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物:1小时读懂天文

知物:1小时读懂天文

作者: 时寸光 | 来源:发表于2020-10-18 17:53 被阅读0次

想购买一台天文望远镜由来已久,曾花一下午的时候逛过某宝,没敢下手。亲们有懂这个的,可以推荐个链接哈。我在小城市,没有遇见过卖望远镜的实体店,在网上试手了一个小款的,回来发现看得的画面特别不清晰,后来就没敢去购买大款的望远镜了,因为网店没有体验到效果,价格还蛮贵的。

天文于我,真的是个未知数,我完全不懂,却又特别好奇。一个连飞机都没有坐过的人,对于“天有多高,地有多远”只存于幻想之中,但是这种想,却也可以走很远,因为我爱读书。

到手的这本《1小时读懂天文》,很精致很有趣啊,我不觉得1小时会够,我会花两三天的时间反复读几遍。先来上一个热搜吧,什么是银河系。说它是热搜,因为我真的搜过很多次这个词。如果个人之于世界何其渺小,那么地球之于银河系,也是同样的渺小。“地球和太阳系中的其它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行”,地球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颗小小行星,而太阳是一颗小恒星。放在银河系中,太阳也是极其普通的。因为银河系是这样的:太阳和其他数千亿颗恒星一起排列成松散的旋涡状,围绕着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运行。

天文学家将这个由恒星、行星等天体组成的旋涡状集合体称为银河系。

我心里有一个破碎的声音啊,就算我购买了最好、最贵的望远镜,我也是看不到银河系的。我看到的,只是井底之蛙的一片天。

现在,我们换个热搜词,宇宙。

孤单的人说,我穷尽整个宇宙,想寻找另一个自己,一个最懂我的人。

好吧,宇宙大爆炸过,这个发现让天文学家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发现这个理论的时间是1965年,得奖的时间是1978年。而现在,人们在讨论“宇宙的终结”这个看似有点沉重的话题。其实我一点也不沉重,2012都不曾让我分心,那么什么时候是宇宙的终结论,我真的有点莫不关心。因为太远太远太远了哈。

什么是宇宙呢?宇宙: 泛指物质和时空。 好吧,哲学观的东西,充满着想象空间,大家去想象吧。但是《1小时读懂天文》中,还提到一个命题,叫作“其它宇宙”。原来,银河系中可不止一个宇宙啊。

我在这里大胆预测一下,不远的将来,我们都可能会做上火箭,来一趟外太空的旅行。若我不曾坐过飞机,直接坐上火箭,这个想法是不是有点创意呢?苦笑。

世界真的很大,读读知物系列的书,比如这本《1小时读懂天文》,每天可以脑洞十几分钟,挺好的。我是一个读书开脑洞的人,大家有什么好书奇书,都可以推荐给我哈。我期待余生变成一座图书馆。             

相关文章

  • 知物:1小时读懂天文

    想购买一台天文望远镜由来已久,曾花一下午的时候逛过某宝,没敢下手。亲们有懂这个的,可以推荐个链接哈。我在小城市,没...

  • 知秋离殇

    心生万物,知秋离殇 “我”要去哪里 “我”来自哪里 大自然告诉“我”答案 读懂自己 读懂万物 万物在“我”心里 “...

  • 多包容 留余地 常温暖 多善待 让这些美好成为生活的习以为常

    知足、知止、知放、自在、自知、不执、不滞、不染、无我。 内定外随,自然宁静,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慢慢读懂生活,就...

  • 无字书

    天空,大地没有写字读懂了 山川,河流没有写字读懂了 风火雷电没有写字读懂了 自然万物没有写字读懂了 身体和人心没有...

  • 传统文化中的“敬天”特色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中华传统精神首先在于“法天文”,那么在传统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要“法天文...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_^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是由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向东南倾斜,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 ^_^云南...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要赞美一个人学识渊博,可以称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于很多文科生来说,学习“地理”知识的心...

  •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从山西老陈醋的制法, 到风筝的最初起源; 从福建霞浦的海上渔民生活, 到草原人民的待客之道; 从江南贡院的历史演变...

  • 云彩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天文是有意思的事情。 天文主要是解决颈椎问题,天天抬头对颈椎很好。 云彩本质是水蒸气,水蒸气越多...

  • 大语文

    语文很大 大到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大到历史悠久 和地大物博 仿佛你知道的越多 就显得越是有备而来 从诗经和楚辞中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物:1小时读懂天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mc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