位与音位接续时所发生的读音。(3分)按变化的性质区分,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类型。(2分)
140.聚合关系——是指语言单位的类聚关系,即语言单位由于某些共同的特点而聚集成类的关系。(3分)语言系统中最重要的聚合关系是根据能够在大单位的同一组合位置上替换出现而形成的类聚关系。(2分)
141.聚珍本——乾隆时(1分)用木活字(2分)摆印的一套《武英殿聚珍版丛书》(2分)称“聚珍本”。
142.伤痕文学——“文革”结束初期出现的一批揭露“文革”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干部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的作品(3分),代表性作品主要有《伤痕》,《班主任》等(2分)。
143.新月社——五四时期(1分),由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英美留学生发起成立的文学社团(2分),提倡新格律诗和“国剧”运动。(2分)
144.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体裁(3分),其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和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2分)。
145.灵感——是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是作家在长期积累、比较、分析材料,艰苦地思索后,突然在无意间获得的一种领悟。
146.劝百讽一——杨雄对汉代散体赋的批评(2分)。他认为散体赋的主体部分通过铺陈描写,产生劝励作用(1分)。赋中虽有讽喻,但被前面的夸饰描写所掩盖,讽喻效果十分微弱(2分)。
147.《花间集》——五代赵崇祚编,选录以温庭筠和韦庄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词人的作品(2分)。是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总集(1分)。《花间集》作品多描写女性,表现男女情爱。文采繁华,词风艳丽(2分)。
148.先秦文学——指秦王朝建立以前的文学,主要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
149.远古文学——包括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原始歌谣是集体口头创作,特点是歌、舞、乐不分家。神话传说是人们幻想征服自然力的产物,充满浪漫色彩。主要有创世神话(如盘古王开天地)、始祖神话(如《女娲补天》)、洪水神话(如《大禹治水》、《后羿射日》)、战争神话(如《黄帝擒蚩尤》)。它们主要保存在《山海经》和《淮南子》《列子》《楚辞•天问》以及其他一些古籍中。
150.寓言——最早产生于民间,是人们用来总结、保存某些生活经验或讽刺批评某些社会现象的短小故事。注意寓意,含蓄幽默。善用拟人手法,将动物拟人化,如《狐假虎威》《坎井之蛙》等。用夸张手法编写的某一类人的故事,突出该类人特点,如《刻舟求剑》《自相矛盾》等。
151.问题小说——在“五四”启蒙主义影响作家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外国文学,特别是俄国问题小说、易卜生“社会问题剧”、泰戈尔这里小说的影响,周作人、胡适的理论倡导下产生。其主要特点是:广泛涉及各种社会问题,对人生意义苦苦思索和探求,具有强烈的启蒙主义性质;涉及广发的社会、人生问题(中心问题是:人生目的、意义、青年的恋爱、婚姻和妇女问题);鲜明的思想大于形象、议论多于描写、理性超越感性;所用创作方法多样。
152.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1938年3月在武汉成立,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会刊为《抗战文艺》。他们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积极推动抗日民族运动。郭沫若出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宣传厅)厅长,领导以武汉为中心的抗日宣传活动。
153.两个口号的论争——1935年,上海地下党领导提出“国防文学”口号,1936年自动解散左联。鲁迅与胡风、冯雪峰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以纠正“国防文学”的不正确处。这场论争是左翼文艺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统一战线而发生的思想分歧和论争,为文艺界的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做好了准备。
154.文学革命与文化保守主义的三次斗争——(1)1919年初的“林、蔡之争”。(2)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辩。(3)1925年,与“甲寅派”的论争。附注:学衡派——1922年,因吴宓在南京主编《学衡》杂志而得名,主要撰稿人梅光迪、胡先骕,他们提出“论就学术、昌明国粹”,鲁迅写《估“学衡”》批判。甲寅派——章士钊创办《甲寅》周刊而得名,提倡读经,赞美文言。
155.赋——是韵文和散文的结合体,注重铺叙,夸耀文采。汉初的骚体赋由《楚辞》脱胎而来,注重抒情。代表作家为贾谊。汉代中期的大赋:以客观描写为主,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枚乘的《七发》开创主客问答形式,它的出现标志着汉大赋的形成。汉大赋的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甘泉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东汉的抒情小赋:篇幅短小、文辞清丽,讥讽时事,有浓厚主观色彩,如赵壹《刺史疾邪赋》。
156.《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班固,其体例基本上沿袭了《史记》,但它以史料详实、结构严谨见长。《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光彩的篇章之一。
157.《文心雕龙》——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体大思精的文学批评著作,南朝刘勰著。其中涉及许多文学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如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创作与构思等,它全面总结了先秦至齐梁以来各种文体的创作经验,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
158.《文选》——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选的文学选本,收录了先秦自齐梁130多位作家共700多篇作品,对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做了积极划分。
159.上官体——流行于初唐时期,上官仪的奉和应诏之作,绮错婉丽,讲求对偶。
160.大历十才子——指中唐大历年间涌现诗坛的10位著名诗人,他们的诗歌除了应酬唱和之作外,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艺术表现以谢眺为宗,讲究格律词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技巧趋于细腻雕琢,在精致工整中往往透露出大历诗歌特有的冷落萧瑟之感。除此之外,还有代表诗人有:元结、顾况(注重反映现实);刘长卿、韦应物(以山水见长);卢纶、李益(写边塞诗)。
161.韩孟诗派——代表诗人是韩愈、孟郊、贾岛;诗风特点:尚古拙、求奇险、风格奇崛险怪。
162.新乐府运动——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发扬杜甫写实精神,取材现实,反映人民疾苦,标以新题材、新语言、新诗题的乐府诗,号称“新乐府运动”。这种在世俗化、重写实、尚通俗的诗风下集结的一批诗人,称为元白诗派。
163.元和体——指白居易和元稹相互寄怀酬唱的诗歌,既包括长篇排律,又包括情感真挚,清新有味短篇小诗。
164.词——又称曲子词,是一种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兴起于唐,起源于民间,敦煌曲子词是现存最早的民间词。中唐后文人填词成风(张志和是较早写文人词的诗人)。此后,词的形式逐渐成熟严整。五代时,西蜀和南唐成为词的创作中心。
165.花间派——西蜀词代表,以赵崇祚编的中国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闻名。花间词奉温庭筠为鼻祖,以女色为中心,以恋情为内容,词风香艳。仅韦庄注重感情抒发。
166.俗讲——是僧徒根据经文为俗众讲佛家教义的一种宗教性说唱活动,盛行于唐代。俗讲的底本,就是讲经文,散韵结合,说唱兼行。
167.变文——及说唱变文,是转变的底本,其特点:一是说唱相间,散韵结合演述故事;二是说白与吟唱转换时,每有习用的过阶语提示;三是演出时常辅以图画。
168.晚唐派——北宋前期诗歌流派,多写清幽枯寂的隐居生活,以林逋最有名。
169.西昆派——北宋前期诗歌流派,以杨亿所编《西昆酬唱集》得名,偏重形势,忽略内容。
170.半山体——又称王荆公体,指王安石晚年诗歌风格,多闲适遣兴之作,诗风含蓄隽永,深婉不迫,构思新颖别致,字句千锤百炼,描写细致,修辞巧妙,有极高艺术水准。
171.江西诗派——以北宋诗人黄庭坚为代表,其诗务求争新出奇,提倡“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写诗重视书本学问。
172.诚斋体——指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景物诗,它们多即兴成章,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语言活泼晓畅,幽默清新。
173.永嘉四灵——南宋后期诗派,专学唐人贾岛、姚合,多写自然小景,注重字句锤炼。
174.江湖派——南宋后期诗派,成员众多,人品复杂,大多对政治不关心,以戴复古、刘克庄成就最高。
175.中兴四大诗人——指南宋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176.豪放派与婉约派——宋代两个代表性的词派。豪放派以苏轼和辛弃疾为代表,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气势雄伟,风格雄峻豪放。婉约派以周邦彦、姜夔为代表,内容多反映个人感情,绵密细腻,风格清丽柔婉。秦观、贺铸、晏几道、周邦彦都是北宋婉约词风代表。南宋词人张元干、张孝祥、陈与义都是豪放派的爱国词人。
177.辛派词人——指在辛弃疾词影响下形成的一批南宋词人: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他们的词表达爱国情怀,词风豪放。
178.诸宫调——产生于北宋的一种说唱文学,流行于宋金,金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是今存唯一完整而又标志了当时说唱文学水平的巨制。
179.话本——指宋元时代说话艺人演讲使用的底本,即白话小说,分讲史和小说两类。小说话本的体制由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及部分构成。
180.元曲——为元代文学代表,包括杂剧和散曲。
181.元曲四大家——指元代杂剧成就卓著的四位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182.南戏——又称“戏文”,宋代产生于浙江温州一代,流行于南方的地方剧种。
183.荆、刘、拜、杀——指南戏“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其中,以《拜月亭》成就最高。
184.散曲——是宋金时一种新兴的诗体,大盛于元代。它既可像诗词一样地用来抒情写景,又可兼作元杂剧的曲词。散曲代表作家:马致远(元代散曲成就最高,被称为“曲状元”《天净沙•秋思》)关汉卿、白朴、张可久、张养浩、乔吉、睢景臣(《高祖还乡》)等。
185.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回目采用工整的偶句,段落整齐,首尾完整。
186.拟话本——指明代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其代表作是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87.明代传奇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188.临川四梦——明代汤显祖(明代最杰出的戏曲家)戏剧代表作,即《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189.台阁体——明初,台阁重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其诗文歌功颂德、粉饰太平、雍容典雅、富丽堂皇而空泛苍白,风行一时,时称台阁体。
190.茶陵诗派——明代,以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批文人,提出以唐为师,全在音节、格调、用字上下功夫。
191.前后七子——明代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先有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七名文人反对台阁体,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义文学主张,称为前七子;后有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继续提出复古主义主张。
192.唐宋派——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嘉靖年间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他们既推崇先秦两汉散文,更注重学习唐宋散文,他们主张学习欧阳修、曾巩,重视在散文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唐宋派中散文成就最高的当推归有光(如《项脊轩志》)。
193.公安派——明代,湖北公安三袁(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反对复古主义,认为“代有升降,法不相沿”,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
194.竟陵派——明代,以谭元春、钟惺为代表,追求幽深孤峭。
195.南洪北孔——分别指清代著名戏剧家洪昇和孔尚任。
196.桐城派——清中期,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形成的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他们提倡“义法”,即义理、考据、文章三者兼备。
197.南社——清末著名诗社,发起人是陈去病、高旭、柳亚子,他们具有鲜明政治倾向。其中,柳亚子文学成就最高。
198.《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500多年间305篇诗歌。《诗经》根据乐调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大多是民歌,文学价值最高;雅是周天子王城区域的音乐;颂是祭神祭祖的乐歌。《诗经》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成为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199.赋、比、兴——《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赋是对事物作直接的陈述或描写;比是比喻;兴是先用别的事物发端,引出所要歌咏的事物。
200.《楚辞》——是形成于战国后期(楚国)的一种新诗体,以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为代表,包括《九歌》《九章》《天问》《橘颂》等。
201.先秦历史散文——指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记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历史事件、人物的散文著作,包括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以及编年体的《左传》等。
202.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儒、墨、法、道等诸子百家争鸣的产物。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为代表,为语录体。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为对话式论辩。战国后期,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完善论说文体制。
203.先秦寓言——最早产生于民间,是人们用来总结、保存某些生活经验或讽刺批评某些社会现象的短小故事。注意寓意,含蓄幽默。好用拟人手法,将动物拟人化,如《狐假虎威》《坎井之蛙》等。也用夸张手法编写的某一类人的故事,突出该类人特点,如、《刻舟求剑》《自相矛盾》等。
204.汉赋——是产生于汉代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是韵文和散文的结合体,其内容多歌功颂德,形式上注重铺叙,夸耀文采。汉初的骚体赋由《楚辞》脱胎而来,注重抒情。汉代中期的大赋以客观描写为主,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东汉的抒情小赋篇幅短小、文辞清丽,讥讽时事,有浓厚主观色彩。
205.《史记》——作者司马迁,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起轩辕黄帝,下至汉武帝初年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分表10、书8、本纪12、世家30、列传70,共130篇。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巨著,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史传文学。
206.汉乐府——乐府本是掌管配制乐谱、收集民歌的专门官署,后指汉代民歌。南朝宋人郭茂倩编为《乐府诗集》。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注重反映社会现实,暴露社会矛盾。乐府诗以叙事为主,兼及抒情。
207.《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无名文人所作。内容以表现人际关系和探讨人生意义,艺术上质朴典雅。它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的成熟。
208.建安风骨——东汉末年,出现了一批广泛深刻地反映社会灾难和人民悲苦,慷慨激昂地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的诗歌,它们继承汉乐府叙事、《古诗十九首》的抒情传统,以毫无顾忌的直抒胸臆与强烈的现实性相结合,词采壮丽、骨气奇高,形成“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生动地表现了时代精神。建安诗歌代表诗人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七子。
209.骈文——即骈体散文,骈文萌芽于东汉,发展于魏晋,成熟于南朝。它是散文骈体化的结果,它以四、六字句为主,讲究对偶、声律、用典和藻饰,注重形式美。
210.志怪、志人小说——魏晋南北朝时,小说发展初具规模,干宝的《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多记神仙鬼怪、殊方异物、卜筮占梦、民间异闻传说,充满神奇诡异色彩。志人小说直接承袭了先秦两汉寓言、史传中记载人物言行的传统,是当时社会品评人物、崇尚清谈风气的产物,带有小品笔记性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其代表。它较真实地反映了魏晋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方式,语言精练、传神。
211.初唐四杰——指唐代初期的思维杰出诗人,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奠定了五律基础,发展了七言歌行,为唐诗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基础。
212.山水田园诗派——盛唐时代的诗歌流派,其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其风格特点是抒写山水景色、农村生活,描绘田园风情,洗练含蓄、清新自然。
213.边塞诗派——盛唐时代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是高适、岑参,其风格特点是描写雄奇的边塞风光、艰苦的军旅生活,其基本特征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
214.古文运动——中唐时韩愈、柳宗元倡导的散文革新运动,反对华而不实的骈文,主张继承和发扬先秦、两汉言之有物的散文,提出“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的口号。古文运动促进了唐代散文的繁荣。
215.唐代传奇——即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反映现实,写人情事态、社会矛盾、进步理想。代表作品有《李娃传》《莺莺传》《柳毅传》《南柯太守传》《枕中记》《霍小玉传》等。
216.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北宋欧阳修发起,反对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诗文风气,提倡朴实文风。
217.唐宋八大家——指唐宋八位散文成就突出的作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苏洵。
218.宋代话本——产生于宋代,指说话艺人演讲使用的底本,即白话小说,分讲史和小说两类。艺术特色:想象奇特,情节曲折,结构严谨,人物形象鲜明。
219.语法格——
220.上下位类聚——
221.书口——
222.社会剖析派——从社会政治经济分析入手,用阶级对抗的眼光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实,并让实际的对抗过程演进成为作品的重心(茅盾是最优秀的)。
223.《三家巷》——
224.新歌剧——
225.报告文学——
226.文学典型——典型是西方文论中的重要概念,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7世纪以前的类型说;18世纪后的个性典型观;19世纪80年代末的马克思主义典型观。马克思高度重视“性格描写”,即鲜明的个性是典型性格的生命,恩格斯也曾强调“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文学的典型性主要是指其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由此形成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的艺术魅力,体现更高的美学要求。
227.苏门四学士——受苏轼影响的四位北宋诗人,即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
228.超音质音位——
229.局部整体词聚——
230.殿本——
231.语丝社——1924年,因主编《语丝》周刊而得名,提倡杂文,主要代表为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冯文炳(废名)、孙伏园等。语丝社为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贡献。
232.《王贵与李香香》——《王贵与李香香》是由著名诗人李季于1946年发表的一首诗歌。 《王贵与李香香》以王贵和李香香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展现了"三边"人民走上革命的历程。主人公爱情的悲欢与革命的发展紧密相关,由此显示了劳动人民的个人命运与整个阶级的革命大业是血肉相连的。
233.《创业史》——《创业史》,是作家柳青的长篇小说,最早是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在《延河》杂志上,每期两章。这部巨著蕴藏着作者柳青14年农村生活的丰厚积累,表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共分四部,作者生前仅完成了两部。
234.文学的无功利性与功利性——
235.混介语——
236.错简——
237.《水经注》——《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约一万余字,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在后世散失了,所以保存了许多资料。
238.黄遵宪——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239.《野草》——写于“五四”后期,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诗集。
240.寻根文学——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241.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特征:浓缩反映现实生活,集中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242.叙述视角——从人称角度将叙述视角分为两类:第一人称叙事与第三人称叙事。
243.疏不破注——疏不破注是训诂学术语。指在作疏时完全依照注文诠释,不改变旧注的任何观点。这种做法,是唐代注释家的成例。疏即正义,是对"注"解释,疏解时一般不突破原书的范围即属不破注。
244.鸳鸯蝴蝶,又称“礼拜六派”——指1912—1917年之间的民国旧派小说。旧派言情小说以徐枕亚的《玉梨魂》《雪鸿泪史》为代表,旧派社会小说以李涵秋的《广陵潮》为代表。
245.“自叙传”抒情小说——以创造社作家为主,是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产物。他们深受西方近现代主观意识的影响,运用浪漫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性心理分析等创作方法,侧重表现自我、主观、内心的欲望、要求和情绪,多写青年的性苦闷和经济苦闷等身边题材,宣泄或抒发具有反抗性的甚至变态的情绪。郁达夫——“自叙传”抒情小说的代表。
246.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根据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做期待视野。
247.《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汉族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248.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和陈独秀在《新青年》先后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倡导文学革命。
249.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为周作人、沈雁冰、叶绍钧等12人,主张“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使现实主义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文学思潮。主要刊物
250.湖畔诗社——成立于杭州,应修人、潘谟华、冯雪峰、汪静之四诗人,“专心致志做情诗”。
251.中国诗歌会——1932年在上海成立,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蒲风等,提倡大众化诗歌。
252.春柳社——1907年,留日学生李叔同、欧阳予倩等组织,提倡新剧(文明戏),编演《茶花女》《黑奴呼天录》,掀起了初期话剧运动。
253.爱美剧——即非职业戏剧,“五•四”后提出。
254.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1928年,创造社和太阳社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李初犁、蒋光慈等在《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上发表文章,鼓吹建立革命文学。其主要内容是:(1)文学具有阶级性,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有其历史背景和必然性;(2)文学是宣传的武器,无产阶级文学必须完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3)作家必须具有无产阶级阶级的阶级意识。局限:(1)对中国社会性质、中国革命性质缺乏准确的认识;(2)过分夸大文学的社会作用;(3)以宗派主义情绪否定“五•四”以来的新文学。
255.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鲁迅、茅盾等肯定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和社会历史背景,批评了创造社、太阳社夸大文艺作用的错误以及标语口号式的倾向。论争的性质和意义:(1)论争是左翼文学内部的思想论争;(2)扩大了革命文学的影响;纠正了倡导者们的某些理论错误;促使双方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高了思想。
256.左翼作家联盟(左联)——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选举鲁迅、沈端县(夏衍)、田汉等7人为常委。鲁迅在会上作《关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发言。1936年宣告自行解散。
257.左联的主要活动和成就——(1)推动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各地建立分会,出版进步刊物(《萌芽月刊》《拓荒者》《北斗》等),推动中国现代戏剧运动,中国戏剧从“爱美的”戏剧向左翼戏剧运动发展。(2)重视理论批评,确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3)开展文艺大众化运动,先后进行3次讨论。(4)开展文艺思想斗争。(5)创作取得大丰收,特别重视培养青年作家,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教训:(1)政治上的左倾盲动主义;(2)理论上的教条主义;(3)组织上的关门主义。
258.三十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与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论争:
(1)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代表: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他们反对文学政治化和暴力革命,重视文学“洗刷人心”、再造国民灵魂、重构民族文化精神的巨大作用。
(2)几次主要文艺论争:1,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与左联作家之间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2,胡秋原、苏汶与左联作家之间的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3,林语堂等作家与左联作家之间的关于“性灵文学”的论争。4,整个文化界都参加的关于“大众语文”的论争。5,“京派”与“海派”的论争。
259.京派——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周作人、废名、沈从闻、萧乾、朱光潜等。京派不是一个文学社团组织,作者多在京津两地创作,在京津两地刊物上发表(主要刊物:《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艺术风格较一致。其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与政治斗争保持距离,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讲究“纯正的文学趣味”,多属现实主义。
260.海派——与京派对立的概念,30年代,在一场文学论争中由沈从文提出,是指当时活跃在上海的作家(未必是上海人)派别,包括左翼文学、现代派文学、鸳鸯蝴蝶派等。海派小说主要是以描写都市生活为题材,并喜用西方现代派手法,如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等。
261.现代派小说——指30年代的海派作家流派,代表为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叶灵凤等,他们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说、欧美现代主义、日本新感觉主义影响,创作心理分析小说和新感觉主义小说。心理分析小说的代表为施蛰存,特点是深入细致严肃地描写性心理、性压抑、性变态;新感觉主义的代表是穆时英,多展示殖民地大都市人情百态、畸形心理。
262.现代诗派——植根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社会现实,形成于30年代初,鼎盛于1936年前后。艺术表现以象征主义方法为中心,同时吸取了20年代初期象征主义诗派的经验教训,接纳西方象征派、意象派的艺术技巧,融化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艺术营养,多写自我情绪与感受。重要诗人有:戴望舒、“汉园三诗人”卞之琳、李广田、何其芳,以及废名、林庚等。
263.孤岛文学——指从1937年上海沦陷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租界的进步文学,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出版,戏剧以阿英的“南明史剧”最为突出。
264.中国新诗派(九叶诗派)——4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9名(辛笛、穆旦等)他们较多地吸收了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现艺术和手法,结合现实主义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点,主要表现个人感情。
265.与抗战无关论——抗战期间,梁实秋在《中央日报》副刊《平明》上,提出与抗战有关和无关的题材都需要,指责宣传抗战的作品是缺乏艺术的“抗战八股”。
266.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成为解放区文学的指导思想。
267.延安文艺思想批判——王实味发表《政治家•艺术家》和《野百合花》,强调文艺要暴露黑暗,遭到毁灭性批判。
268.第一届文代会——全称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1949年7月在北平举行,原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作家胜利聚会,是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盛会。
269.伤痕文学——指70年代末,揭露文革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干部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的作品。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
270.反思文学——70年代末直80年代初,一批通过对人物在文革中和文革前政治运动中的悲剧命运的表现,反思历史,提出问题的作品。代表是方之的《内奸》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鲁彦的《天云山传奇》古华的《芙蓉镇》王蒙的《蝴蝶》等。
271.先锋小说——80年代涌现出来的一批现代派小说,它们重视故事讲述的形式,进行多种叙事方法的实验,打碎传统小说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拆解、变形和错动,并竭力构造一种与“现实”不同的虚构的语言世界,在叙述内容上,则着意于展示性、暴力、死亡等抽象主题。其主要代表有:余华、苏童、格非等。
272.新写实小说——兴起于80年代末,一方面,它不满现代派、先锋派小说的过分求新,另一方面,它又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它不强调典型化和表现历史本质的“现实主义”小说,而注重写普通人日常琐碎的生活情景,尤其注重家庭、单位这样的空间中的“私人”的欲望、烦恼、心态。在叙述方法上,试图采取一种“客观”地展现生活“原生态”的写法,较少有叙述人直接的感情、判断的介入。
273.女性文学——从80年代初开始,一批女性作家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注重表述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苦恼,描述女性独特的身心经验和文化遭遇,阐释女性性别的差异性对男性中心的传统文化的批判,后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学现象。
274.朦胧诗运动——70年代末开始,以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非主流青年诗人为代表,对传统诗歌的政治化表示不满,对新诗进行大胆探索,注重表现个人的生活体验和人生价值,对诗歌语言大胆革新,风格晦涩朦胧,引起诗坛激烈争论,后影响深远,此为朦胧诗运动。
275.乡土文学——在鲁迅影响下产生。特点是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显示鲜明的地方色彩,总体上追求民族化。代表作家:文研会的鲁彦、彭家煌、许杰、王任叔;语丝社的冯文炳、徐钦文;未名社的台静农。其中鲁彦、彭家煌、台静农成就较为突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