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国产芯片的认识停留在2012年前后施耐德一个工程师给我讲的故事:他满怀期待的评测某款国产芯片,因为看规格书觉得不错,可实测表现和规格书差距很大,搞得他后来不高兴再看国产芯片,觉得那是浪费精力。那时我在欧美芯片公司做事,和国产芯片没什么竞争,因为国产芯片的价格低到无法与之竞争,而愿意购买欧美芯片的客户也极少评估国产芯片。
现在我加入国产芯片,经常关注相互竞争的国产芯片同行们,仍然有机会看到规格书虚标这件事。我不把规格书“虚标”理解成他们“做假”,我觉得他们列出那些参数是作为目标,认为自己的产品应该达到那样的水准——如果达不到,如何与国外芯片竞争呢?不能被客户一票否决了。另有一些虚标是偷换概念,参数标得很厉害,但参数的内涵(应用条件)并不是一回事,这种方式能博取一部分眼球。如果他们能把产品扎扎实实地做得漂亮,谁高兴玩这些花花肠子呵。
大部分国产芯片公司处在产品单薄的状态中:产品线布局瞄准国外领先同行,而产品设计却有点尴尬——多数产品是模仿国外竞品的PIN2PIN替换料,没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如何做成差异化产品、形成自己的竞争力呢?我觉得有两条路可走,且只有这两条路。
把第一条路命名为“农村包围城市”。这条路的起始阶段正是大部分人在做的事——模仿国外竞品的PIN2PIN替换料,中规中矩,无功无过,分一杯羹。这条路的核心不在于“依葫芦画瓢”画得有多像——总能看到有人模仿得更好而另一些人做得更差;这条路的核心在“农村包围城市”里的“包围”二字——所谓包围,实质是在产品应用实践中积累经验,寻找创新空间,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谁占有农村面积最大谁就包围得最好”。
走这条路容易出现的第一条策略偏差是没有把工作重心放在“包围”,而是放在了“农村”,也就是说,他在这个阶段花在产品营收和利润上的精力远大于挖掘用户需求、寻找创新空间。而某些环境和条件又支持他这样做——比如国外竞品供应问题或自身成本控制成效不错——于是他在某个模仿产品上挣到了钱,他乐于多做几款其它PIN2PIN替换料。可是只有攻取和站稳城市者才能得天下,占有农村只是途径,犯这种错的人将输给“包围”工作做得更好的人。
走这条路常见的第二条策略偏差是观望:农村是广阔,可架不住各路小诸候实在太多了,祝家庄王家庄李家庄早已同质化竞争成一片红海,我再入局凭什么能分到一杯羹?做PIN2PIN替换料因为资源消耗相对小,难度相对小,最容易成为后发人群的选择,于是后发人群里晚到的人们被挡在门外等待时机——等待什么机会呢?不知道,反正现在入场没有胜算。这种犹豫是错的,还是那句话:核心在“包围”、而不在于“农村”,要比拼的不是占有最广大的农村,而是培养攻取城市的能力。不入场,永远不能培养出这样的能力。
“城市重点进攻”——由龙头客户教我怎么做是国产芯片公司乐于走的第二条道路。由客户提出目标规格,我做出符合要求的产品,这就不用担心研发投入出错的问题。这条路的难度在于对产品要求更严格,有些目标规格不容易达到,需要投入的资源相对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