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敌意
压抑敌意,指的是“假装”一切事情都是正确的,从而在我们应该提出异议,或者至少当我们想要提出异议时,避免提出异议。因此,这样一种压抑所产生的第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它产生了一种没有防御的感觉,或者更确切地说,它强化了一种早已存在的无防御感。当一个人的利益在事实上遭到了侵犯时,如果压抑敌意,就有可能让他人占他的便宜。
一个人通常会把那些难以控制的具有高度爆发性的情感记录在自己的心中。
在意识的一个较深水平上,个体通常都知道这种冲动的存在。
从根本上说,我们无法欺骗自己。而且事实上,我们对自己的观察比我们自己所意识到的更好,就像我们对他人的观察,往往比我们所意识到的更好一样。
人有一种强制性的需要,需要消除这种从内部威胁自身利益与安全的危险情感。
个体将他的敌意冲动“投射”(project)到外部世界之中。第一种“假装”,即压抑,需要第二种“假装”:他“假装”那些破坏性冲动不是来自自己的内心,而是来自外界的某人或某物。从逻辑上讲,他自身的敌意冲动所投射的对象,恰恰就是这些敌意冲动所针对的对象。结果,这个人现在就拥有了投射者大部分的心理,其部分原因在于这个人被赋予了与投射者本人自身受到压抑的冲动所具有的相同的残酷无情的性质。
一个人越是缺乏防御,危险看起来就越大。
作为一种附带的功能,投射也可以用来满足自我辩护的需要,即并不是个体自身想要去欺骗、偷窃、剥削、侮辱他人,而是他人想要对他做这样的事情。
压抑所产生的状态,正是作为焦虑的特征的状态:由于感到来自外界的强大危险而萌生的一种缺乏防御能力的感觉。
被压抑的敌意冲动往往并不投射到事实上与之相关的那个个体身上,而是投射到其他的事物上。
之所以出现这种将焦虑从与之相关的人身上分离开来的倾向,原因是非常明显的。如果这种焦虑事实上所指向的对象是父母、丈夫、朋友或者是某个关系亲密的人,那么,拥有这种敌意就会使人感到不符合对权威尊重、对爱情忠贞、对朋友赞赏的现存关系。在这些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完全否认敌意的存在。通过压抑他自己的敌意,这个人就否认了自己身上存在任何敌意;而通过将自己受到压抑的敌意投射给暴风雨,他也就否认了他人身上存在任何敌意。许多幸福婚姻的幻觉就是建立在这种鸵鸟政策之上的。
可能会通过这样一些手段来保护自己:发展出一种对于睡眠和饮酒越来越强烈的需求。
四种主要的焦虑类型:
A(1):感到危险来自某人自身的冲动,并且指向自我。
A(2):感觉危险来自某人自身的冲动,并且指向他人。
B(1):感到危险来自外界,并且指向自我。
B(2):感到危险来自外界,并且指向他人。
当焦虑基于一种受到威胁的感觉时,它也可以很容易地反过来在自卫中产生一种反应性敌意。
敌意与焦虑之间的这种交互作用(其中一个总能激发并强化另一个),使得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我们会在神经症患者身上发现如此大量残忍无情的敌意。
严重的神经症患者虽没有任何明显的外界不良条件,病情却常常会日趋恶化的基本原因所在。
焦虑并非主要来源于一种对我们冲动的恐惧,而主要来源于一种对我们受到压抑的冲动的恐惧。
焦虑可能由任何一种其表达会招致外来危险的冲动所导致。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发现了焦虑或焦虑的迹象,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敏感点受到了伤害,并因此激发了敌意,以及是什么东西使得压抑成为必要?我的经验是,朝着这些方向进行探索,通常就能获得一种关于焦虑的令人满意的理解。
不是重复,而是发展。
从早期的焦虑到成年的怪癖之间,存在着一条没有间断的反应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