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对泡茶的水十分讲究,认为水是茶之本。
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写道“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亦十分。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得八分。”
乾隆帝曾说:“茗饮之本,其必资于水乎。”。乾隆特制银斗,品试全国的泉水,按水的质量分别高下:济南趵突泉第一,中冷泉第二,无锡惠泉第三,杭州虎跑泉第四。(乾隆:《天下第一泉记》)
茶圣陆羽不但是品茶高手,也是品泉高手。他把天下泡茶的水分为:
一、天泉,即雨水。明代文人讲究用天水,他们对于春、夏、秋、冬四季的天泉,有不同的评价。秋天的雨水烹茶最好、其次是梅雨季节的雨水,再次是春雨,而夏季多暴雨,水质最差,不主张用来烹茶。收集雨水时必须用干净的白布,在天井中央收雨水。至于从房檐流下的雨水,不能用。
二、雪水。“瑞雪丰年”,古人认为雨水是五谷的精华,用来烹茶最雅。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闲尝雪水茶”。
三、露水,又名“天酒”。古代神仙的饮料,《山海经》写道:“仙丘降露,仙人常饮之”。中国历代皇帝王中乾隆最讲究露水。乾隆帝夏天常到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喜欢收集太平湖中荷叶上的露水烹茶,认为胜过北京的玉泉山泉水。
四、地泉。各朝代对于中国各地的名泉,排名次序略有不同:
唐代的排列顺序是:杨子江金山寺中冷泉,无锡惠山寺泉,苏州虎丘寺泉。
明代的排列顺序是:无锡惠山寺泉,金山寺中冷泉,杭州虎跑泉
清代的排列顺序是:北京玉泉山,杨子江金山寺中冷泉,无锡惠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