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头看天上的飞机,曾经是一代青少年的情怀,它象征着繁华而神秘的世界,象征着现代化的生活。
他的家庭条件,即使在信阳偏僻的农村都算得上贫困,一年里吃得上肉的日子屈指可数。过年的时候,每家人的餐桌上都会有一条鱼,象征着年年有余,是过年必须要有的好兆头。
高岚家里没有买鱼的钱,父亲只好寒冬腊月里帮别人在鱼塘里抓鱼。为了抵抗刺骨的寒冷,每次抓鱼之前,父亲都会喝上一斤白酒暖身子。
父亲不要工钱,只要两条鱼带回家。
尽管生活清苦,高岚的父母还是教给他一些很宝贵的东西。除夕夜,父亲辛苦换来的鱼被摆到了餐桌上,但父母要求高岚和兄弟姐妹不能对鱼动筷子,因为鱼要留给第二天来拜年的客人。
因此,高岚很小就知道,这世界上有很多比物质享受更重要的东西。为了改变命运,改变贫寒的家境,高岚拼命读书,最终抓住了那把钥匙。
26年前他从信阳农村第一次来到郑州读书时,繁华的城市生活给他带来的巨大心理冲击。
马路上疾驰的汽车,街道两旁的霓虹灯,橱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甚至一瓶普通的瓶装矿泉水,所有的事物都是新鲜的。
高岚感到既兴奋,又紧张,他兴奋于自己终于走出大山,能在这座城市中大开眼界;紧张于自己家庭贫困,不知道能不能融进城市和大学的全新生活。
因为高岚的家庭条件实在不好,从小学到中学的学费都是一路借过来的,有时靠学校老师的担保,再靠父母打零工、卖菜、卖猪补齐,遑论大学的学费。
郑州大学是河南最好的高等院校,在全村都难出几个大学生的当年,这几乎称得上是光宗耀祖了。于是家里东借西凑了300多元,但还是不够。
父母让高岚去远嫁到江苏溧阳的姐姐家去借一些钱,同时让同在江苏打工的两个哥哥帮他想办法。
高岚背着母亲用化肥袋子给他缝制的行囊,几经辗转来到了姐姐家。听说弟弟考上了大学,姐姐异常激动,把两个哥哥也喊来一起帮高岚凑学费。
最后,靠着两个哥哥预支的工钱、姐夫父母帮忙凑的钱,高岚第一年大学的学费终于凑齐了。
从那时起,他几乎放弃了所有娱乐活动,他不逛公园,不去录像厅,也不打扑克,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学业和事业上。
从郑州,到西安和上海,再到北京,自嘲“野猪”的姜岚昕一路摸爬滚打,到今天,他创办的公司已经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管理咨询公司,影响了数以万计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他创办的免费大学也已培育了数千名学生。
凌晨1点的北京,东四环上的车辆渐少,高岚的办公室里,几位陪同的工作人员已经面带倦意,高岚却仍然在精神饱满地与记者交流。
“我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学校的创办者,今生就是要吃苦、遭罪、历经磨难。如果创始人都追求享受,追求个人主义,那么组织的传承将是没有生命力的。”
“小时候没见过飞机,几年才会有一架那种撒农药的飞机经过。有一天,我听见外面有飞机的声音,我从床上跳起来出去看,但飞机已经飞走了。”
年少时的高岚,就这样坐在家门口等了一个下午,他想等飞机飞回来,让他看上那么一眼。
但是飞机终究没有飞回来。
那个充满期待,又略显乏味的下午,是高岚少年时代的缩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