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十):真君子鲍文卿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十):真君子鲍文卿

作者: 教语文的袁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3-01-20 02:20 被阅读0次

有两件事最能见鲍文卿君子之风。

第一件事是为素未谋面的安东县知县向鼎求情,使向知县免于被按察司参处,保住了官职。按察司说:“只是如今免了他这一个革职,他却不知道是你救他。我如今将这些缘故写一个书子,把你送到他衙门里去,叫他谢你几百两银子,回家做个本钱。”

过了几日,果然差一个衙役,拿着书子,把鲍文卿送到安东县。向县令明白原委,设席置酒宴请鲍文卿,鲍文卿不坐;向县令封了五百两银子酬谢他,不受。按察司知道后,说他是个呆子。

第二件事发生在向知县升官后。此时,向知县已升为安庆府知府,与鲍文卿在街上偶然相见,遂对鲍文卿礼遇有加。安庆府衙内有两个书办,看在眼里,便悄悄向鲍文卿说:“有一件事,只求太爷批一个‘准’字,就可以送你二百两银子。又有一件事,县里详上来,只求太爷驳下去,这件事竟可以送三百两。你鲍太爷在我们太老爷跟前恳个情罢!”

鲍文卿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道:“自己知道是个穷命,须是骨头里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肉,我怎肯瞒着太爷拿这项情?况且他若有理,断不肯拿几百两银子来寻人情;若是准了这一边的情,就要叫那边受屈,岂不丧了阴德?”

回想当初,鲍文卿在按察司身边时,既不是帮闲凑趣的清客,也不是辅佐办公的幕客,只是崔按察门下的一个戏子,在主家前面是说不上话的。但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强为向知县求情,只因为从小就唱向鼎制的曲子,知道向鼎是个大才子,大名士。在这件事上,体现了鲍文卿的“义”。

当他来到向知府身边时,境况与在按察司时截然不同。向知府称他为“老友”,尊为上宾。此时,他若为某一件事说情,该是顺嘴一说的事,很是容易,但他拒绝了,而且拒绝得义正辞严,让两个书办大感无趣。在这件事上,体现了鲍文卿的“廉”。

难怪向知府说:“而今的人,可谓江河日下。这些中进士、做翰林的,和他说到传道穷经,他便说迂而无当;和他说到通今博古,他便说杂而不精;究竟事君交友的所在,全然看不得!不如我这鲍朋友,他虽生意是贱业,倒颇颇多君子之行。”

确实,书读将半,还没有几个人物能像鲍文卿这样,无论境遇如何改变,都能坚守本心,简单纯粹。鲍文卿,真君子也。

相关文章

  •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十):真君子鲍文卿

    有两件事最能见鲍文卿君子之风。 第一件事是为素未谋面的安东县知县向鼎求情,使向知县免于被按察司参处,保住了官职。按...

  • 鲍文卿的“君子之行”

    #暮省 1.#健身三人行 早起,跑步5㎞;晚,散步4㎞+瑜伽30分钟。 2.苏轼晨诵至《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

  • 那时候时间很慢,车马很远

    记得高中读过的一篇文章《风雅的时光》,《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的后一节中,写到了一个恪守本分的艺人鲍文卿。 在写鲍文...

  • 儒林外史 泛读25

    25回 鲍文卿南京遇旧 倪廷玺安庆招亲 说鲍文卿在家,重整旧业,开起戏馆。因有几样乐器要修,请来倪老爹。闲聊时,得...

  • 听读别人故事,看见世态炎凉(五)

    今日听读《儒林外史》内容: 【第31回】 通过召开的戏子大会,鲍廷玺看到了杜慎卿的慷慨大方,就想借些银子重新建立一...

  • 好人不能0防御

    好人不能0防御 文/唐十九 1 《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中,杜少卿是在他哥杜慎卿言语中出场的:"他是个呆子,自己就像...

  • 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 读书笔记

    鲍延玺的妻子因为难产而死,向知府升官到福州,鲍文卿回到老家南京,到家后不久得了重病而死,戏班老师金赐福来给鲍延玺提...

  • 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 读书笔记

    鲍太太发病,她把鲍文卿夫妇赶出了家门,倪廷珠一直在抚院姬大人那里做幕僚,来到南京时找到了鲍廷玺,给了他一些银子,让...

  • 《儒林外史》最幸福女人非她莫属,虽然连姓名都没出现

    要评《儒林外史》中最幸福的女人,估计大家少有分歧,都会投票给杜少卿娘子。 《儒林外史》写到的女人不多,着墨最多的是...

  • 真卿

    挥毫一笔划过万代春秋 见兰亭序笑称不低头 只恨得红颜旧 乱世催她瘦 梦里候念道够 笑对千指随他万舌百口 气节尚在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林外史》读书笔记(十):真君子鲍文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nf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