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除了4v属性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特点,比如,就拿学习这么一件重要的事情来说,学习早已经不再局限在教室里面;早已经不再局限要能见到老师本人。而早已经只需要只闻其声;也早已经可以跨越远隔千里的山河;老师可以隔空开讲,学生足不出户,也可以开足马力,好好学习。
我们都知道,人从出生到老去,很可能经历一个完整的常规教育路线,那就是:
学前班-> 幼儿园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包含本科+研究生->博士)
这条教育路线十分完整,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说,走完这个阶段也是一条美好的人生路线。毕竟,很多人都在这六个环节中的某一个环节中断了,以致后面的阶段成为了空白。
对于那些在所谓的完整路线中中断的人,大多数是如下的路线
......->中断了的环节->空白
然而,人生不应该就这么简单,枯燥或者乏味。是否又可以按照如下的路线活出些许精彩呢
......->中断了的环节->社会大学
人生的路线远不止如此,比如,再来对比一下如下的2种路线:
A:学前班-> 幼儿园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包含本科+研究生->博士),总共大约30年
B:学前班-> 幼儿园 ->小学->初中->社会大学(甚至可以长达接近40年),总共大约49年
人生是一场长跑,很多人在还没有跑到一半的情况下,就因为暂时的落后而停下了还可以冲刺的脚步。以致于连机会都没有。
人生是一场远途旅行,有人在前三分之一的时间里,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一直处在大多数人的期望中,按照期望的航线前行,好在在半路上,他找到了自己,挖掘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即使从初中那个阶段的起点开始,他也能用10年的时间在社会大学里面弥补中间的空白,他不一定进步非常快,他不一定成就很大,但相较于自己的可能的俩条路线:
A1:学前班-> 幼儿园 ->小学->初中
B1:学前班-> 幼儿园 ->小学->初中->社会大学(高中->大学(包含本科+研究生->博士->社会大学后期)
显然,B1路线也是另一种完美的教育路线。
重点的重点是:B1路线并非不现实,反而,其可行性很大。以下是一些笔者所知道的路径,可以提供给你参考。
虽然,即使大数据背景下的在线教育发展迅速,但是仍然缺少成体系的教育路线,但这没有多大关系,重点是我们可以自己给自己规划一个社会大学体系出来。
理论课程:
(1)腾讯课堂
(2)中国慕课大学
(3)超星慕课
(4)网易公开课
(5)百度传课
(6)喜马拉雅电台听书
(7)荔枝微课
(8)得到专栏
(9)各种有价值的公众平台,比如,学习学习再学习,伯凡时间
(10)很多很多......(大数据迅速发展诞生的众多课程资源)
实践课程:
(1)工作中的工作内容和技能?
(2)下班后的第二技能,第三技能?
(3)工作中的工作技能和下班后的第二技能以及第三技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