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度100人物 | 引力区李万才:如猛虎细嗅蔷薇;携共识静心守望

高度100人物 | 引力区李万才:如猛虎细嗅蔷薇;携共识静心守望

作者: 高度财经 | 来源:发表于2018-07-10 16:51 被阅读0次

    “你们如何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呢?”

    坐在评委席正中央,被大家亲切称为“李博士”的李万才,已经不是第一次向台上的讲演者抛出这个问题了。6月初,在EOS引力区主办的引力时间DApp第四期路演现场,他身穿黑衣,谨慎地观察着每一场由区块链创业者们带来的头脑风暴。

    在几乎只有男性在场,规规整整坐着技术“猿”、梦想家们的路演空间内,气氛随时会被讲演者的某句话点燃。火花来自那些代码世界里的奇思妙想,也来自连接财富和未来的无限种可能。

    作为水滴资本创始人的李博士,在众人中显得有些平静。这种平静,也许源自他在复旦大学求学期间,对数据加密技术的研究,让他对项目的数据安全和潜在风险格外关注;又或是曾经在科研机构工作的经历,使得他对DApp的落地价值和可能,多了些宏观、政策和生态层面的思考。

    在一切尚未明朗的行业,人们往往习惯用批判取代思考,用笑声填满本应是提问的时间。对于还处在蛮荒时期的区块链来说,如何着手成为开拓者们的决胜之机所在。而李万才选择了做社区,这件看似最简单但实则最繁复的工作,成为了他在区块链领域布局的重要一步,也因此他有了另外的一个身份-引力区联合创始人。

      初识  

    2010年,程序员Laszlo Hanyecz用一万比特币购买了两个披萨,成为第一笔通过比特币进行的交易。就是在这一年,比特币三个字进入了李万才的视野,彼时学过图像识别、网络传输、数据处理等多种技术,在物联网领域也深耕许久的他,和一帮技术咖同学一起,嗅到了新技术的清新气息,

    “那时对这个行业没有认知,可能很多人信仰比特币是由于金融,但是说到区块链应用场景的向往,那太远了。”

    尽管对比特币的认知各有不同,但市场仍在不断催熟着这个有着开源、自由和无国界基因的新事物,在算力就是分配权的Pow机制激励下,2012年底,国内针对比特币的集成矿机开始投入使用,第二年,伴随着国人比特币持有量稳居世界第二,交易量达全球第一,大家对其中最容易变现和操作的环节——挖矿产生了不可遏制的近乎疯狂的兴趣。

    “13年底到14年上半年,比特币从数百元涨到八千多。买台矿机,一个月就能回本,大家拿着现金在龙矿科技门口等着,疯抢(矿机)。”回忆起当时的盛况,李博士和许多经历过挖矿热潮的人一样,意犹未尽。

    在看到产业的投资价值后,李万才决定从自己熟悉的芯片入手。几毛钱的成本能卖到一百块,这个行情让他和当时一起做芯片的的同学Ocean廖洋阳感到激动。李博士从最初的投资者变成了参与者,负责芯片研发,硬件上从后端测试、调试、散热处理到外形设计无不参与,还同时担任销售总监,而彼时的廖洋阳则是负责资源调动的CEO。

    当时刚从显卡过渡到ASIC架构,两个人买了很多显卡,放在位于上海奉贤的仓库里,“当时大公司还没进入,技术难点在于低功耗验证,将功耗和算力最优化。同样一千瓦的功耗下,要获得最高算力,就要在工艺上优化,而不是功能上。当时我们有方法和团队,所以这是个好机会。”

    然而,好景不长,2013年12月,比特币价格暴跌近一半,第二年继续下挫,投了100亿的“中国大妈”们纷纷将“被收割”的悲伤化解在了广场舞的旋律中。币价的变化引发矿圈震动,矿机凉凉了,李博士加大投入后所囤的芯片也不好卖了,只好转到自己做矿机,后来去水电价格更便宜的四川建立大型矿场,找专业化团队运维,中间还做过矿池。

    说起这次投资芯片并不算成功,甚至有些被市场裹挟而行的经历,李博士仍然很平静:“我们在行业的最高点进去,误判了数字货币的周期。”

    只是,行业内许多人对此次强势波动的反应却明显激烈很多,高喊比特币神话的泡沫破灭。大家开始反思,反思这场投机的狂欢,一切正如美国作家刘易斯所说:“一场没有欺骗的繁荣,就像一条没有跳蚤的狗一样。

    不少国内早起的推动者开始权衡中国人参与的利弊,巴比特创始人长铗曾感叹:“也不知道是原因决定着结果,还是结果决定着原因,从一开始,中国人就很少从事比特币核心技术开发,不参与代码创新,做的都是如挖矿、开交易所等基础性的工作,如此一来,又越来越被边缘化,离比特币的初心越来越远。”

    不过,就如那句计算机名言:“我终于明白向上兼容性是怎么回事了,这是指我们得保留所有原有错误。”比特币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自诞生伊始就将内在的消费需求和外在的价格投机合二为一,用它特有的市场粘性和被大众广泛期待的自我实现的预期,展示了顽强的生命周期。

    在经历近两年的价格低迷后,比特币再次迎来了新一轮暴涨。

    选择  

    行业的选择也是个人的选择,无数个人的选择促成行业的结果。在整个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李博士始终密切关注着,寻找着自己最适合做的事。

    2017年的9月4日,央行等七部门正式叫停ICO融资的消息传来。在他看来,这是行业中最适合布局的时刻,国家的政策监管会淘汰一批人,短时间利空,但长时间利好。之前大家会说这是传销骗局,但是有人管了之后,它才真正变成一个行业。所有的东西也才会真正开始。

    于是在第二天,EOS引力区成立了。那时李万才还没想到,就在半年之后,引力区会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EOS爱好者社区,社区人数超过十万人。因为当时,他满脑子只有四个字:撮合共识

    “引力区要做一个基于生态社群的孵化器,它不是一个二级市场的韭菜社群或者流量群,它不会引导任何社员的任何投资,但它会告诉你区块链价值及应用落地点在哪里。引力区的使命就是培养共识,在这个共识基础下,很多应用落地天然有用户基础,否则永远是个空架子,推动的人多了,路自然就宽了。”

    的确,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区块链,大大小小的共识也在不断达成。大家像闯进伊甸园一样,急切地找寻着志同道合的同伴,一起探索未知的领域。在EOS推出超级节点计划后,投资人、基金和EOS社区纷纷加入节点之争。

    一时间,群英各显身手,有媒体直接用五大门派来形容竞选中的各路实力担当:社区派、技术派、基金派、大V派、比特币时代的“老军团”。听到这个说法,李博士不禁笑言,“这不叫派别,而是一个生态里面必须要有的几个支撑点。” 而任何一个完整的生态,都是一个多元的形态。

    “你说一个生态怎样是完整的?它要社区吗 ,它要机构吗,它是不是还要有人来做生态孵化,有人来做技术维护?在目前我认为节点里面缺一个最大的类别:DApp。将来一定会有一个杀手级别的DApp进入超级节点的竞选,而且它们一定会被选中,因为它对行业的贡献最大,是行业的标杆,同时它是行业流量的最大主体。”

    共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和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信任,最缺乏的也是信任。在区块链的江湖里,有共识才有信任。但是,怎样实现共识,共识的评判维度是什么,这其中,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所以,我们看到有人在个人英雄主义式地输出价值观,渲染对错成败;有人在用空投和各种利益手段拉人头,集聚效应;有人在煽动情绪,运用互联网思维盘城据地。如果共识的达成真有这么简单,那么动辄粉丝上千万的KOL们是不是就可以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了呢?

    对此,李博士提到了一个概念:共识经济体。

    “全球这么多社群,能够达成共识吗?包括你像EOS主网启动,我深刻感觉到,引力区做再高度的生态社群,也不能说一定能够达成共识。将来所有的公链都会遇到这个情况,单个社群共识都很强,生态都很强,做得很好,但是整个EOS共识达成,还需要撮合。”

    在撮合的过程中,李博士很反对一种做法,就是拉人建群,他把被莫名其妙拉进去的十几个微信群,都一个个退出来了。为此他总结出了三句话:“拉人不是流量,流量不是社群,社群不是共识。

    “社群有三个属性,有温度、有生态、有互动。温度是要跟所有人沟通,互动是要有线上和线下,生态是这个社群要去做投资,做技术开发,做DApp的孵化,包括整个生态的布局。一个社群要有这三个属性才叫真正的社群,才能为这个生态做贡献。”

    而仅仅做到了社群,在李博士看来,也并不是就达成了共识。“这个大的经济体或者公链必须是一个大的共识,社群只是大的共识的某一个支撑点,它是由无数个共识才能形成一个共识经济体。”

    李博士所指的共识经济体,并不只针对DPOS机制,它可以有POW共识,POS共识,或者其他,是一个广义而大的概念,可以覆盖所有的共识机制,共识经济最简单地逻辑就是,里面有通证的流转。而共识经济体,首先要有一个很合理的通证经济,有了通证经济才有共识经济体。

    “通证经济就是说, Token能够在这个生态中得到所有人的认可。逻辑上走得通而且是自驱自恰的,能够让所有经济体的参与者得到更多的认可。通证它本身就是量化工作价值的流转。一个好的Token系统的设计,Token holder一定会希望径向驱利,形成正向循环。”

    李博士认为,节点是撮合共识的很好途径。因为节点代表了整个选票,包括Token holder的利益,它必须承担的角色就是撮合共识。

    任何一个物理体,一定是到达一定边界的时候,共识才会向外扩张。共识扩张了以后,一定会把所有人径向引导去更多地撮合这个共识。所以,社区自治的原则是共识的撮合。通过经济体的激励和价值的鼓励,通证持有者才会关注这个生态,关注怎么在做贡献的同时获得自己的经济利益。”

    在李博士看来,评价共识有两个维度,一是规模和经济体量的大小,经济数据反映共识数据;二是共识的高与低,社区的参与度和互动非常重要。至于行业内对多种共识机制的PK,李博士则持开放态度,最终都需要结果来验证。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应该鼓励任何一种尝试。在效率和完全去中心化的博弈中,我们尝试做一件事情,很多人经常会指责你。我觉得这个行业,任何一种创新和共识,需要的不是指责,而是相互鼓励。你可以证明自己好,但你没必要说别人不好。好和不好都需要结果来验证。”

    布局  

    引力区最近对外发布了一条培训简章,其中写道:鉴于区块链开发储备人才的匮乏使得产业应用难以落地,复旦大学联合引力区举办区块链技术及开发研修班,旨在培养一批既懂得区块链技术原理,又能够投入开发实践的技术人才。

    同时结合EOS开发者社区推出的开发教程、源码分析等系列成果,致力于通过打造一个覆盖DApp开发全流程的开发者技术社区来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落地。

    在李博士看来,区块链的培训其实难点在于培养区块链思维。所以引力区将来培训体系的建立,会从人才培训,底层技术的输出,再到具体技术的维护等多个层面推进,未来可能还会开发技术产品、区块链工具,如浏览器、投票和代币租赁服务工具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引力区集聚了三类专业人才:第一类是技术和开发者,从事具体的产品开发和迭代;第二类是金融投资者,有专门的投资部和大资本,去布局整个区块链行业。第三类就是社群运营,包括内容输出、线下执行、会议组织以及整个社群运营的管理团队。

    此外,今年引力区也计划在区块链游戏和内容分发应用上持续发力。李博士本人还是全球石墨烯应用中心理事和水滴资本创始人,接下来他将会基于石墨烯应用中心,布局一些针对石墨烯技术体系的公链和应用类项目。

    对于EOS之外的其他公链,李博士也持开放态度:“所有区块链项目,公链只能代表一种生态,我觉得应该是分层的,各种共识机制,POW,POS,DPOS,代表了不同的应用场景,基本上我们对所有应用场景的需要都存在的话,必然各种公链都存在。”

    认知  

    引力区的办公空间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BHC中环中心大楼内,李博士每天都要从这里出发往返于各种会议,线下活动和重要日程。在他不大的办公室里,办公用品极少且鲜有装饰,一把简易的折叠睡椅,就占了四分之一大。

    他趁采访间隙点了一份午餐外卖:一份煎饺加一碗清粥。告诉我们:就算每天忙到凌晨两三点,也仍然会花两个小时学习。这个习惯也带到了引力区,整个团队定期会举办读书会,根据每期的主题,每人都要在会上分享8分钟的读后感。最近一期的主题是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

    对于区块链,首先是参与它,而不是分析它。因为不脱离既定的环境去观察另一个世界,一定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这么多高认知、聪明的人进来以后,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因为区块链行业学习迭代的周期太短,我现在说的每句话以及我现在的认知,可能一个月后就不是这样想的了。”

    区块链认知变化的速度是否和应用落地的速度相同呢?和行业内许多光速派观点持有者不同,李博士认为2020年才会是区块链应用的元年,“我觉得区块链应该是四到五年一个周期,把公链修好应该到2020年,真正应用爆发也要再经历一个周期。”

    而由于行业内认知程度各不相同,时常会出现你走一步,他也跟着走一步的状况。李博士表示,“有些人看到引力区做什么也就跟着做什么,但他们并不知道引力区做这个事情的目的是什么。一些人认为是引力区在搞事情,实际上是引力区看到了社群里面的需求,开发产品去解决这个需求。”

    与其提升他人的认知来纠正别人对自己的判断,不如直接去Do it,把每一件事做好,这是李博士和引力区的一贯原则所在,也是他们被行业公认为“务实派”的原因之一。

    “我这个人稍微有点精英主义,某种程度上跟理想主义者有点像。我和Ocean本来拥有更多选择,为何偏偏做了引力区?对于我们来说做区块链社群是一个挑战,但我们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做成这个行业的标杆。”

    必须把社群真正的概念传递出来,为生态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成为李博士现在的目标。

    “在区块链领域的社群行业里,我们其实没有前行者作为参照。某种意义上我们在做头狼,前面没有路,我们得自己走,而且很容易犯错,很容易死在沙滩上。但是引力区犯错了,至少行业里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探索  

    在小说《狼图腾》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的对手只有自己,要想爬得更高,只应该自己往上走,而不应该把别人往下压。外界眼中温和低调的引力区,从不呼天抢地,和行业内一些喜欢到处树敌的话题人物不同,他们更加专注于自己要做的事。

    “引力区团队的整个价值观是,我们不会侵占别人的领地,不会去天天跟别人打架,但会帮助老虎,帮助狮子,大家共存。它的所谓‘狼’,‘狼’在创新,而不是‘狼’在性格。它通过创新获得行业认可,然后把方法论无条件地告诉行业内任何人,从而得到行业的更多帮助。”

    李博士把团队比喻为行业里的“头狼”,并用引力区具备的三个要素来解读这个比喻:

    第一,对行业的责任心。头狼肩负着对整个狼群生存空间的打磨,在整个区块链行业,责任心非常重要。李博士坦言,从13年投资区块链到现在,他和Ocean获得了各方面不错的收益,但是由于对区块链本身的爱好和看好,就觉得应该对这个行业做有益的事情,推动区块链应用落地。

    第二,引领要有能力。为此,引力区从国内外请来专家大咖组建核心团队,提升认知,出谋划策,协助引力区向前走。说起团队,李博士满脸写着骄傲,他直言引力区的能力是在团队,相互的认知和信任。

    第三,头狼要敢于创新。和羊群的避险性不同,狼是不惧探寻新大陆的。李博士相信,在这个行业里,安全第一不是引力区的规则,引力区是自我驱动和自我鼓励地去做创新和拓展。

    有人曾将狼性的高贵之处形容为知行合一。是的,狼群和人类一样,欲望无所边界。在面临困境时,是否能反掣欲望,追寻初心,向上守善而行,才是真正的强者。所以,在李博士眼中,他和引力区所具备的”头狼精神“,也只有和必将在时间的验证中,得到知行是否合一的答案。

    后记

    采访期间,正值世界杯,我问喜欢足球的李博士有没有看球赛,他无奈地摇摇头:“哪有时间?”主网的不稳定使得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引力区24小时轮班,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要紧急召开全球会议,因为有时差,工作量非常大。李博士和团队经常晚上两三点还在看主网有没有宕机,有没有出现问题。

    包括节点竞选中,国外社区和中国社区之间沟通互动少,导致国外投中国节点的非常少,如何建立平等、透明、公开的机制,以及社区治理的管理规章和公约,惩罚机制的细则等等,都让李博士忙到脚不落地,整个引力区也是一样。

    用引力区发文中的一句话来形容他们此时的心情非常合适,也会让旁人突然感到鼓舞,那就是:“当你踏上旅程的这一刻,你可能不知道结果,但你一定知道,这次的旅程,注定不一样。

    作者  | 宁和

    往期回顾

    高度100人物 | EOSREAL茅毅锋:弃“武”从“文”,享受EOS治理的快感

    高度100人物 | 鱼池毛世行:七彩神仙鱼和他的矿池江湖

    高度100人物 | Ocean廖洋阳:一路贯穿区块链世界的惊人引力

    高度100人物 | 巨蟹:从BTS发展历程说开去,一些关于社区的关键议题

    高度100人物 | 梓岑:嘻哈外表下的区块链式达尔文主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度100人物 | 引力区李万才:如猛虎细嗅蔷薇;携共识静心守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xb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