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快消行业发展至今已相对成熟,所以一般企业内部的业务系统全面且复杂。采购、仓储管理、产品生产成本管理、库存及临期数据管理、销售与预测、支撑数据等环节都有对应的支撑系统,这些系统往往相互独立又各有用处。
小数今天将与大家讨论的是库存及临期产品的数据分析问题。
何为异常库存?
在快消品行业中,异常库存包括积压、脱销以及临期产品等问题。
所谓临期产品,是指即将到达产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产品。如超市的“临期食品专柜”销售的即是临期产品。
为什么会出现临期产品?
临期产品出现的原因有多种,产品、库存、定价、促销、管理、渠道等都是影响因素,这里具体说明四个主要问题:
产品本身问题
比较明显的是新产品或者知名度不高的产品,这类产品本身市场基础就比较薄弱,加之推广策略、定价、渠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滞销的可能性较大。
库存管理问题
不同产品的销售淡旺季不同、区域销量不同等,都是库存管理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管理不善,就极有可能造成产品积压,产生大量临期产品。库存/销售结构搭配是否合理以往需要数据人员费时费力制作的报告,通过DH平台,可以方便的查看。
终端管理问题
终端管理方面,比如货架位置、产品摆放方式、销售人员服务态度等也是影响产品销量的重要原因。
销售预测问题
销售预测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每家消费品企业都会想尽办法提高预测的精准度。
预测分为定性预测(专家意见法、德尔菲法、市场调查法、业务人员预估法)及定量预测(时间序列法、一元/多元回归分析法等)两大类及多种预测方法。
在不同的企业内,通常会使用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销售预测。那么销售预测是否准确,会直接反映在库存上面。通过对库存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对销售预测进行支撑。
临期产品的处理策略?
临期产品的处理一直是快消行业关注的问题,通常管理者会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换货给供应商,另一种是采用降价或者捆绑销售等促销策略,而无论什么手段,都会与库存数量、平均进货单价等数据息息相关。
而如果选用降价或捆绑销售等促销战略,则又需要综合临期产品库存量、临期产品处于保质期的哪个阶段、以往销量等数据,来决定具体促销方法。
比如:距离保质期一个月的产品按8折处理,两个星期的按6折、一星期的按4折等。
如何利用DataHunter优化临期产品处理?
临期余货快速查看,保质期分阶段监控
商品过了生产日期一半时间以后就要引起关注了,到了3/5的时间段一定要开始促销了,到了4/5则要大力度促销了,这样分阶段处理滞销品,能够尽可能高价值地回收商品价值,避免毛利的过度损失。
举个栗子,在DataHunter平台将某快消企业经营数据中的产品期限和库存余货;将到期日和库存余货;产品名称和库存余货作为维度和度量,迅速生成三个图表,用以监控不同产品的保质期及存货量。
库存分析,判断销售预测准确性
将存货及入库数量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某个时间段库存积压的原因。
此外还可以查看临期产品序列及单价等信息,统筹判断,做出促销决策。下图是根据示例数据生成的一个看板:
用户可以在此看板的基础上进行联动过滤和数据下钻,探索数据并发现问题。
精准筛选,灵活查看库存数据
如果已有的维度不能满足你对数据查看的需求,您可以点击看板右上方,进入筛选器。在这里用户可以选择单选框、复选框和日期三种筛选器类型并进行相关配置,数据筛选方式更加灵活和多样。
举个栗子,若想查看10月份到期产品的情况,则选择筛选器类型:日期,进行如下图配置:
点击保存后,则可得到处理结果。
小结
充分利用数据及数据分析工具,加强对产品信息的管理,合理规划仓库,形成机制,让临期产品处理常态化,可降低临期产品对毛利的损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