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性朋友要去深圳了,这个女性朋友是个老铁,这次她单独过来告别,此前很少一个人过来。我们之间居然从没有想入非非,不知道是因为她不够漂亮,还是太单纯,还是觉得太熟悉了不好下手,反正从来都是见了面,然后说"hello",然后吃东西,东侃西扯。哦,对了,她还有一个闺蜜,两个人关系特别好,高中同学一直玩到现在,几乎形影不离,都是水瓶座,我对星座没有研究,但我觉得,既然都是水瓶座,那就性格相合呗!在一起吃烤串,吃火锅,聊家常,喝了不少茶。那个闺蜜也很耿直,一般不见外,因为总是带吃的东西过来,我就不客气啦。这次她去深圳,我没问具体是什么原因,反正去深圳工作挺锻炼人的。我朋友,一个男生,他和两个闺蜜,他们三个都是高中同学,他们有许多共同回忆,我和我那个朋友,还有去深圳的姑娘的闺蜜,我们三个是大学同学,我认为更多时候是两个姑娘在给我这个朋友带吃的,久而久之大家都熟了。我和我的朋友因为比较聊得来就在一起工作了,还能经常见到他的小学同学。忽然醒悟,原来大家认识,能坐到一起,都是因为我这个朋友。明天这个女性朋友就要去深圳了,我居然没有什么不舍,都是说一些鼓励出去见见世面的话,什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呀,什么"世界这么大,出去浪一下"呀。
随笔1中途我去会展中心写字,回来后发展她还在,继续聊。我说,你认为,抽烟的男人怎么样?她说,不喜欢公共场合抽烟的男人,不礼貌。我深表认同,并且告诉她一个故事,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妈妈带我去餐厅吃饭,其中还有一个开公司的表哥。菜上来之前大家都在嗑瓜子,妈妈让服务员先来两包烟,我表哥说一包就够了,我妈说另一包是给你弟弟的,意思是给我的。然后我就装在兜里了。看,家人是支持我抽烟的,至少是不反对的。后来我就真的学会了抽烟,但从不在家人面前抽烟,因为家人不抽烟,抽烟对大家来说,味道肯定不好。在外面会和朋友抽烟,甚至在教室抽烟,但后来不在姑娘面前抽烟了,认为这是不尊重人,要考虑大家的感受。大学的时候有时和姑娘一起抽烟。于是久而久之,我形成了一个很奇怪的价值观,既抽烟又抵制抽烟,如是评价自己:抽烟是一个恶习,自己接受了这种恶习,当开始抽烟这种动作时,当烟碱量和尼古丁等化学物质,通过常规空气,一起被输送进大脑后,大脑会被轻微得麻醉,舒缓情绪,而抽烟的动作有时更像一个挡箭牌,在这个动作背后,让自己不知所措的心得以安抚,略显自信,而不是无所适从。抽烟也是一种交际,推、拿之间形成互动,通过香烟这种介质,带动肢体和声音上的互动,为后面将要切入的正题提前暖场。这些都是拼凑出来的信息,其实对我而言是相对个人的事情,抽烟就是抽烟,很别人没关系,也没有什么一二三。不管怎么解释,我还是认为这是一种恶习,据研究报道,学历越高的人,抽烟越少。实际上,在明末清初之前,中国人是不抽烟的,是欧洲人首次来到美洲大陆,发现当地的印第安土著在抽当地的土烟,古巴那边的烟草材料和工艺体验感比较好一些,久而久之传到欧洲上流社会,又通过这些所谓的上流社会,往下蔓延,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这些既得利益者开疆拓土做生意,把消耗香烟的"恶习"也带到了中国,穿越了时间,跨越了空间,也波及到了我。说着,我点燃一支香烟,任由烟雾随机飘荡,也漂到了姑娘的眼睛里和呼吸系统里。我接着说,你看,黄帅也抽烟,所以见到别人抽烟要包容。这姑娘笑了笑,释然了不少。我不知道她具体释然了什么,这都是我不可控的,我只是做了一件比较真实的事情而已。
随笔1这姑娘坐了一会儿就准备起身走了,我起身相送。她挥一挥手,并没有转身,临别我应该给她一个拥抱的,然而没有。我也不记得上一次拥抱是什么时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