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毅分享,2019·11·10
我的一切都源于认识自己前几天,我在一篇文章当中提了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作为人类总是很难做到“知行合一”?
而且这个问题也一直总是困惑着我。我将这篇文章发在朋友圈,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回应,我在此表示感谢。其中很多朋友都认为,之所以我们做不到知行合一,主要原因是由于我们自身的修为不够。对此我表示认同。
“知行合一”和“言行如一”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关系的反映。“言行如一”,表现的是人和他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讲的是诚信,讲的是做人。
“知行合一”,表示人和自己内在的一种对话,是自我反省的一种方式,是关乎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反映。讲的是内心的平衡,讲的是做自己。
知,表示知道,是可以通过学习和体验来了解的知识和道理。
行,表示行为的结果,是通过行为、实践可以达成的事实。
“知行合一”,就是表达,我们想到就可以做到,身心可以达到自由的状态,“知行合一”的人是自由的、自律的、也是幸福的。
而在现实生活当中,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人是不多的。所以才有“知易行难”这一说。我们,每个人可以知道或者懂得很多很多的道理,但是真正能够亲自去实现去行动的人,却并不多。
年羹尧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并不陌生。
年羹尧,他年少扬名,官运亨通,是雍正继位的恩人,又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就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他从权力的顶端跌落至谷底,最终身败名裂。
年羹尧自幼读书,才识过人,强悍刚猛,康熙末年,年羹尧已经成为朝中最年轻、最受皇帝信任的封疆大吏,这更多的是凭借他个人出众的政治、军事能力,而非他和雍亲王胤禛的主属、郎舅关系。年羹尧在胤禛即位的过程中起到了辅佐的作用,被胤禛视为恩人。当年羹尧青海大捷后,雍正欣喜若狂,在给年羹尧的诏书中说道:“我二人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令天下后世倾慕流涎就是矣。”雍正想和年做千古君臣,可年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没认清自己永远只是个臣子,要尊从君臣之道。
年羹尧的嚣张跋扈害了自己,本来雍正是十分宠信年羹尧的,雍正对年羹尧感情还是很深的,但是,年羹尧领兵在外肆意惘杀朝廷重臣,尤其是杀了雍正派去推行新政的孙嘉诚,这直接触碰了雍正的底线,此外,年羹尧确实有才能治军严谨,但是把军队治的连皇帝的话也不听了,那就让雍正记恨加警惕了。
当年,年羹尧血洗江夏镇,虽然替雍正拿到了《百官行述》的当票,也算是替雍正出了一口气,但是却私吞了江夏镇的巨额财产,雍正心里是不爽的,让你办差,差事办得还算可以,杀这么多人过于狠毒,中饱私囊就更不能忍受。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年必死无疑。
可见,一位叱咤风云封疆大吏尚不能认清自已的位置,居功自傲,唯我独尊,无人臣之礼,目空一切终遭天谴。而铸错千古,更何况你我凡人。
回到今天的主题,“知行合一”是关于自我的人生课题,只有通过不断自我修行,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达致“知行合一”的境界。
修行具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认识事物的能力,知识往往只是表面上的一些道理,而如何能够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了解事物发展形成的原因,以便我们更清楚地掌握事物的未来趋势。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我们更全面的理解事物的全貌,才能做出对自己更有利的选择。
二,就是对自我的认知,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这确实是很难的。前面提到的年羹尧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我们只有真正的真实地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力水平,以及我们所处的位置和形势、环境,我们才可能不干蠢事。
可是,你我皆凡人,又有谁能真正的做到这些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