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的渠道:读书、看书,罗列出来,计划读书。
对于一个学渣来说,看书是个头痛的事情,看到字儿多的,就想睡觉,今年看的书很杂,有历史类、育儿类、工具书等等;
育儿类:这个是我的重点攻击对象,樊登上关于育儿类的书,我基本都听了,虽然门类繁多,但核心的理念基本大致都相同,应对方法会有各种差别。关于学习育儿这方面,的确是一片空白,我现在能做的就给自己做加法,多学多看,慢慢再进行梳理总结。
短期内小目标:把PET先搞完,然后践行、总结;
工具书:基本都是通过樊登读书听完以后,觉得还不错的书,会买来纸质书看一下,感受是听书和自己看书差别的确很大,听书是人家都总结好了,自己来接收。自己看会有时觉得枯燥无味、晦涩难懂,根本看不下去。很多书就这样放在那里落灰了,例如:反脆弱、增长黑客、联盟等等。
历史类:对于中国的历史,个人还是比较有兴趣,什么上古、唐史、五代十国、明清史、故宫六百年吧啦吧啦的,感叹中国古人的文明与智慧,而今的我们已经把很多东西都丢失了,很惋惜。时常也会去书店逛逛,看看关于传统文化类的书籍,本意想多了解古代文化,无奈学渣看不懂文言文,每次也就是驻足看一下,再怪一下自己没把书读好。
2、参加线下活动:这么多年,我唯一参加过的一次线下学习活动就是天津站PET,哈哈哈。这一趴就不多言了,干就完了。
3、琢磨、模仿他人行为:我经常琢磨和模仿的人就是某人。琢磨她是因为关注,关于她的一切都很关注,哈哈哈,听起来好像有点吓人,其实不会,要有足够的耐心。时常模仿一下某人的行为,结果就是挨揍。
4、学习效果:
育儿类的书学完了,很多践行的方法都是用在别人家孩子身上了,哈哈哈,但这里面有个很核心的问题,虽然我能很好的与娃进行沟通和交流,但这个前提是建立在朋友和无问题区这个基础上,在有问题区域这一趴,的确还是未真正实践过,如果身份切换到父母与孩子这个角度上,这些方法是不是适用呢?我不知道,但我觉得身份不管是什么,与孩子站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这个理念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