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悲情”孟子

“悲情”孟子

作者: 玖玖姝 | 来源:发表于2019-07-21 22:37 被阅读0次

穿越时空的河流,他依然被世人敬仰,几千年不曾改变。历史的长河中,闪亮的是他那思想的光芒。

但那个高高在上的圣人亦被人说成是乱臣贼子,为此有人还特意的赋诗一首“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在周代中法制度下道德的观念是“主子的主子不是我的主子,仆人的仆人不是我的仆人”。但秦朝以后,社会格局变了,道德观念也变了,所以人们用新道德来衡量孟子,那孟子也就背上了这顶“黑锅”。孟子想要用“亲其亲,长其长”来治国平天下,这句话一说出口可能也只有孔子是赞成的吧,所以如果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稍微说得通,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那就属于“道在迩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孟子呀孟子,你怎可如此的“糊涂”呀。在此情况下这法家当然是不干的啦,韩非子一翻翻宝典,说道:“儒家喜欢的这种政治格局很不好,这会使全国人民心不往一处想,力不往一处使,这国家还怎么富强?不能依着他儒家胡来。”说到底呀,这儒家关心和谐,法家关心的是富强,只是在核心诉求上不同罢了。说回孟子,孟子一心想要逆天改命,但殊不知,他当时生活的战国早已礼崩乐坏到了极致,逆天改命,封侯拜相是无望的啦。

说实在的,我很佩服孟子这种“虽千万人无往矣”的精神,只可惜他生活的时代不好,失去组织的“士”变成了“游士”。但孟子不怕困难呀,他照样周游列国,孟子真的是个西西弗式的英雄,自此,孟子还是一个“悲情”的角色。

到了宋朝,孟子终于迎来了他主角的光芒时刻。宋朝的生活条件好了,学术也是越来越发达,那些新兴的学术也就展露了头角,这佛、道两家可是高手辈出呀。还跑去挖了墙角儒家的墙角,就算儒家的墙角再硬,也经不住挖呀,儒家也就快玩完了。儒家缺乏“终极真理”,这是他们的先天缺陷,为了应战,这找来找去,发现只有《孟子》是最理想的理论武器,这《孟子》总算登了大雅之堂了。

不得不说的也就是孟子的性善论了。当时有一个人被称为告子,他是一个道家人物,但其思想吸收了儒家和墨家,他提出了一个观点“性无善无不善”。孟子有一个学生,叫公孙丑,他去听了告子的课,觉得很对,然后回来就把这个思想告诉了孟子,孟子为了反驳告子,就提出了性善论。
性指天性本性,非外力迫之,是下意识,自觉出发。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都是先天存在的。公孙丑又问,这不能让我信服,于是孟子又提出了进一步解释,《孟子·告子上》中有言“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而且在《公孙丑》中,孟子提出了四端说,四端为四心,恻隐之心——指仁——表示同情和不忍;羞恶之心——指义——羞己之不善,恶他人之不善;崇敬之心——指礼——多指对待长辈的态度,“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是非之心——指智——要能够辨别好坏。此四心属于人的良知良能,是“步履而知者”“不学而能者”。“人性之善也,有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里强调人性之善是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公孙丑又问,那既然大家都是善的,那何来恶人?孟子便又解释,每个人都有善根,但在生活当中,善却被压抑,外界东西的不断累积,世人没有机会去触发善。善要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时候才会被触发,若是人不能尽其才,善就会被压抑。人有好有坏,我们唯有修心,方才能存天理,灭人欲。孟子算是把人本主义发展到了极致了。

相关文章

  • “悲情”孟子

    穿越时空的河流,他依然被世人敬仰,几千年不曾改变。历史的长河中,闪亮的是他那思想的光芒。一但那个高高在上的圣人亦被...

  • 再柔软也不愿承受悲情

    无法承受生命的悲情 悲情就是 美丽撕碎在面前

  • 悲情

    悲情,是时代赋予我的感受,万物兴盛情可悲。

  • 『悲情』

    我为长情情生爱, 你若长情情几何。 需暖图谋等闲要, 缘尽心凉使分由。 注释: 我想努力和你拥有长久的爱情 然而你...

  • 悲情

    左耳听见悲伤 右耳诉说心疼 我不喜欢说话 每天都要说很多话 敷衍的 违心的 官方的 客套话 我不喜欢笑 每天却要不...

  • 悲情

    不为群花恋芳唇,却因浊酒惹风尘。 长夜西风拂影身,饮尽曲殇遁空门。 俗心陨去落香魂,青丝斩断是孤僧。

  • 悲情

    悲情 文/上下来去 鬼魅潜形巧隐身 火眼金睛白衣人 舍身取义真壮士 悲歌一曲祭英魂 据央视新闻报道,经全力抢救无效...

  • 悲情

    纵观古今多少事,成时艰难败时易; 人言有志事竟成,不道壮志常难酬。

  • 悲情

    1. 老姚的儿子出事了。 老姚在一所学校的图书馆工作,接到报危电话即刻赶到了医院。医生正在全力抢救受伤的儿子小姚,...

  • 2019-11-25

    世上尽是悲情人 世上尽是痴情人 我也是痴情人更是悲情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悲情”孟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qb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