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读日本著名世界级作家相继自杀文章小感
芥川龙之介的未知恐慌,太宰治的阴郁悲观,三岛由纪夫的固执极端,川端康成的悄然结束,创作故事的文学大师们才是真正的思想家!总是太过于清醒,而不能自我善终!
一部充满哥特恐怖气氛的《罗生门》,一部半自传极具作者代入感的《人间失格》,一部细腻唯美又满是叛逆精神的《金阁寺》,一部用散文诗般的故事揭露现代道德困惑的《雪国》,成了他们留给世界的最好的作品和文字。
现代发展带来的焦虑和灵魂失所,最终堆砌起了思想者的坟墓!
2、关于韩国“N号房”小感
弱冠之年,本当意气风发,向阳而生!哪知才子颓变为禽兽,大展商业头脑,深挖恶之本性,以己之源,引流26万观者的“杀戮式狂欢”和“沉浸式冷漠”!赤裸裸地展现着人性的恶之极限!
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被动泄露过度频繁!没有秘密可言的我们,作为成年人,面临各种网络欺诈尚且难辨真假,如履薄冰,何况不具备鉴别能力,极易受到网络诱惑的孩子!相对于坏人的手段,孩子的安全教育和法律教育显得过度缺乏!我们要如何保障孩子健康平安的长大???
3、关于读书与写作所感——
所谓写作就是搜肠刮肚地压榨自己的脑袋,确切来说,是压榨自己脑袋里或实或虚的内存量,再具体点,就是压榨你的精力,记忆,学识和思想,并输出为艺术的美感和理性的深邃……
读得越多,越难对自己写的东西满意,总怕流于肤浅和造作的痕迹,总是感觉有一种不确定的无知的声音在敲击着大脑……
如果说读书加剧了不自信和自我怀疑,那它真是一种痛苦的快乐……
也许,只是读得太少而已吧……
4、夜梦大学特喜爱的舍友潇潇小孩来,欣喜,小记——
故人入梦来,孑然一身孤
十年一瞬间,牵念奔吾处
容貌依稀旧,谦谦和蔼亲
仲子初成行,为母释此身
及家见父兄,由来喜此孩
持壶把酒欢,昏昏醉我怀
尚且恍惚间,出门无所踪
……
5、关于2020冬天第一场雪交通堵塞所感
下个雪,交通有多瘫痪!
十年前,西安公交挤死人,十年后地铁还是如此!何时何地,西安永远这么多人,我永远觉得它太浮躁!
刚才生生被人潮拥进地铁里!没有扶手的地方,也不需要了,反正人靠着人!就像在盘子里养蒜一样,一颗挨着一颗,每一颗都能直立,并自己扎根,长成一片蓬勃的绿色生命!我们也一样,互相倚靠着,主动或者被动,以双脚支撑着生活的一切附赠……
我又想到了钱钟书在《围城》里关于挤公交的那个比喻:这车厢仿佛沙丁鱼罐,里面的人紧紧的挤得身体都扁了。可是沙丁鱼的骨头,深藏在自己身里,这些乘客的肘骨膝骨都向旁人 的身体里硬嵌。罐装的沙丁鱼条条挺直,这些乘客都蜷曲波折,腰跟腿弯成几何学上有名目的角度……
6、关于交通路口堵塞而思的“囚徒困境”
没有交通灯,没有交警,便没有了可供参照的规则,如此,自我便是规则!谁都认为自己没有违反规则,所以自然能够顺利通过,结果必然,谁都过不去!这个十字路口必然沦为所有车辆竞咬相追的游戏场!
规则从来没有内化为自我行为的一部分,一直只是外部的参照而已!
一旦没有参照,被束缚惯了的人类便无所适从,也许人类从来就没有被真正束缚过,被动的接受从来不是真实的心意。
不存在规则参照的情况下,只要有一个方向上的人们选择合作就能所有人皆大欢喜,但如果所有方向上的人们都选择背叛就势必一起拥堵。但这种合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正因为你无法保证同一方向上的人们会选择相互合作,才会让僵局一直持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