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我回到家有些疲惫。冲了个澡,然后将昨天各位助教及粥老师的分享温习了一遍。
学习完粥老师的直播分享,我懂得了听课、做作业以及互动这三件事的重要性,清楚的知道了该如何去听课、做作业、以及互动,明白了接下来的这21天应该怎么度过。感谢粥老师提前给我们打了个预防针!
对我最有帮助的三句话分别是:
1.知道一样东西和你能背下来,这是天差地别的境界。这个世界上,总是能背下来的人碾压有点印象的人,“能背下来的”得满分,“有点印象的”得零分。
“ 熟练掌握,运用自如”的前提是“背下来”,如果连方法、技巧都记不住,大脑就不会有意识的去朝着那个方向去刻意练习了。我经常看完一本书之后,就会将该本书丢到一边,不会再继续温习一遍,不分析总结,就去看其它的书了。这样导致只是脑海里留有印象,但有什么好的故事、句子、感悟、心得讲不清楚。真到了自己写点东西,需要好故事、论点论据的时候,还得重新找出来温习一下。这种阅读方式,貌似看书很快,实则效率低下。
我也明白看一篇好的文章,应该多花时间去分析作者的思路、方法、技巧,文章的结构、脉络等等,可我就是没那个耐心,没那个习惯。希望我在这二十一天里能培养出这样的习惯。
2.掌握方法,进步更快。
我以前念书的时候会有些瞧不起那种死记硬背的学生。学习一个东西应该先搞清楚原理,再练习步骤。比如练习cad软件作图,不要单纯的去记住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命令,而是要去理解每个图形是由什么构成的,先找出之间的关系、原理,然后再做步骤练习。这样才会熟练掌握方法,学会变通,用多种方法做一个图。
3.一段时间搞定一个牛逼的事情,制定阶段性的目标,各个击破。
我因为是毕业后,选择了新的行业,从零开始。去年有一段时间,我挺浮躁,挺迷茫的。为什么呢?我当时在一家施工图工作室画图纸,但是我当时心里想的是要做方案设计,于是每天空余时间看方案教程练习方案布置,同时又要学习各种施工工艺,练习作图(当时我画施工图很差的),结果兼顾不了,工作方面感觉到吃力。这个状况就使得我很烦躁。我后来就决定先花上一个月时间专攻施工图。于是,空余的时候只看施工工艺节点书籍、资料、视频,甚至还报了班。当时,正好有个别墅的项目练手,所以一个月后,作图水平真的走了质的飞跃。图纸这块基本搞定了,我就开始学习方案,色彩搭配,软装搭配。对于我这样半道出家的人来说,设计这条路上,有太多要学习的知识,有时候真的很想一股脑的全都一起学,全部都学会。可是现实情况是真的没那个时间、精力、金钱,同时学那么多不同版块的知识。一起学,学不好,反而会增加自己的压力,打击自己的信心。所以设定阶段性目标,制定计划,各个击破是个很好的方法。
我接下来的行动:第一,不耽误工作,最近工作方面任务比较重,希望不会通宵加班。第二,每天6:30早起,养成早起的习惯,尽量利用早上的时间思索作业怎么写,早点完成作业。今天一不小心又超时了,没控制好时间。第三,每天认真听课,做作业。第四,尽量多和同学们互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