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的毁灭——从王尔德《夜莺与玫瑰》出发

“美”的毁灭——从王尔德《夜莺与玫瑰》出发

作者: 雨声笙笙 | 来源:发表于2020-04-04 18:05 被阅读0次

    王尔德《夜莺与玫瑰》中的夜莺执着追求美与爱而拥抱死亡,是一种唯美主义的哲学。

    年轻的学生因为得不到一支红蔷薇而满含泪水,“我所爱人的人……不理睬我,心都要碎了”。夜莺为了实现青年的愿望,历经千辛万苦寻找红蔷薇,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首先,是美的塑造给予了直接的审美体验。主要表现为唯美主义的几个特征:追求感观享受、对象征手法的大量应用、追求事物之间的关联感应——即探求语汇、色彩和音乐之间内在的联系。

    其次,是以诗化的语言消解死亡的恐怖,化恐怖为美感。王尔德不吝笔墨以十个自然段约占全文四分之一的篇幅描绘了夜莺死亡的过程。“她唱出了最后的歌声。明月听见它,居然忘记落下去,却只顾在天空徘徊。……回声把它带到山中她的紫洞里去,将酣睡的牧童从好梦中唤醒。”在小夜莺的死亡过程中,丝毫不见血腥与暴力,反而处处都是明月、歌声、玫瑰、微风、芦苇 ……洋溢着神圣和静谧的美学色彩。

    第三,“爱情在死亡中找到完美”。这种美的死亡、消逝的悲剧结局带来强烈的、压抑的绝望感,让人在悲戚的气氛中体验否定和失去的感受,同时令人在这种绝望的快感下产生更深的眷恋和审美体验。

    极致的唯美主义即是毁灭。或言,美的毁灭使美永恒,而这个毁灭的过程也爆发出美的力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死亡不再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消亡 , 更是超功利性的存在, 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和超越 , 以一种超验的方式昭示着崇高的存在。唯美主义的唯美很容易给人产生误导,是追求无用的美,为艺术而艺术,为美而美。但这不准确,它其实追求的是极致,一种纯粹。唯美主义强调为艺术而艺术,但这只是一种艺术主张,强调艺术目的的单纯性,在王尔德的艺术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唯美主义并不是脱离道德的,他们只是强调弱化、摒弃艺术的说教作用。

    另一方面,夜莺的死亡具有强烈的基督殉难的色彩。耶稣被钉上十字架,流出红色的献血,以自身的献祭完成了对世人的救赎。夜莺也被花刺钉在玫瑰树上 , 以鲜血将白玫瑰染成绯红,为爱献祭,完成对美与爱的奉献。王尔德曾断言基督是“生活中浪漫主义运动的真正先驱”。显然在王尔德眼中, 夜莺已与耶稣基督合二为一, 化身为为“审美救赎”而不惜献祭自己的生命的唯美主义者。由此 ,夜莺之死的崇高美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这种美的救赎也是对唯美主义是无用之学的反驳。

    “诗人头上的棘冠将开出玫瑰花以愉悦大众 :为了让我们快乐 , 他的绝望会为自己带刺的枝条镀金;他的痛苦, 就像美少年阿多尼斯一样, 会在剧疼中显出美来 ;而当他的心破碎时,我们会听到音乐。”

    唯美主义的死亡美学,庄重,肃穆,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只追求形式的无用之学,也不是披着华丽神秘外衣的空洞文本。

    但是,在现代社会,唯美主义的死亡美学被消解,甚至畸变。

    《柳叶刀·精神病》(The Lancet Psychiatry)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热爱哥特文化的青少年们似乎遇到了“抑郁危机”:与其他群体相比,身处哥特亚文化当中的青少年们有着更高的抑郁和自伤倾向。他们对黑暗压抑,死亡美学,宗教情结以及唯美主义,有着一种天生的近乎偏执的极致追求。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社会整体信息输入足够大的情况下, 大脑会对陌生的东西产生一种好奇,从而形成一种审美体验;而死亡本身就是人类非常好奇的东西,这种猎奇的心理吸引着人类体验死亡,但是,死亡美学≠死亡的审美体验≠死亡体验。

    我们有必要唤回一种更纯粹的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的毁灭——从王尔德《夜莺与玫瑰》出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oj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