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梦

作者: 第十四天 | 来源:发表于2021-01-26 20:34 被阅读0次

    关于梦,本来我想跟鬼压床和灵魂出窍一起写点什么,它们都是睡觉时,发生在我身上,又好像与我无关。梦!梦!梦!莫名其妙,又不可捉摸!

    一、我喜欢做梦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

    ——李煜

    在梦里我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好像所有的视角、所有的思维活动都是我的,都是可以捕捉的。所以,我喜欢做梦,好像小说里面的神识外放,可以了若指掌,我喜欢这种掌控感。

    梦里的感受仿佛真切、仿佛真实,无论是恐惧、喜悦、急不可耐,都充满力量。而现实常常心不在焉、无可奈何、颠倒混乱,尝不出水的味,闻不到花的香,触摸不着人间的气息,忙忙碌碌却不知所谓,剩下斑驳的憔悴和不知所措的空虚。

    生活中,我们常常心不在焉,麻木而多愁善感,因为我们不是主动的生活,而是被动的活着。

    二、颠倒梦想

    《心经》:“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心经》把人的生活状态分成几类,包括有颠倒、有梦、有想、有究竟、有涅槃。

    ①有想

    我的状态主体是“有想”,就是不停的想,反正脑子不能空下来。

    我们知道,我们不能停止思维,思维比我们强大,思维发生在我们身上而不依赖我们,思维与我们有关却不关我们的事。我们认为思维与我们相关,是因为我们使自己从属于思维,我们努力的去做思维的打工人,忠诚、坚贞、矢志不渝。

    而且思维往往是癫狂、浪漫、而又才华横溢的,像我心目中的“李白”,让我望尘莫及又心向往之。

    “有想”就是对思维有想法。就是想方设法补充思维、装饰思维,有时候把思维搞的面目全非,把自己搞的不可自拔,陷入自嗨还很嗨。

    佛家讲“止观”。什么是止观?止观就是停止思想、观照思维,以活泼的心态欣赏那癫狂、浪漫、而又才华横溢的思维,就像我们欣赏李白。如此,变被动为主动,自然轻松,自然活泼,自然透露出一股股禅机,简直妙不可言。

    ②有梦

    显而易见,在梦里,我们有思维,有感受力,值得一提的是,在梦里感受力往往比现实更可观。所以,从来不缺少梦的追捧者,把梦神秘化,可以解决问题,能预测未来,占卜吉凶,甚至周星驰还有“睡梦罗汉拳”。

    梦与现实有什么不同?

    现实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梦想和死亡,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

    而梦就像一本小说,我们在演绎小说的情节,无论怎么描写都比现实简陋,剧情粗糙。另外,在梦里有一种宿命的感觉,按部就班,感受很真切,感情很平淡。

    我觉得做梦挺好、挺舒适,为什么要远离“有梦”?我想大概是因为梦里感情太平淡,而佛家重慈悲,慈悲之光照不进梦里。

    ③颠倒

    “颠倒”很容易理解。《金刚经》上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一条小河拦住旅者的路,旅者愁眉不展的时候看到一条小船,欢喜的划船到对岸,可高兴了。可是,很快旅者就不开心了,因为他想到,如果以后再遇到河,该怎么度过?不如背着小船,可背不动,真惆怅。这就是颠倒,旅者为了赶路,却做着与赶路不相干的事,结果耽误了赶路。

    “究竟”和“涅槃”就不说了,说也说不清,而且跟我想说的没多大关系,如果非要说,就是“颠倒”了。

    三、觉后

    做梦不能轻易睁眼。眼睛就像一个开关,就算醒了闭着眼还能记得梦,甚至能模糊的继续;睁开眼,梦就停了,而且很快忘记,明明知道发生过,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所以,古人说:

    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句话,觉后就不是梦了,是生活、是现实、是在理想的路上。也许生活不太美好,但人间值得探索,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太少了。

    四、总结

    既然自性是完整的,那么梦也可以归于自性,没有梦的自性就不能完整。

    从自性的角度来看,梦也是现实,是一种特殊状态的现实,因为自性是超越时间和空间。

    做梦吧,像生活一样——去做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六篇: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bg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