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①?”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①盍:何不。彻:相传是周代的租赋制度,其赋税率是十分取一。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年成不好,用度不足,怎么办呢?”
有若答道:“何不十分取一收税呢?”
哀公说:“十分取二尚且不够,怎么能十分取一呢?”
有若答道:“百姓富有,国君怎么会不足呢?百姓不足,国君怎么会富有呢?”
段意
此章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典型体现。仁在政务上的表现就是避免过于苛暴的政措,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尽管这并非“为民众本身”(见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但它终究比暴政对民众好些。就本章所说的问题来看,儒家的态度显然是明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