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早市买菜,在挑豇豆时,摊主说:“现在天凉了,长得少,都摘不了多少了。”听她这么一说,我心里就一跳,有一种急迫和慌张升起来来,就是那种“日月掷我去”,时光留不住的感觉。环顾菜市,可不是,卖豇豆的确实少了许多。稍微回想一下,好象我还没有买几次,这种露天应时的菜就快没有了。
不用去感慨什么“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仅仅看看这菜市场,就足够体会到时间的无情与迅疾了。桑椹就那么几天,韭花也就这十来天左右,转眼扁豆就会逐渐上市,鳕鱼也就是新年前后那一个月吧,据说南方的藕带,也是只有那么几天。
时间从不停留。有一种表,它的秒钟运转得一停不停,就像流水一样,让人一看,就会有紧张感,匆匆太匆匆了,所以我从来不买。只买那种秒针跳一下停一下的,让我看了,觉得时间流逝得没有那么快。这也是掩耳盗铃吧。其实,“时”一直在,是客观存在的;而“间”是主观想象的,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时光长河,从不断流,从不停歇,所以孔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前读,只觉得是惜时,是劝人奋发;现在再读,感慨无穷,反而有了种苍凉和无奈。
时间就那么多,不增不减;菜就那么多,再爱吃,一季下来,也买不了十几回;广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三餐。人的欲望无穷无尽,真正需要的,其实并不多。但是,求而不得,苦;不知自己所求是什么,更苦。为什么?知道要什么,虽然求来求去求不到,但毕竟知道这世上有什么,知道自己心之所向,只是因为跟自己没缘或者其它种种原因,只能看看,不求也罢。如此苦还苦得明白,说不定还甘之若怡。可不知道求什么,还隐隐地感觉有什么在吸引着自己,这种莫名其妙,就难办了。就象是感觉自己身体不舒服,但不知哪儿有毛病,查不出来,直是苦得说不出来。所以,弗洛伊德认为,如果能把创伤事件详细地说出来,有感情地说出来,就可以治愈。因此,老师讲,得先知道“咕咚”是什么。
对时间的无奈,还在于它不留痕迹。或者说,留下痕迹却不易察觉。树阴的变化是痕迹,潮涨潮落是痕迹,花开花谢,人事更迭,门口那家店铺这几年是饭店,过几年是快递点……这些,最易让人产生“无常”的感觉。不由得感慨:《大话西游》里的月光宝盒真是个好东西。编剧太有才了!
无常与永恒也是对立统一的。一朵花,刹那开谢,从此再也不会出现;此是无常。但是看花的人,却永记在心上,无论何时何地,想起时就在脑海;或者被拍了下来,永存于世;此为永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