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四两拨千斤”
001 环境暗示
在荷兰一家购物中心外有一条小巷子,前来购物的顾客常常把自行车停在里面。
测试者趁车主们购物时,把广告单页套在自行车的把手上,巷子里没有垃圾桶,结果33%的车主购物出来时把广告纸扔在了地上;
然后,测试者们又如法炮制,只不过这次把小巷的墙上喷了涂鸦,结果车主把广告纸扔到地上的比率达到了69%。
看似毫不起眼的改变,结果却可能有天壤之别。
千方百计去改变人们的想法,不如试着改变他们所处的环境。
002 目标设定
一家健身俱乐部里,把愿意参加为期10周的减肥项目的成员分成了两组。
目标是“本周减掉2斤”的成员,在“单一数字组”;
目标是“本周减掉1-3斤”的成员,在“浮动范围组”。
两个组每天的训练内容都是一样的。
第10周结束,浮动范围组平均每人减掉了2.4斤,单一数字组平均每人减掉了2斤。差别不大。
但是,在“是否愿意继续参加减肥”的问题上,单一数字组中只有50%的人愿意,而浮动范围组中有将近80%的人都注册了后续课程。
设定目标除了具有挑战性,还要有实现的可能。如此,才会干劲儿十足。
003 出乎意料
圣约翰教堂,斯蒂尔牧师正在进行募捐。
让教众们目瞪口呆的是,他竟然让每人从盘里拿走一张10英镑的钞票。
“斯蒂尔牧师是疯了吗?为教堂募捐竟然还给我们钱!”教众们疑惑纷纷。
“发钱”环节结束时,教堂大概发放了550英镑,斯蒂尔牧师解开了大家的疑惑:
“大家可以用这10英镑去做各种投资,我只希望你们将来能把收益回馈给教堂。”
结果,6个月后,斯蒂尔牧师的投资为教堂换来了1万英镑。
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先给予,往往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
妙用“四两拨千斤”,小改变也会带来大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