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届世界哲学大学在中国召开,有特别的意义。因为久远以来,西方不承认中国有哲学。其实不是中国没有哲学,而是没有他们所熟知的“哲学”。这次哲学大会到中国来开,至少承认中国有哲学了。
而大会以“学以做人”为题,亦切当而意味深长,因为中国哲学所擅长的,正是做人的学问。哲学本来就应该致力于解决“何以成人”的问题。对“何以成人”有精微探讨和实践经验的中国儒释道之学,可以拓宽哲学的范围,或者说,可以帮助哲学回归它的本位。
哲学是对“何以成人”的说明,教育则是对“何以成人”的落实。由于久远以来哲学只重思辨之学,教育也逐渐远离了“成人”的根本目的,沦为单纯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全世界教育衰落的根源正在于此。世界哲学大会在中国召开并以“学以成人”为主题,对教育意义重大,也许预示着教育思想的一个大转折。
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学问,正是“成人”的学问,因此儒释道经典(尤其是儒家经典)本来就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最终要“成为”一个人,“成人”并不是唾手可得,而要经过真实有效的学习和磨炼。圣人是经过真实的修炼而实现生命的净化、而最终成为“人”的人。圣人是“学以成人”的榜样。
经典是圣人所以“成人”的真实记录,是圣人心性的自然流露,也是人类心灵的全幅展现。读经就是读圣人之心,从圣人的生命表现中汲取有利于“成人”的珍贵启示。
成人的路固然有千万条,但读经,接受圣人的启发教导是最简易直接而安全可靠的途径。故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教育,就是以读经为主轴,因为读经最能通向“学以成人”这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不读经,不足以成人;不读经,不足以言教育。
但愿哲学的转向能带来教育的转向,让教育回归本质,让经典重回课堂,让孩子在琅琅书声中“学以成人”。
一一吴小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