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孔子不谈死
读《论语·先进篇》第11章,“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子路向孔子请教怎么样奉事鬼神。孔子说:“还不会奉事人,怎么能奉事鬼神呢?”子路又问:“斗胆请教关于死的问题。”孔子说:“生尚且不知道,怎么能知道死呢?”
再加上《论语》里明明记载,“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就连子贡也认为“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样一来,给人的感觉是孔子对“死”讳莫如深,闭口不谈。
“死”,在大多数人眼里,好像是个不吉利的字,是需要避讳的字。其实儒家经典一开始就不避讳“死”。《周易》《尚书》里面都谈到“死”;《论语》更不例外。
本人统计,“死”字在《论语》里共出现38次,涉及29章,仅《先进篇》就有11次之多;另外,还有最少20余处谈到“终”“没”“亡”“薨”“杀身”“致命”等等。虽说没有夫子谈“君子”谈“仁”那样达107次之多,也赶不上夫子谈“礼”71次,论“学”65次那样频繁,可在490余章的《论语》中能出现38次,也绝对是高频率了。
可见,孔子及其弟子日常谈话中,也一定是张口闭口,“死”不离口。《论语·先进篇》第22章:“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周游列国途中,突然遭遇变故,师徒走失,惊魂初定之时,乍一见面,便直言对方“为死”,毫不忌讳。
只是子路根器达不到颜渊的水平,所以夫子不敢和子路谈论生死。其实,这一章(11.11)记录的,只是孔子回避和子路谈死,此章之前,《先进篇》连续5章都是记录颜回死的。颜回死的时候,子路也已经62岁(比颜回大21岁),应该忽然有了迟暮之感,于是向夫子问“死”,也在情理之中。夫子回避了子路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应该是对子路的安慰。
然而,紧接着的第12章就记载:“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夫子说:“像仲由这样,怕是不能够善终啊。”圣人就是圣人,颜渊、子路这两位夫子最喜爱的学生都先他而去。“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11.8)子路死后,夫子说“天祝予!天祝予!”(《孔子家语》)
事实上,孔子并不回避谈论死亡。《里仁篇》第8章,“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说:“如果早上悟闻大道,就算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了。”这句话常常被后世追求真理的人所引用,是每个志士仁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一个人领悟了生活的真谛、宇宙中的真理,纵然朝闻夕死,亦会觉得心满意足,不虚此生,否则纵然高寿八百年,不得闻道,亦枉然为人。王阳明说颜回虽然早死,但“至今未亡也”,他在《传习录》中说“若违了天理,便于禽兽无异,遍偷生在世上百千年,也不过做了千百年的禽兽。”就是说,一个没有悟道的人活得再久,也无非是做了千百年的禽兽。一个人若生的圆满,生而闻道,知道行道,何必牵挂死的问题?自然之死既然不可避免,那就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孔子还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第9章)有志之士和求仁之人,不会为了求活命而有害仁道,却能牺牲生命来成就仁道。“杀身”就是“死”。很多时候,不杀身不足以成人(成仁)之时,死亡就是我们的追求。“死”是可以安排的,可以计划的,可以纳入成就人生的规划的。孔子在这里对“志士仁人”提出了最高的要求,要有献身理想的愿望和勇敢。孔子热爱生命,总是主张人应该全身,要“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等,但在面对“仁”时,则没有丝毫的苟且,因为“仁”是至高的道德境界。这种“杀身以成仁”的精神,也激励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献身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泰伯篇》第7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担当重而且道路远。把仁道作为自己的担当,不也很重吗?直到死才停下,不也很远吗?”本章曾子所言,成为了我国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一句名言。这样的话,孔子曾经说过,孟子也曾说过。儒家所说的“行仁”,就是努力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这个使命何等伟大,这个任务何等艰巨。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杰出的才能,根本担负不起或不配承担这样的重大使命。后世无数的仁人君子,无不以此言激励自己,投身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追求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