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写毛笔是修行,走路是修行,看书是修行,即使吃饭也是修行,每一修,每一行,每一瞬,甚至每一息,皆可感悟,有所感,既而悟,最后化为笔下生动的文字,在我看来是最美的享受。
可是,我知道时,已经人至中年,虽会宽慰,"还不太晚",却无法释怀。人生的选择,千千万,恰如世上的道路,万万千。年少时,不懂前路,只知往前追,哪儿有风景,皆向哪处行,摔倒了无数次,再爬起来。
遥想当年在武汉,也曾身怀梦想,豪情过千,只是世间事情并不都如儿歌所唱尽皆美好,现实太骨感,摔痛了还要爬起来。无数次的迷茫与困惑,堆积似山。也曾问自己,前路在何方?我不明白,问旁人,亦无人可答。
再然后辗转来到了上海,这是一个可以造梦的城市。初到上海,觉得哪里都新鲜,有宽广的马路,亦有拥挤的人群,这座城市承载了太多渴望,把一座大城挤得满满当当。
在上海有高耸的东方明珠,也有低呤辗转的黄浦江水,这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之城。在这儿,我复苏了,从迷茫中惊醒,就像每个初到上海身怀梦想的人,眼前全是光明与璀璨。我以为我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走在了对的路上,为此我披心戴月,满心欢喜。
直到身疲,心倦,原来这也并非那条最对的道路,路在何方,我再次问自己,这个问题,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前贤曾有所问,我不懂,只得去书里面寻。
书看了许多,杂文亦曾阅览不少,只是鸡汤喝了太多,全部转为杂质排出了体外。无意间于街边听到,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方才幡然苏醒。
曾经走过的路,全是你的风景,过往的人与客,亦曾是你的助力,我们行走在自己的路上,何须总问旁人。脚上的鞋舒服与否,只由心定。
少年与中年,各有各的心境,路边的风景,也各有各的风情,而人在中年的我们,看惯了都市的灯红酒绿,吸多了雾霾中的尘土气。却极度渴望那乡间田野的那抹新绿,以及泥土泛出的芬香气息。
路在脚下,无论是泥泞地,还是水泥地,只要自己适意便觉安好。于闲暇时,看看花开花落,感觉那月睛阴缺,顺其自然,可成就更美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