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主题是演讲的第一步,也是决定演讲成败的关键。关于明确主题,我给你讲个故事:斯坦福大学有个心理实验很有意思。这个实验把测试人员分为AB两组。A组负责在桌子上拍一些耳熟能详的儿歌的节奏,由B组来猜歌名。结果B组只猜对120首中的3首,正确率只有2.5%,更有趣的是,A认为B最少能猜对一半。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偏差,,因为双方信息、认知的不对称,你觉得自己说的很清楚了,因为你脑海里有那首歌。但是对方脑海里没有这首歌,并不能精准的理解,正确率自然就降低了。所以,在表达中,为了避免双方的理解偏差,你需要在一开始就明确主题。否则,说了半天,对方可能根本没听明白你说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一、什么是真正的主题
演讲主题其实就是你对要讨论的内容所持有的观点和想法,是演讲和写作的中心思想。演讲者要围绕主题,建立观点,展开演讲。
举例:策划人员向老要板汇报工作:老板,我想向你汇报下咱们周年庆活动的进度。首先,其次,最后。他这样表述,算不算有明确的主题,其实不算。因为他只说了汇报和周年庆活动相关,并没有点出自己核心想讲什么。如果你是老板,需要听他讲完才能得到有用的信息。
事实上主题其实就是你对于要讨论的内容所持有的观点和想法,如果策划知道了这一点,可以优化为:老板,咱们周年庆活动整体进展不错,只是在内部人员合作上出了点小问题,我特别需要您的帮助。然后再具体展开,这样老板才能抓到重点,知道你是来干嘛的。
二、主题的作用
一是主题决定了文章或演讲的价值与成败。二是主题决定着材料的取舍、谋篇布局、写作技巧等等。在动笔前首先确定好主题,材料的选择、结构安排、表达方法就有章可循,写起来思路就会特别清晰了。
三、常见问题
定主题不就是先说重点吗,这有什么难的。这听起来特别简单,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要做到并不容易。主要有两个障碍:
一是一是不知道什么是主题,所以大部分时候说的主题其实是无效主题。举个例子:很多人在谈下半年计划的时候,会说我下半年重点做五件事或是未来半年要完成三个目标,但这些都算不上主题,因为几乎没有信息量。建议把这些事情的核心讲出来,我下半年主要想提升用户体验度,为此我打算从五个方面入手,这样就是一个有思想的主题。
二是不清楚表达的目的,没有从目的出发组织表达。除了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主题,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障碍,表达的目的不明确。也就是说讲话人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表达的是为了什么。主题与目的无关,经常有人讲半天,讲的特别过隐,最后发现想的内容与目的无关,这也是大家经常犯的错误。有了演讲主题,就好像是给自己的讲话建立了航行,让自己按照航道飞机。
四、如何确定好的主题
(一)要搞清楚沟通的对象。讲大家关注的问题,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的了解程度是不同的,关注点不同。公司高层更关注公司战略,因此汇报时要和公司战略放在一起;部门管理者更加关注公司的业绩,重点在于战术层面,做汇报时需要把你的工作跟部门的业绩挂钩。演讲新人常犯的错误是罗列很多的核心信息,没有搞清楚对方关注的是什么。总之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他关心的到底是什么?这样表达更有针对性。
(二)搞清楚汇报要达到的效果。演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观众的知识、行动和感受产生影响,有传达信息、说服观众、启发观众的目的。假如在职场中你有一次和集团老板汇报的机会,除了汇报工作以后,你可能还有其他目的,希望通过汇报达成。公司里面,奖金代表对你过去的认可,升职加薪是对你未来的期望。如果你是想争取资金,你要重点讲讲你做了那些工作,有那些成果。如果你的目标是升职加薪,那你就讲讲未来的期望以及你的潜力,让老板知道你有能力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演讲内容要产生影响。只有说明观众为什么必须改变思考、感受和行为方式,你的演讲才有可能引发行动。演讲词可以浓缩成这样一句简短而充满自信的宣言:我要鼓励大家看到别人的优点,这样这些优点慢慢会变成自己的优点;如果过于关注缺点,缺点会慢慢变成自己的。这是站在听众的角度在思考问题,为观众带来什么好处和坏处。
(四)主题要讲自己擅长的领域,自己熟悉的话题。前面三个是你对别人有什么价值,接下来第二个问题,你擅长做什么。一个好的演讲一定是演讲者讲自己擅长的东西。
(五)对演讲主题要进行深入研究。要从不同的角度获得相关资料。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调研的一手资料,也可以是自己通过书籍看到的二手资料。
(六)演讲时要有真诚的情感。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先打动别人之前,要先感动自己。要讲自己认识、相信的主题和内容。演讲者一定要真实,不能过分夸张自己台上的表现。
任何演讲主题都要兼顾三个方面的考虑:你能给观众带来什么价值;是不是你非常熟悉的领域;能否在感情上把你打动?
延伸阅读:成功演讲的澳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