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参加了“2018年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年会”。在返回东营的路上,顺便去淄博参加了苏家盛老师的经验座谈会。又见到了一些前辈和老朋友。
在座谈会上,我代表东营的讲师(其实只有我自己),汇报了自己在带班和学习方面的所得,提出了自己的些许疑惑:班内男学员少(第一期一个半,第二期没有);学员学程结束后,实践应用有难度;学后效果无法追踪或评价等等。
与会专家给予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郝老师建议开课前先讲公益大课,主题侧重于“爸爸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或干脆开爸爸专场报告会;宋老师建议在学习过程中加入《学员手册》的同步练习;王老师建议定期举行座谈会,请往届毕业生参加,谈收获……还有许多可操作性的好注意。
所以,我回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修改下一期的方案和课件,又结合这些把工作室的计划做了调整。确定了沙龙的主题和方案。
第四讲倾听法。我在课前先复习了前几节课中讲到的重要知识点。发现大部分学员掌握得不错。然后用“哼哈二将”的游戏开启了倾听法的体验活动。用“吃雪糕”案例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倾听的无效,并引入积极倾听的有效沟通模式。在案例练习的时候,不少学员在共情之后就无法进行下去。我用现场演练修正的方法,引导他们思考之前学过的几大理论,探讨了几条积极倾听的思路。
这一讲的作业和往次不同,我不再让他们写感悟,而是记录两次运用倾听法处理事件的过程。
苏老师说的对,我们的“三五家教法”最大的亮点就是实用性,如果让学员听了之后不反思,不练习,不对比,那么就会造成报告会那种“听的时候怦然心动,回到家里一动不动”的无效结果。所以练习和反思是行动的第一步。
当然,学员在运用新的沟通方法的同时,也会有一个漫长的过渡期——摒弃传统沟通模式,不会和孩子说话了或者说话之前有一个复杂的备课程序。一个过程可能会造成焦虑,也许还会继续之前的旧模式。但有一点必须相信:他们已经能够分辨清楚错与对。说对的,只是时间问题。
写在团训后~第三期第四讲2018年4月2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