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看完一本短篇科幻小说合集,《虫》系列中的《2.5次世界大战》,这本书里包含了《全频带阻塞干扰》《魂兮归来》《风暴之心》《回归》《老年时代》《野猫山》《终极爆炸》共七篇文章。
之前很少接触过科幻题材的小说,最接近的估计是蓝猫淘气三千问了。作为一个看三体经常打瞌睡睡着的人,貌似科幻短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事实也是如此。在刘慈欣的三体大火之后,中国科幻小说也跟着这个IP火了起来,乌泱泱的人们跟风看起了三体,看得懂的,看不懂的,都开始在网上聒噪,大肆吹捧新学会的名词“黑暗森林法则”,但当你进一步想和他们展开讨论剧情,讲讲自己对这部小说的理解时,他们大多数又开始支支吾吾的说着“牛逼,反正就是各种牛逼”“二向箔知道吗,降维打击!”遇到运气不好的时候,还会听到不同读音的二向箔……更有甚者,一个写黑道小说出身的作者,扬言要开拍三体的电影,然而却一次一次的跳票,一度让人们认为无法达到网友自制《水滴》短篇的制作水平。然而这也是无法避免的社会现象,只是心里笑一笑,保持自己的思考就好了。
看过这本书,对内容进行抽丝剥茧,去掉那些冷冰冰的机械和拒人千里之外的高科技名词后,很容易发现这些科幻作品,更像是反映人性的荒诞的表现形式。作者们小心地将人性的善恶包覆在冰冷的机械躯干外,再加上“宇宙”“外星文明”“高科技”等缀饰,再用自己出色的文采润色一番,一部深刻而简短的科幻小说就这样摆在了公众的眼前。无论是《魂兮归来》外星人的觉醒,还是《老年时代》中恐怖的敬老院,亦或是《2.5次世界大战》中那毁天灭地的爆炸,说到底,都是人性的善或恶不断影响不断作用的结果。
在之前,我一直认为想要写出一篇科幻小说,需要的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强大的逻辑思维以及妙笔生花的文采,方能为读者构建出眼前的未来世界;看过这本书,才发现,不论人类如何发展,不论科学怎样进步,真正能够决定人类历史进程和历史走向的,只会是人性,只会是人类心中深埋的善或是恶,而到底是哪一种感情在影响,就决定了整篇故事是皆大欢喜还是万籁俱寂了!
摘录书中的一句话
潘多拉魔盒不该被提前造好,因为只要它造好就有被提前打开的可能,再严密的防范也不行。
——《2.5次世界大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