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D老师,欢迎来跟我一起聊聊社交网络上的有效沟通,让我们不见面也能好好说话。上一次我们聊到了优雅的开始和结束对话,这一次我们要聊一聊,在社交网络上要想聊天,聊得愉快,需要注意些什么。有一天一个朋友给我看了一段对话,那是一个怀孕的妈妈群,里面有一位妈妈描述了自己的身体状态和宫缩的次数,表示自己挺疼的,可不可以去医院?下面大概有二三十位群友疯了一样的刷屏接龙提醒他,这种已经是紧急状况了,直接拨打医生的电话比较靠谱。可是这位妈妈还是不紧不慢地在群里说话回复他,又问了大家几个问题,朋友很纠结,他难道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已经很紧急了吗?他在时间管理理论中有一个四象限法则,会把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分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四种。那么在社交网络上比较适合聊什么样的事呢?显然是那些不紧急的事。紧急的事,我们是需要第一时间知会对方,让对方迅速作出反应和决策的。
如果你们隔壁老王家的房子着火了,你怎么通知他?你一定是赶紧打电话过去啊,老王你快回来看看吧你家房子着火了。如果你选择给老王发微信,等老王看到的时候,没准房子都烧完了。就算你是那个最早最快通知他的人,老王也不一定记你的好,反而会埋怨你。很多人好心,但办了坏事,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没选对方式。其实关于事情分类的智慧,我们古人早在清代大概1670年,就有固原武在日知录中提到过缓急轻重的描述,后面形成了轻重缓急这个成语。那我们说在社交网络上轻重先不论,但只能聊比较缓的事情,急的事情还是用更能快速传达和快速反馈的方式来沟通。等等的。事儿我们分清楚了。但如果要挑选合适的沟通方式的话,我们还需要了解人的行为习惯。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聊天习惯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短信行有间隙,社交型旁关系。短信在发明初期,人们的使用习惯时,无论在做什么短信,到了手机会响基础,就马上拿起手机看一下做回复。所以短信行的人对于信息的敏感性很高,他们通常会通过声音弹窗通知,手机振动等方式很快的看到,然后很快地给予回复。朋友圈或者说说也是第一时间点赞评论给别人一种他们随时恭候随时陪伴的感觉,甚至可以做到时保联,就是时刻保持联系,邮件的实时性就没有这么强。
在电子邮件还没有风行起来之前,一方纸质的实体邮件发出去,再等心仪回来,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会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发邮件的时候,我们压根就没指望能够立即回复。电子邮件的时效性好了很多,但因为通常情况下的邮件可能会包含一定量的信息,或者E收收益堆,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了专门划分时间段来处理邮件。邮件行的人也倾向于定时查看消息,他们可能会选择一些自己大块的事,处理完了之后一些零碎的时间段来处理社交软件,比如微信或者QQ上面的消息,统一收信息和发信息。他们通常很有规律,但坏处是可能会因为信息太多而错过一些消息没看到。社交型的人更喜欢的沟通方式是通过展示自己或者回应他人的展示来进行信息传递。你会发现有的人发微信发QQ从来不回,或者回的很慢,但在朋友圈或者QQ空间玩得很嗨,他们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这样的沟通很多时候没有固定的对象,就像你发了一条朋友圈或者说说,但你并不知道有谁会看到一样,但他们会关注那些愿意以这个方式沟通的人,并迅速提升对这些人的好感度。旁观型的人不太主动去沟通,他们更多的是做信息的输入,但不经常输出。比如他会看大家的群聊,但不怎么说话,他会看别人的朋友圈或者QQ空间,但基本上很少点赞,也很少评论。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还会把访问记录给抹掉。他们很少主动发起一段对话,更多的时候是在有必要的时候才回应他人,这难免会让别人觉得他们有点内敛,我们俗称潜水。需要澄清的是,这四种人存在于各种社交平台,或者说每种不同的平台上,基本上都会有这四种人。比如在微博上有很喜欢发私信聊天,或者在微博下面一直霸屏聊天这样的短信行的人,有定时刷一下消息,只回复必要微博或者私信的邮件型的人,有特别喜欢自己发微博,还一定会写感受照片,还要九宫格的。社交型的人!也有一直看,但从来不评论不点赞,但其实什么都知道的旁观型的人。另外当我们处于不同的环境和状态下,我们的聊天习惯也会发生改变。如果我们需要做一些类似客服的实时性答疑行的工作,或者团队配合的紧密程度比较高的话,我们一定会让自己变成短信行的人。比如有一些公司,哪怕是邮件也是要求随看随会提高时效性的。但如果我们需要大块的时间去处理相对完整的事情,我们会变成邮件型的人。比如很多的父母在下班回家之后会放下手机,专门留出陪孩子的时间,有事等孩子睡觉了在处理。有时候我们也会调整成为几种类型相混合的沟通状态。比如一个社交型的人加上了短信型的状态,它会做什么呢?他会把他觉得重要的想要展示给别人看的东西群发一遍,有时候群发一遍还不够发两遍。
拿一个邮件型的人加上了社交型的状态,它会做什么呢?它会定时发朋友圈或者说说打卡,还可能会在上面每天技术的。为什么在聊天之前需要辨认对方聊天习惯的类型呢,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和对方沟通的最舒服的方式,并且对对方的回应作出合理的预期。很多人喜欢用自己惯用的方式跟所有的人沟通,尤其是短信型的人,他们一旦习惯于这种时刻回复的状态,就很容易抱怨别人,不回他的消息。事实上配合对方的聊天习惯,不是需要回应的人配合,是需要沟通发起方来配合回应方的。比如我找你聊事,那我需要配合你的习惯,但你找我聊是就需要你配合我的习惯。如果我是一个短信行的人,你需要配合我,那你发了第一句话后得等我一下。我们系统的一次性把话说完,结束对话。如果我是一个邮件型的人,你再给我打了招呼之后,需要跟我说明我最晚需要什么时候回复你?如果过了半天还没有回复,需要再补发一次,防止我没看到。如果我是一个社交型的人,你可以在朋友圈或者说说评论中提醒我,有事要说,让我找你私聊。那旁观型的人是不是就很难沟通了呢,其实不是的,他们只是不喜欢说废话,觉得没有具体内容的聊天是个负担,所以直接跟他们说重要的事情就好,会回的。回顾一下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聊天习惯,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短信型、邮件型、社交型、旁观型。
关于如何衡量什么事情可以在社交网络上处理和如何分辨不同聊天习惯的人,我们知道了。那么再具体聊的过程当中,我们会比较容易遇到哪些坑呢?我们下次聊。
02如何在网上好好聊天(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