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段段阅读,一点点开悟,厘清困惑,涤净烦恼。
《生命之书》,值得细细品味,再三阅读。
若要想透一些事情,就必须清晰地、无情地、专注地去看自己——不去期望解决自己的焦虑、悲哀或罪疚感,而是试着去了解这股会导致痛苦的巨大热情。选自四月三十日《没有理由的热情》
你必须拥有一种对万事万物的感受力——对走过墙檐的野猫、脏乱、尘嚣、人类的贫苦无依,都有强烈的感受。你的这份感受力是没有特定方向的,也不是一种来来去去的情绪,而是整个神经系统、眼睛、身体、耳朵等都能敏锐地感知。你必须随时随刻处在高度敏感的状态,除非能变得如此敏锐,否则很难产生智慧。智慧是透过感受力和观察而产生的。选自《五月一日:天真的心》
心能不能在无所求的情况下从核心生出深刻的洞识?“不去寻求什么”可能是唯一能产生这份洞识的方式。无所预期地巧遇实相,其中是没有任何欲求的,如此一来所有的传统修炼方式都被否定了,这样心才能变得高度敏感、彻底觉醒,而不再依赖任何经验来让自己保持觉醒。我们必须了解名相并不是那真实的东西,譬如“树”这个字并不是真实的树。你必须真的去接触这个东西,而不是透过名相,才会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这意味着名相已经失去了蛊惑人心的力量。选自《五月十九日:深刻的洞察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