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是多么的寻常,多么的平常。春夏秋冬都有下雨的时候。可是端午的雨总能让我多了很多的思念。
每年端午节之前,总会下雨,雨不大,但就是会一直下,偶尔停一下,然后又开始了,可以说是中雨下个不停。
小时候,最讨厌的便是五月了,因为雨太多,去上学的路不好走,我的学校离家极远,好走的时候都要走一个多小时,要穿过一条小溪,一片竹林,还有一大片稻田,走的是田梗小路,冬天我掉进过小溪,因为独木桥结冰了;秋天我在小桥下见过水蛇,点过人家的草垛;夏天我这田梗上被稻叶划伤过脚,被虫子满声的包;春天,这连绵的雨,让我有可能在任何一个地方摔个狗啃泥,老家的泥还是那种极粘的红泥,一上脚就甩不掉,越走,鞋底泥越厚,很难刮下来,还特别滑。
那时候的我真的不喜欢五月,雨太多了,像老天破了个洞。
可是越长大,我就越思念五月的雨。
当五月的雨开始下的时候,就是快插红薯藤的时候,那时候,妈妈会先去割很多红薯藤回家,拿出家里面很大很大的洗衣盆,给我们每人一把剪刀,我和姐姐,爸爸、妈妈、奶奶坐在一起围着盆剪藤。妈妈会教我用来扦插的红薯藤要留下几片叶,剪刀要怎么下,切面是什么样子的才能够让红薯藤成活率高。
那时候的妈妈很年轻,十里八乡没有比我妈妈美的,她扎两个麻辫,额前的刘海是卷卷的,有一颗小虎牙,特别爱说笑话,她一开口总能把所有人逗笑,自己也会笑起来。爸爸则是很严肃,干起活来话少特别专注。
我和姐姐很淘气,拿着不用的红薯藤做成耳环挂奶奶耳朵上,把奶奶逗得哈哈大笑。
外面再大的雨,家里都淋不湿。
当五月的雨下到我们插完红薯藤的时候,我就更欢喜了,因为离端午节就更近了,整个院子会同时做一件大事,包粽子。大婶、二婶、三婶加上我们家,都会搬一张相同大小但颜色不尽相同的桌子到家门口,摘上棕叶,坐在一起用刷子洗粽叶,再抬出头一天泡好的米,一起包粽子,你家包几斤米呀?十斤、八斤,哇,你家包十二斤啊!放些什么材料?花生、红豆、绿豆、红枣、蜜枣……
整整一天,都是这些声音和怎么包不会散,怎么包更好看的讨论声。我也学着包,凑热闹。
最开心的莫过于闻到满院子都是粽子的香味,像是百花绽放一样沁人心脾。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能收到另外三家的粽子,三位婶娘也会收到我家的粽子。幸福的笑声能透过雨声,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等到上学的那天,老师的讲台上就会摆满各种粽子。我能看到老师幸福的笑。
五月的雨真的下得久,河里的水都快涨到岸上来了,它为什么不停呀?因为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要划龙舟比赛,这可是个大事情,因为那天几乎全城的人都会出动,去看划龙舟比赛,二十多条龙船,船上的水手们个个都穿着相同的衣服,坐在不同颜色的龙舟上,船头上的鼓手扎着红色的腰带,强壮的臂膀用力地敲着鼓,咚咚咚咚,水手们随着鼓点奋力地划着水,气势非凡,岸上的人群就是煮沸了的粥一样,拼了命地喊着,加油、加油、加油……
现在,广东五月的雨下比我小时候的雨大得多,哗哗的雨声中,再也没有和父母一起剪藤的场景了,奶奶也故去多年;家里面似乎也极少一个院子集体包粽子了;赛龙舟也只能从电视里面看到了。再也没有和爸爸妈妈,姐姐一起出去看过热闹了。
不开心的时候,开心的时候都只剩了我一个人。今天,被深深伤害的我,心里的雨,比天空下的雨还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