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期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
当我读到清朝诗人蔡云的这首诗时,一翻日历,花朝节早已过了。
花朝节盛于武则天时期,因武皇嗜花成癖,每至农历二月十五日,便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制成花糕,赏赐群臣,由此上行下效,渐渐成一重大节日,名花朝。花朝节,民间亦有游春扑蝶,制作糕点,赏红,晒种祈丰等习俗。阅至此,心便欣欣然地欢喜起来,一闭上眼,就好像看到了那天地清明,一派繁花似锦,春光肆意的景象,还有曼妙的女子身着春装,穿庭入院。春深处,百花齐放,夭灼之艳,真个不似人间。心里突然就醉熏熏的了。
岁月更迭,也不知道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些盛大的日子。当热热闹闹的圣诞节、复活节越来充斥我们的生活,当那些与传统节日有关的风俗慢慢远离我们的心灵,旧年那些惊天动地的悲喜悄悄地变成一个寻常的没有起伏的日子。我们还能相邀着去踏一踏春日的山野,还能去扑一扑粉嫩的蝴蝶么?
这样的三月,天地间,早已百花成洲。
下班的时候,骑车去邮局取最近一期的旅游杂志,俱是三月赏花攻略,信手翻来,不读文字,单看着那些灼灼的鲜花,心早已怒放。偶尔也会收到从天南地北发来的信息,那些人都是心思通透的妙人儿,在我的锦绣年华里相知相惜,她们说:素浅,陌上的花儿都开好了。然后伴在信息后的就是一幅春光摇曳的图画:樱花缀满了枝桠。
一句句,一帧帧都是春之心情。
一千多年前的那个早春之夜,一个庭院,一位处士。他庭院赏花,夜晚入梦,见一群美貌的女子手捧百花,泪眼涟涟前来谒见,她们哭诉:我们都是花精,遇风神阻挠,刮得百花摇摇欲坠,姐妹们都不安心,眼看着花期将到,我们恳请郎君帮上一帮。处士不辱使命,于大风刮起前,备上锦帛,挂满园中花枝。那晚,百花怒放,虽狂风大作,可是枝上的花卉因了彩帛,一朵也不曾被吹落。
这个隔了千年的故事被泛黄的史书刻录,成了一场烂漫的传奇。后来,处士相帮百花怒放的那一天被当作了百花的生日,悬彩护花恰在五更,五更在“朝”,百花生日便叫“花朝节”了。
倘若时空能够穿越,不知道我是否有缘可以如处士崔元微一样,遇得百花所化的女子,如若遇上,定要美酒佳肴相待,听风酌酒,共醉良辰。即使一场梦,也是好的。
那日,就真是与女友一起,搬了两张竹椅,坐于屋下。就着屋外的桃红李白,没有酒,亦无清茶,只细细地嚼些蜜饯果干,檐下有清和温柔的风,远处有青绿色的山峦,粉红色的桃花偶有几片轻飘飘地落下来,我侧身看女友,她是清秀可人的女子,眉目间丝丝明媚,似装了满世界的喜悦。这春风夭夭,也适合读一册古典的文集,后有所感,再匆匆提笔写一个春风夭夭的故事。
不知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思绪,深觉春光短暂,日日年年都像不能尽兴,况自身还是慵懒倦怠的女子,这样的如烟春色,该是与命定的良人携手,游遍芳丛。如此,即便流年易逝,大概也是好的,是幸福的。
不知人生好时节,你愿与谁共良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