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不胜寒,对于《阿Q正传》这样一篇站在现代文学史中总是被提及的小说,免不了多些争议,甚至多些学说。它处在纷扰的尘世里,颇显得有些孤独,小孩嫌它晦涩,读过后勿说一知半解了,连思考的起点都寻不得,甚而对“鲁迅的文章”产生了偏见,失去了深阅读、深思考鲁家的兴趣与机会。然值得琢磨的佳作总不会被湮没在浅见中,之所以拍摄成电影,也是为了增加受众面,好让更多的人以一种更为轻松的方式去认识阿Q,去笑他渺茫的“行状”,去嘲他吃了一辈子的“先前阔”,去叹一些不知道从哪里叹起的哀伤——这便是鲁迅先生写作的目的之一吧。
地位低下,身份卑微的小小阿Q却映衬着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原著作于民国十年,书中所记时期却是在清末。此时民国未立,革命运动此起彼伏,风起云涌。由此原因,不知姓甚明谁的阿Q,哪怕“先前阔”、“见识高”、“真能做”,大概还可以勉强加上“脑子活”、“身骨壮”也免不了暗暗孕育着一场徐徐道来的悲剧。他总是不甘寂寞,十分自尊,视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只尊敬两位有钱的太爷;鄙薄庄里人对一些事物的做法,以自己一点不同的见识而沾沾自喜……这些看似细微的小动作层层铺垫下,就说着:让他遇到麻烦,在所难免——不该他碰到麻烦,天理难容。
《阿Q正传》披着喜剧的外壳,把悲剧的内核于不经意中凸显,使其更加持久、长缓地冲击人心。阿Q是精神胜利法的忠实粉丝,赵太爷狠狠地掌掴,他却觉得世道不公儿子打老子,由此赵太爷成了儿子,他于是得意起来;自轻自贱背上“第一”的名号时他又“胜利”了。这种性格使他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在解放后获得自由的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何其悲哀,何其痛心?谁知阿Q到底是何人,或者说,当时的很多人都有阿Q的影子。又或者说,辛亥革命失败的红叉上,叉着无数个阿Q麻木的灵魂。
人民精神的麻木,精神生活成为一股洪流时,泥沙淤积,革命不通,阿Q不过是其中一粒小小渣滓。他带着被剥削者的朴素直感欢迎革命,他本应做革命的主体。但是由于没有接受知识教育,自身既不能理解革命,也不能真正做到“革命”,更无法实现革命的意义。他仍在想象中轰轰烈烈打着革命的仗,在现实中甚至连愤怒的表情都做不到。他懵懵懂懂地试图改变自己命运,最后却为革命背了黑锅,成为了一场失败革命的无用“牺牲品”。何其麻木,何其冷酷,着鲜血的热都无法暖和半分。
幼时读鲁迅,当做苦熬,翻完便是解脱;如今读鲁迅,仍是苦熬,因心扎难耐,实属悲痛,读完便是久久不言的沉思。精神洪流无声卷走着中华文明的河床,渣滓从未缺席,今也不可忽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