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一篇《疯狂的黄庄》疯传友圈。疯狂的背后,是每一位家长无处安放的焦虑。
简单介绍一下,北京海淀黄庄是什么地方?这里是所谓的“学霸中心”,方圆几公里之内,汇聚了人大附、北大附、清华附、八一学校、101中学、中关村一、二、三小等各路名校,以及数不清的校外培训机构,国内许多知名的培训机构都在这里安寨扎营。
为什么疯狂?
想报考这里的培训机构,不是花钱就可以做到,要靠抢。某知名培训机构,可报名人数一公布,家长们一定会早早排队,时常要忍饥挨饿蹲点守候,这一点都不夸张。每逢上午、下午或周末的时候,海淀黄庄附近的道路会堵的水泄不通,车都挤成一个麻花,宽敞的马路变成一个巨大的停车场,满大街随处可见背书包的孩子,在车流中自由穿梭。
为什么焦虑?
因为教育是一种长期投资,谁都不愿意投资失败,谁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至少不能太差。
总有人说,你们那时候没报这班、那班,照样考大学。可时代在进步,不跟随时代的脚步就会被淘汰。过去可比较的范围小,现在可比较的范围大,互联网拓开了人们的视野,自己再也不是跟村头的张三李四比。视野开阔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自己更努力。当你面对的竞争范围逐渐扩大时,这个时候人会焦虑,这种焦虑就是来源于“比较”。
提起“比较”这个词,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攀比。“得到”《马徐骏·世界名刊速读》介绍了一篇叫《比较陷阱》(The Comparison Trap)的文章。这篇文章说,其实比较和攀比不太一样。攀比大多是出自虚荣心,但比较是用来进行自我认知的。伦敦商学院的行为组织学教授托马斯·穆斯维勒说:“社交比较,也就是和别人做对比,是我们用来认识自我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一个求上进的人,一定会拿自己的今天和昨天比,良性的“比较”只会让自己更优秀,恶性的“比较”就是攀比。
人性最大的恶,就是“嫉妒”,就是攀比,见不得别人好。
周海媚和范冰冰合作过一部戏,所以节目中她还被问到了范冰冰她俩谁美的问题,这个问题有点犀利,不过周海媚的回答却让人有些深思。
她说人跟人是不能比较的,范冰冰能演出武则天的霸气,我也能演出我那个前朝公主的贵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把自身的美发挥出来就可以了。
每个人成长环境不同,有些事情确实是没法比较,我们只和自己比,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和别人做对比,是为了提高对自我的认知,去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而不是“嫉妒”别人的好。
心理学者Barbara Smaller说,“社会比较”会影响情绪。
其中一定包含“焦虑”这种情绪,中国大多数父母都喜爱比较,且什么都要比一比,比房子多大、比工资多少、比孩子的成绩等等,需要不断地从“把别人比下去”的感受中,寻找优越感,如果“自己被比下去”就会陷入深深地"焦虑"。
"比较"本身没有错,人和人做正面的对比,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本身就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过分的“焦虑”,遇到挫折时,更容易陷入困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