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很焦虑啊,能怎么办!
甭管ta有钱没钱,都有各自的烦恼啊!(虽然我并不知道有钱人的那些七七八八的烦恼)
就在此刻,就在这个时间,我焦虑到不行,甚至会一直一直失眠。好可怕,我还那么年轻,还那么小,为什么要承受啊不属于这个年级的东西啊。咳咳咳,老大不小了,该毕业了,该找对象了,等等一系列都是人生迈不过的坎儿啊。
其实,展开来看,一切我当前所焦虑的事物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从而迎刃而解,正是因为我处在了当下,想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一遍遍的想,一遍遍的查看账单,计算着下个月的花呗该怎么还上,信用卡还没到申请的时候呢。
每个阶段,每个年龄层都会有专属于自己的那份焦虑。
找工作,找房子,在北京这么大的城市,竟没有一个容身之所,想想也是拔凉拔凉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结果就是因为住宿的问题,想着干脆回到学校,学校多舒服啊。或者是回到家乡,小地方很小,但是却有一个落脚的地方,可以躺在沙发上啃西瓜,而这个美好的祝愿是在暑假都是选择了在北京实习而难以实现的。
当前同屋的大师姐在研究生毕业之后为了一票难求的北京户口当了村官,把自己三年的时光放在这上面。然后现在三年任期已满,户口快能到手了,之后的何去何从仿佛又是回到了毕业时的情况,考公务员!每天算是起早贪黑地泡在图书馆,在此之前,我从来不知道考公务员原来这么费劲。知道有关系好上任,现在知道分高也是必须的,而分高意识一点一点往上刷的。公务员的待遇条件摆在哪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每一个时间段都需要作出选择,然后继续往下走。
当前最大的烦恼除了工作和房子两大大坎之外,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总是在萦绕着,慢慢地知道,哦,是孤独呀!之前在青旅住的时候讨论过这个话题,为什么他们那些男孩子在月薪上万,经济能力足够去租一个很舒适的房间的时候,还要在那个小旅馆住着。人说他无法忍受孤独,真的很难受,一个人的生活甚至会产生抑郁,控制不住的抑郁。生活啊,就是这般呢。
想象一下画面,在北京某个小区的某所15平左右的小屋子里,有一张床,一个桌子,一个衣柜,还有一台电脑。带上耳机,打着游戏,突然手机屏幕亮 ,哦,原来是营销广告,再然后是电话铃声响了,外卖到了,吃完外卖继续打游戏,顺便吐槽一下坑货队友,这就是差不多一天的生活。无论是每天下班后,还是周末,都是一个人的生活。以前的一个男同事,每天下班了都还在公司溜达,就是不着急回去,反正也是一个人,有时候更希望是在人多熟悉能说上话的地方待会儿。
住青旅的大哥说,我住这里工作上有些不顺心的回来还能跟这帮逼逼叨叨会儿,唠会儿,晚上还能一起吃夜宵。嚷嚷着要减肥的人一直就瘦不下来,媒体晚上依旧出去夜宵。
为什么选择北京
在北京到底是怎么留下来的呢。公司现在一个从成都过来实习小伙伴说,真的很不能理解为什么要留在北京,他对这个很不能理解,北京到底是哪里能吸引到这么多人。或许是成都的饭太好吃,抑或是成都的生活太舒适,以至于他对北京没有太多好感,真的要留下来的话,也得是公司足够值得他留下来。话确是是这样啊,这里,有大公司啊,这里, 有机会啊。
大多数人来说,大地方就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会有更多的可能,但是具体是什么,似乎很多人也说不上来。这是一个循环,或是马太效应,说起来应该是很多方面的因素。至少,现在的我,选择待在这里,只是因为这里有我认识的一些人,虽然说起来和其他的一线城市没有太大区别,即使是有认识的人,并不意味着就不孤独,但是,总是会觉得在这里会有一丢丢的熟悉,至少,出门坐地铁,大致知道方向,开始学着分东西南北了。
不管怎么样,再怎么焦虑,也是可以慢慢梳理开来的。生活再怎么无助,身边总是能找到那么一两个给予安慰的。虽然TA可能不了解你的处境,有的时候也不清楚到底是为什么,但是总是有那么一两个说上话,还是挺欣慰的。致好友!
北京很大,大到彼此见面都很困难。网络让距离更近,但也让人更远,有时候会说不上的懒得去对话,不是没有想说的,只是到了最后竟不知如何开口,然后就卡了。
就这样吧,还能咋的,反正路是自己选的嘛,而且,不管是做什么样的选择,焦虑这种东西都是会存在的呀。
焦虑是无药可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