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娱乐节目让人有一种" 乱花渐欲迷人眼 "的错觉!相对比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而言,娱乐圈似乎更加容易实现、成就一个人的人生梦想。
最近很火的综艺节目《创造101 》,该节目召集了101位选手,通过任务、训练、考核,让选手在明星导师训练下成长,最终选出11位选手,组成全新的偶像团体出道 。
![](https://img.haomeiwen.com/i4553800/2b8fae3435b1706b.jpg)
"王菊" 101位选手中的一位,因为"黑、土、壮"的形象和不加掩饰的野心与直率,在《创造101》这个偶像养成网综节目里,成为又一个"全民偶像"。
![](https://img.haomeiwen.com/i4553800/7dc8f86c338c41c6.jpg)
如今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夜之间全网爆发性的信息全是王菊的影子。其结果就是不知道王菊是谁的大人小孩几乎都知晓了娱乐圈的这匹"黑马"。相信通过这一逆袭成功案例的影响,将会有更多人开始渴望一夜成名!
当下的社会现象愈发让人忧虑,专业的、不专业的,年龄大的、年龄小的、漂亮的、不漂亮的都在往娱乐圈挤……
然而,演变至今的" 明星效应 "究竟是不是好事呢?且来看一下愈发普遍的社会现象!
1、
越来越多的孩子做着一夜成名的明星梦
最近和一个小学生聊起他的理想是什么,他说他要当明星,并且信誓旦旦地说:"虽然别人都说我五音不全,可我还是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好好唱歌,当一个知名歌星"。
我很好奇地问他为什么想当明星?
他说因为当明星赚钱轻松还赚的多,而且有那么多人喜欢,感觉特别酷。
连孩子的梦想都成了当明星,孩子的全部时间都拿去追星,去偶像崇拜的时候,我们再也没有理由无动于衷了。
2、
该学习的年纪退学,放弃学业进娱乐圈
网上看到一个女孩,据说,她13岁就考取了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的大提琴专业,不过读了不到两年就退学了。
回国后,她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大提琴独奏会全国巡演,第一站就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
因为大提琴成名后的她开始忙于各种公众活动和拍戏中,她不成熟的演技让很多网友吐槽:回学校学点真本事去吧!
还有围观网友说:之前在机场偶遇她,签名都不会写。
3、
无底线的模仿明星的言行举止
如今,娱乐圈"毒风"盛行,明星一旦成功被胜利冲昏头脑,便容易误入歧途。再加上娱乐圈环境复杂,毒圈也成规模,在朋友的拉拢下更容易接触到毒品。
许多孩子都把明星当成自己的榜样,模仿着他们的言行举止。如果有些孩子还未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便效仿吸毒,把吸毒当成一种时尚潮流,后果将不堪设想。
4、
社会不是靠娱乐来发展强大
网络上看到的一件事实报道,李小文是中国遥感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其成名作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而李小文在辞世很多天后,媒体才发了一条短消息,便再也没有下文了,送葬的,也仅仅是一些他生前的学生。
而与之不同的是
姚贝娜在离世前,很多媒体就开始大肆炒作,连篇累牍地挖掘活着时候的各种八卦消息,让年轻的生命消失在一阵阵喧嚣之中。
乔任梁的死亡更是被媒体大肆宣扬,从刚传出死亡消息时的全程直播到后来各媒体对于其死因的报道和追述。
王宝强马蓉的离婚案霸屏数周,几乎掩盖了奥运的光芒。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却不如演员黄晓明与Angelababy举行婚礼受人瞩目。
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却至今在北京只能买半个客厅。而明星则办一场婚礼都会几乎瘫痪上海两座机场。
这样的例子一遍遍冲刷着我们的眼球,同时也拷问着我们的内心。
如今的明星效应竟已经到如此地步了吗?
可是事实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进步发展,丝毫也离不开科学和创造。
现在,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互联网变革的洪流又让人们惴惴不安,人们都在寻找精神依托,很多固化的思想糟粕都在等待打破,人们需要填充营养和价值,可这恰恰也是中国崛起的最佳机遇,我们需要能够给国人做正确价值导向的"名人"。
也许,我们需要好好思索一下:到底是谁在支撑着国家的"强国梦"?到底是谁在支撑着社会的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