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丙吉

作者: 尹口快乐心yao | 来源:发表于2020-06-03 17:04 被阅读0次

文/快乐心

汉朝有名的文景之治,在历史文化上,都认为政治思想的主题是黄老,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八个字:“内用黄老,外示儒术。”黄”意指黄帝,“老”意指老子,黄老学派则意为以黄帝,老子为依托, 发扬黄帝,老子思想的一个学派。黄老是放在口袋里用,外面招牌上挂的是孔孟的儒家思想。这八个字就是我们中国政治思想史,是历史上的大秘密。

它的重点在哪里?就是最后谥号的定评。历史上谥号“宣”的好皇帝,像周宣王、汉宣帝、唐宣宗、明宣宗等,没有几个耶!死后封号“宣帝”、“文帝”,都是了不起。当然不希望将来再有献帝,国家都献给人家。还有哀帝就太悲哀了,那都是值得哭的;有些短命死了,就叫殇帝。

汉宣帝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出生在牢里,在艰难困苦的时候出生;把他培养到当皇帝的,是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人,就是后来当他宰相的丙吉。这个宰相,看起来很窝囊,牛喘气了,他去管,其他的事他都不大管;如果读历史不深入,会以为丙吉没有什么了不起。丙吉一辈子没有管过大事,好像没有作为,但他是最了不起的人。

丙吉

一个汉朝的丙吉,一个五代时的冯道,都是菩萨中人;拿王安石的话来讲,都是佛的化身。

丙吉当廷尉(犹如现在法院审判长)的时候,发现汉武帝的曾孙刘询(汉宣帝),因为宫廷的复杂关系,宣帝的祖父太子刘据,被汉武帝逼死,母亲也坐牢自杀,当时他未满周岁。汉武帝曾下令,要把监狱里所有的犯人,不管老小通通杀光,结果丙吉反对;他报告监狱里有一个小孩,是皇帝的曾孙呢!虽然有些人犯了罪,也不应该这样杀!汉武帝同意不杀,丙吉这才雇了奶妈把汉宣帝带大。后来在外面流浪江湖,处境很可怜,所以他很懂民间的疾苦,因为他是吃苦出来的。

汉武帝临终前,想起了自己儿子一脉仅剩的独子刘病已,也就是刘洵。下诏恢复刘病已皇室成员的身份。也就是后来的宣帝。

孙耀威饰演的刘病已

再说宣帝当了皇帝以后,丙吉也没有什么太得志,不过总是在中央政府做事。丙吉的一生,所谓无赫赫之功,没有特别的成绩,也没有坏处;在那么高明的领导之下,天下太平,所以不须特别表现,也不须特别的忠臣了嘛。所以他也很平凡的,就是照阶级升进,最后也就升到皇帝旁边去啦!不过汉宣帝对他特别好,但是最早并不知道自己这条命是丙吉救回来的,也不知道从小是丙吉花钱给他请奶妈带大的,他只知道自己很惨,丙吉也从没有讲过。

历史上所讲的丙吉,“一生不念恩”,帮忙人家,有大恩于人,自己一辈子不讲。他不是忍着不讲,而是他那个道德修养,心中无所谓无记挂,这就是丙吉。再从历史故事来讲丙吉,因为领导人汉宣帝很高明,所以丙吉一生看起来都很平凡。不过汉宣帝对于自己患难时生的这个孩子,并不满意,觉得儿子太老实了;虽然道德不错,但是气魄不够,所以几次也想把这个太子废掉。只因为看到太子就想起许皇后,患难夫妻,又死得不明不白,心中难过,所以不肯换,后来就是汉元帝。

再说丙吉在宣帝幼儿时,为他请过几个奶妈,有个奶妈的丈夫,大概是乡下的流氓,就逼这个奶妈,到京城把事情闹出来,结果被抓,叫她拿证据出来,才供出一切是丙吉的安排。丙吉看到这个女人就骂,你还有脸来见我!真有功劳是前面两个奶妈,可惜她们都已经死了。丙吉在这个时候才讲出来,汉宣帝知道了,叫人把那个奶妈送到宫里来,另外跟她谈,这个奶妈就告诉他,丙吉的话不错,开始请过几个人,后来请到我,我是被他开除了的,都讲了老实话。汉宣帝处理得很好,没有封官,也没有封侯,国家的官位不可以拿来做私情,所以给她很多的钱,很多的礼物。但他对于丙吉没有表示,丙吉也没有再提这个事;这就是我们应该效法的丙吉为人的风范。

丙吉年纪比汉宣帝要大个几十岁,已经是老臣了,但是看到皇帝,还是要下跪的,所以后来汉宣帝就请他做宰相。在那个时代,宰相差不多是副皇帝,当时有正副两个宰相,另外一个副宰相是萧望之,才智很高,比较精明,他看丙吉这个老头子,老老实实的,也不大管他,就自己都作主了。这个丙吉呢,晓得这位副宰相很爱作主,反正国家政治也不错,皇帝也不错,他乐得不管,大问题他才注意。

历史上所谓"丙吉问牛",就是说有一天,他去中央开会,车子走到街上,看见有人打架,死了人,躺在马路上,他不理叫车子继续走。遇到有老百姓牵一头牛,夏天很热,那条牛走得喘气,牛的口水白沫都流出来了。丙吉就问牵牛的人,多少时间没有下雨了?因为不下雨,天气太热了,水牛无法在水里滚,所以受不了而喘气。丙吉就估计当年农作物收成有问题了;这是国家大事,粮食第一,尤其在农业社会,所以历史上叫做"丙吉问牛"。实际上,他由牛的情形判断到气象,由气象联想到全国哪个地方下过雨,哪个地方没有下过雨,所有粮食的收成,都关系国家老百姓的命运。

丙吉问牛

有人就问他,为什么看到街上人死不问?他说,这个打架死人的事,由县长去管,那是他们的事,我的职务是国家的大政。问牛燮理阴阳,这个阴阳意思多得很,那是国家的大事,我怎么不问!所以丙吉问牛是这个道理。一方面也可以说,丙吉深知大体,一个宰相管理国家的大政,小事各有专管的人员去管,二方面,他的副宰相非常爱管事,何必两个人争权呢?这就是丙吉问牛高明之处。他年纪也大了,坐在那个位子也蛮好的,只要把他培养出来的皇帝位子看牢,不要歪了,不要给别人坐了去,就够了嘛。这是讲丙吉一生的长处,尤其是对他培养出来皇帝,一生不念恩,这个是做人最难的地万。

丙吉个人的道德,与他的长处,应该很多。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历史上对于丙吉的好处写得并不多,可见这个人道德更高,看不出来他的道德好,给人的印象始终是很平凡的一个人。不像社会上那些塑造道德的人,说某人也是他帮忙的,报纸经常登载他捐了多少钱,哪个地方做了多少好事等等;这种人,要给他打个三折两扣才行。丙吉没有这样,一生只看到他平平凡凡,只看到他问牛讲几句话,其他没有事;所以他的道德之高,是非常值得我们的社会青年效法的。

所谓“好人有好报”,五凤三年(前55年)正月廿六日,丙吉去世,谥号定侯,他的后人一直承袭爵位,直到王莽篡政,封国才被取消。福延子孙数十年。

相关文章

  • "了不起"的丙吉

    文/快乐心 汉朝有名的文景之治,在历史文化上,都认为政治思想的主题是黄老,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八个字:“内用黄老,...

  • 此人为相,路遇斗殴死多人不理不睬,看到牛喘气关心备至

    丙吉是汉宣帝时期的一代名相,可以说没有丙吉,就不会有汉宣帝,所以汉宣帝对丙吉也是尊礼有加,因此,丙吉在担任丞相时,...

  • 丙吉

    西汉丙吉担任丞相时,有一个嗜酒如命的车夫随侍其外出,酒醉后呕吐在他的车上。西曹主吏将这件事情告诉丞相,想责罚车夫。...

  •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丙吉问牛与龙阳泣鱼

    别说读书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丙吉问牛 【典源】《汉书·丙吉传》:丙吉为丞相,“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

  • 冷眼睛:大处着眼看社会,需要有怎么个思考方式

    西汉名臣丙吉做宰相时,大街上有人群起斗殴,死伤惨重,丙吉置若罔闻继续赶路。走了没多久,丙吉看到气喘吁吁的牛,...

  • 容人之小过的好处

    汉宣帝时期,有个丞相叫丙吉,他家有个好喝酒的车夫,有次驾车随丙吉外出,酒醉后呕吐在车上,相府主管打算辞退了他。丙吉...

  • 丙吉(一)

    吉为相,有驭吏嗜酒,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复何所容?西曹第忍之,此...

  • 不自伐故有功

    丙吉为人深沉忠厚,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自汉宣帝即位以来,丙吉绝口不提以前对汉宣帝的恩惠,所以朝中无人知道他...

  • 丙吉问牛

    公元前64年(汉宣帝永康二年),掖庭宫的一个名字叫“则"的婢女让她丈夫上书朝廷,说自己护养过当年的皇曾孙即当今的皇...

  • 得理饶人,是一种胸襟

    汉宣帝时期,丙吉作丞相,是出了名的善待下属。 一次,丙吉外出,车夫喝得酩酊大醉,呕吐不止,把车上的坐席都弄脏了。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了不起"的丙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ub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