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作者: 圈圈浅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7-10 22:11 被阅读0次

    黄庭坚说:“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蛾眉簪一枝。”《辞海》对发簪有这样的解释:“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

    古代女子注重对头发的修饰,今天的学习就从“簪”开始了。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如果看到下面图片,您会不会以为国际营的孩子们穿越了呢?不瞒您说,站在教室门口的我,还真的以为自己来到了大唐盛世呢!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如果您也以为穿越了,那我就要把您拉回现实了,因为这是“移动教室”国际营中一节别开生面的中华传统发饰课。

    古代妇女的头饰,是古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里,早就有了关于发簪的记录:发簪是指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中国少数民族有传统的用簪来固发、美发之俗,其发簪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上古时期,发簪被称作"笄";唐朝时为发簪盛行;在封建时代,汉族女子插笄,则被视为女子成年的标志。

    这些琳琅满目的小饰品就是制作发饰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们分别是花片、花托、簪棍、铁丝、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珠子等。

    在了解了发饰的发展历史后,就到了我们正式手工制作做发饰的环节。老师首先介绍了各个材料的名称和使用方法,并且边教给大家步骤,边示范着亲手做簪子。

    发饰的制作起来非常方便,主要是创意与爱的传达,老师讲解过后孩子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想象力,搭配出了各式各样奇妙的组合图案。

    关于设计,孩子们是认真的,作品中都充满了属于自己的审美观。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许多孩子对这些小东西爱不释手,一口气做了许多充满创意的作品。

    通过发饰的制作,大家学习了很多关于中华传统饰品的知识,通过亲手制作发簪更深切地体会到它们的精致。希望簪钗作为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继续发展与传承下去,中华文明这个璀璨的皇冠上不可缺少这样一颗闪耀的珍珠。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上午刚穿越回唐朝,下午我们就又穿越三千年历史来到大河村。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是一处包含有仰韶、龙山和夏商四种不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大河村遗址是郑州地区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历史缩影。

    孩子们行走在历史文明的边缘,纵观大河村的历史,那些斑驳的岁月,穿过时空的隧道,游游离离,却依旧那样清晰的呈现在眼前。

    当走到大河村遗址的仿真模型场景时,孩子们无比惊叹,脑中也冒出了许多小问号。

    “居民村落为什么围圈?”

    “哦,一定是篝火晚会!”

    “他们的房子怎么没有门啊?会有小偷吗?”

    “你看远处那么什么?”

    对历史文明瑰宝的探索与发现,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大河村原始制陶工艺已经很发达,陶器造型规整、器类繁多、功用各异。彩陶是大河村陶器的主要代表,质地细腻、造型优美,彩陶花纹图案多样,构思巧妙、布局严谨、色彩艳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仰韶文化中独树一帜。

    其中最著名的有彩陶双连壶,彩陶双连壶为神圣礼仪之用品,乃民族结盟或重大礼仪活动时部落首领、长者对饮的酒具,是和平、友好、相敬、相亲的象征。

    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文化的开始,标志着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是人类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是人类迈向文明门槛的见证。

    在历史面前孩子们变得无比专注,认真地聆听老师的讲解,生怕错过了什么。

    孩子们在这件文物面前驻足了很久。

    “这是干什么用的呢?怎么还有树枝呢?”

    “这里为什么裂了呢?”

    “哇!这个盆上还有小孔呢!”

    “小孔是用什么钻出来的呢?”

    裂了了还能成形,是因为在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具有了修补意识, “锔瓷”是中国的一项传统补瓷工艺锔瓷工艺就是将破裂的瓷器修复的过程,它拥有悠久的历史。

    关于钻小孔的工具,至今考古学家还未发现,未解之谜这是对这一代青少年儿童的期待,是关于未来的科学命题。

    大河村原始制陶按质地还可分为泥质陶、夹沙陶、夹蚌陶等。

    在陶中为什么会有夹沙陶?沙粒为什么要用沙粒?孩子们的小问号又来了。

    原来是沙子耐高温,具有导热性,一般用来做锅,这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所有的一切,都让孩子们无比的敬佩与敬畏。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仰韶文化彩陶不仅是为了实用,而且有很高艺术价值,它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仰韶彩陶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不仅仅是实用的功能,它同时体现美感,承载精神文化内涵。

    结束了第一堂探秘之旅,我们又来到第二堂的植物锤染课程。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什么是植物锤染呢?植物锤染是比较原始的一种染色技术,主要利用天然野生植物的汁液来给物品上色,是天然的染色剂。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利用植物的汁液可以给粗布麻衣上色。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孩子们在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内,以自然之手体验了原始染色技术。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孩子,你认真“工作”的样子真迷人!

    植物锤染用新鲜果皮或树叶染出的色彩,大多明亮清澈,带着夏日植物中好闻的气息,孩子们奋力地用小锤子敲击着、创作着……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盛夏时节,阳光耀眼,坐下来染一块布,你会发现夏日也依然可以美得倾心动魄。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每一部中国史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浓缩史,结束了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研学,孩子们带着任务单回顾自己所汲取的精神养料。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研学任务单中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文物对研究历史很重要?

    文物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从历史中走来,又伴着历史滚滚向前,永不停歇。博物馆是活的书籍,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移动教室的少年们在历史中寻找中华文明、寻找民族精神,定会谱写更加绚丽的未来。

    “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移动教室”国际营第五天:一场穿越之旅,揭中华璀璨瑰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ck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