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比小说精彩
凌寒不开---小梅白

凌寒不开---小梅白

作者: 悦诚然 | 来源:发表于2019-03-10 20:26 被阅读101次
    凌寒不开---小梅白

    凌寒不开小梅白

    2015年十一长假,已经在家宅了2天了,每天看新闻,看人流堵在哪里,在微信朋友圈看他们都去了哪里。今天感觉断粮了,出门,过浑河桥,去任双杰买菜。

    家在五里河商圈,感觉这圈里的水果和青菜都贵,于是穿过浑河桥到浦江苑的任双杰买菜成了每周乐事。标准装备是手拉车和运动鞋。因为要么走去坐车回,要么坐车去走回,当然也有来回都是步行。

    步行穿过浑河桥,可以欣赏浑河美景,可以仰望蓝天,可以欣赏河两岸日新月异的建筑。今天看的时候想起了那个词,繁荣昌盛。这个词都是出现在文章中,或者主持词中,今天突然和看到的建筑吻合了。

    想当年从桃仙机场出来,下高速的时候最先看到的是北方某航公司的牌匾立在北方某城上面,那是25层的高楼。在2000年前后,是进沈阳时最先看到的地标建筑。之后在北方某城外围建起了二环。在旁边建起了50多层的万鑫,在南边建起了更高的沈阳国际会展中心,北方某城的建筑消失在这些高层之中。

    这些都是买菜的路上能够欣赏到的,也是能想到和回忆到的。在浑河桥中间,还能看到老的留作纪念的一截浑河桥,记载着原桥的历史。

    今天10月3日,阳光明媚,走在浑河桥上,心情挺舒畅。因为是假期,路上的车不多,公交车也不多。走在桥上,突然想起了小梅白,大名叫吴小梅,长得特别白,小朋友叫她小梅白。是小时候的邻居,小时候的玩伴。触碰记忆的情节是穿过桥栏看水,波光粼粼,使我想起了古词,什么碧波万顷一泻千里之类词句,突然驻足停了下来。而停下来便想起了吴小梅。

    当年我们也就10岁上下,一起从镇中心十花街(音gai)往回走,在路边一家窗外看到一双刚洗在晾晒的黑的手套。我走过去了,吴小梅看到那双手套,眼睛一亮。但她当时没拿,我俩一直往前走,她突然说有事,要回十花街。我内心隐约猜到她要去拿那双手套,但我没说,问她等你吗?她说不用。于是我直接回家了,过了几天,我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她带着那双黑手套。

    我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搬到镇上,和她家是邻居,她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当时还有奶奶,是小脚老太太。我从农村搬到镇上,第一次见到小脚老太太。她家是山东人,所以老太太说的话我听不太懂。对那双脚很好奇,有一次赶上老太太洗脚,看到了小脚是什么样子。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多感慨,看过知道了也就知道了。

    我家落户在菜村,顾名思义就是种菜卖菜的村子。在印象中,农村一个村子是独立的一个地方,老家太平村就是那么三十几户人家在一起,到吕家街(音該)要经过一段庄稼。每个村子都是独立的。而菜村和镇的分界线我不知道在哪里。所以我们一直以镇里的孩子自居。

    小梅白父母种菜。但她父亲受过伤,后来就间或卖菜籽。小时候不太理解生活的艰辛,父亲是转业军人,每个月有40多元的工资。还有药费能报销。

    但我小时候想买双皮鞋,父母没有给买。那双摆在橱窗里面红色的小皮鞋成了回忆中挥之不去的图片。偶尔记得母亲从左边邻居家借2元钱。说等工资发了就还。

    那时我家吃高粱米饭,煮饭的时候土豆和茄子一起放锅里,煮熟之后,到院子里拔几根葱,弄碗大酱,就是一顿饭了。现在饭店推出高粱米水饭土豆拌茄子,勾不起一点食欲,小时候吃多了。

    听母亲提起,小梅白家总吃玉米糊糊,没吃过玉米糊糊,特别想吃。我家吃玉米面大饼子,现在饭店推出的一锅出,锅底炖菜,旁边贴几个玉米饼子。一般是炖豆角或者酱茄子,冬天是炖酸菜,就能一锅出。

    有时她母亲来我家借高粱米和玉米面,我就很纳闷,怎么钱能借,米也能借。当时外公在农村种地,每到秋天,外公会送来土豆地瓜花生之类的农产品,还有高粱和玉米。倒是能吃饱,但和同学聊天时还是自嘲的说吃高粱米长到脖子那,只吃了一点大米。

    她家则是吃玉米面都不够,只是喝糊糊。秋天她约我去捡柴火,这也是不用我做的,因为外公拉来好多玉米秸,足够整个冬天烧用。

    小梅白比我大两岁,和我同年上学,因为她长得小,都叫小梅白。她皮肤的白吹弹欲破,非常漂亮。我在一班,她在二班,一起上下学。放学之后我第一时间写作业,她呢则来我家哄我弟弟,背着我弟弟玩。学习成绩可想而知,她在她班是最后一名。

    她父母似乎不在乎她学习成绩,那时很多家长都不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没有补课一说。我的父亲也不管我的成绩,只是提到我爱吃鱼,如果学习好,到大连念书能天天吃鱼。这是对我的唯一一个念书的激励。

    她上到5年级的时候,就辍学了。之后她的一切消息都是来源于道听途说。

    刚辍学那几年,我去她家还能见到她,主要是做家务,她最高兴的事就是过年或过节的时候包一顿肉蛋饺子,那是中秋节,她在家剁陷、和面然后包饺子。傍晚大家在一起乘凉时,她说晚上吃的是肉蛋饺子。就是里面全是肉,没有放青菜。哇,当时我直流口水。母亲包饺子只是放一点肉,然后多放些菜在里面。我记忆中没吃过纯肉做馅的饺子。

    上高一的时候,周末回家,洗的衣服挂在外面晾干,等出去取的时候,衣服不见了。赶紧和母亲说衣服没了。在院子里到处找都没找到。母亲没说啥,后来找个机会说了一件事。

    一般女孩子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找人家嫁了。吴小梅长得漂亮,说媒的人也多。有人把她介绍给我的一个远方的表哥,那个表哥虽在农村,但家境很好。双方见了几次面,都很满意,彩礼也过了,等待结婚。但在相处过程中,发现吴小梅喜欢吃且不喜欢干活。而且说话很直,这在农村不受欢迎。但最终还是听到了一些谣言,就是吴小梅已经不是女孩了,于是提出分手。

    彩礼是男方过的,如果男方提出分手,彩礼不退。所以吴小梅没有退还彩礼。

    远房表哥的姐姐也在镇上,经常来我家串门。有一次看到吴小梅家院子里挂的衣服,表姐非常生气,念叨着要拿走。母亲也没当回事。这次我的衣服丢了,母亲突然想起那件事。过后问表姐,表姐说是她拿走了吴小梅的那些衣服。于是我的衣服就又被顺走了。

    高二的时候放假去她家,看到她已经结婚,而且生了一个男孩,她抱着男孩照的照片摆在相框里面,满脸幸福。她越发漂亮了,大大的眼睛,白皙的皮肤。我只是看到照片,没看到本人。

    她找的那个男的是个小偷,他们生下两个孩子之后,一天晚上派出所到她家抓人,她爱人躲在被摞后面,没被抓走。但后来还是被抓了,判十年徒刑。

    在狱中的时候,她爱人结交了一个即将出狱的狱友。于是把吴小梅的情况和那个狱友说了,让他照看吴小梅。狱友出狱后,找到吴小梅,和她一起过日子了。

    那年我生完孩子,休产假的时候回家住一段时间。吴小梅也在她妈家,她是一个人带着一个3岁的小女孩。女孩的父亲不知道去哪了。大家私下聊天说可能又被搂进去了(进监狱)。

    这时她父亲已去世,母亲也有病,她和母亲在一起,倒是能帮母亲做饭,但母亲没有积蓄,现在是坐吃山空。她到镇内卖煤的小学同学去赊煤,人家没赊她。她母亲现在可以去她哥哥家,但她母亲一走,她哥哥就要把那三间土房卖掉。这样她就没有落脚的地方了。

    她母亲拖着生病的身体,和她一起生活。她嫂子这么多年,为了躲避这个妹妹,搬到别的镇去了。她和第一个男人生的两个孩子,已由奶奶抚养长大。想把她接过去一起生活,可她这又有了别人孩子,于是这事搁下了。

    有时她消失一段时间,把孩子留给她母亲照看,回来之后,继续过日子。她好像从来不在自己的镇上接活。有人在别的地方看到过她,周边的几个镇上。

    她有时抱孩子过来坐一坐,聊一些带孩子的事,聊一下小学同学的事,其他也没啥可聊的。从那之后,再没见到她。

    后来母亲说她带的那个3岁小女孩被婆婆家要走了,在这个女孩之前,她在另外的地方还有个小孩。她嫂子说她到处落落蛋,一共生了5个孩子,好在她生的孩子都还有父亲。当她每次想和男人好好过日子的时候,就生个小孩。可每次都过不长。

    能和她一起长时间过日子的多数是小偷,有一阶段她穿的是很时尚的旧衣服,也是她男人偷的。人家说让她生第一个孩子的男人不是她的第一个男人,第一个男人是一个岁数很大的拿钱骗了她的一个男人。

    她和我的远房表哥定亲那会,她是很幸福,有时来我家借熨斗熨衣服,总是满脸笑容。之后再见面,总觉得笑容里面有那么多沧桑。

    后来我接到她亲戚打来的电话,让我帮她在沈阳找个活。思考很久,不知道有啥活能介绍她做。上次见到亲戚,提起她在沈阳打工呢。在医院照顾人,晚上看护病人,晚上挣的钱比白天要多,但要成宿熬夜。晚上熬不住的时候,就到厕所去吸烟。她吸烟是从表哥提出分手开始的。

    也许从那时起,她开始了这段无法述说、无从述说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凌寒不开---小梅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mp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