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摄影

作者: 清风芙华 | 来源:发表于2022-04-09 09:58 被阅读0次

    导读:

    《论摄影》跳出了就拍照论拍照的局限,以摄影为媒介,深入探讨了人眼所见和图像呈现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关于社会、道德、审美的讨论。包括摄影是不是艺术,摄影与绘画的相互影响,摄影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摄影的捕食性和侵略性。读完《论摄影》,拍照的朋友能对「拍照这件事」有更为透彻的理解,不拍照的朋友也能对影像构成的世界有更深入的认知,从而引发一系列关于现代社会和文化的思考。

    关键词:

    艺术、摄影、图像、记录

    内容亮点:

    1.摄影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是什么?

    2.当我们在拍照时,我们在拍什么?

    3.站在大众视角,如何看待摄影这件事?

    前言: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书籍分享时光!

          我要为大家介绍的书是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这本书被誉为「摄影界圣经」。无论你是专业摄影师、摄影爱好者,还是更广泛意义上的文学艺术爱好者,这本书都会被列入摄影必读书目。甚至只是作为现代文化通识阅读,这本书也会被大多数书单所推荐。

          《论摄影》这本诞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著作,为什么会备受推崇,经久不衰呢?我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跳出了就拍照论拍照的局限,以摄影为媒介,深入探讨了人眼所见和图像呈现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关于社会、道德、审美的讨论。读完《论摄影》,拍照的朋友能对「拍照这件事」有更为透彻的理解,不拍照的朋友也能对影像构成的世界有更深入的认知,从而引发一系列关于现代社会和文化的思考。

          我们生活在一个像素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照片产生。在朋友圈、微博中,大量以照片为媒介所展示的信息被生产、被复制、被传播。乐于思考的朋友们,一定会不时闪过许多疑问:TA 的生活真像朋友圈发的照片里那么美好吗?为什么一些照片明明看起来很丑,但就是能打动人?为什么一些人拍的风景人文照很容易让人审美疲劳?为什么我们明知道景点宣传照在骗人,还愿意因为一张照片而奔向某个旅行目的地?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拍照技巧的文章,还是没法拍出让自己满意的照片?若就拍照论拍照,这些问题是得不到答案的。实际上,作为社会人,我们都被一种弥漫在人群中的「观看的语法」束缚着,浑然不知。要揭开上面问题的答案,应该从社会、道德和传播学层面来解读。

          苏珊·桑塔格看问题的角度不拘一格,她以现实和图像的关系来解读拍照这件事,从引导大众趣味的角度来剖析摄影师的工作,用社会传播的语境来看待审美风尚的产生和流行。《论摄影》这本书让人拍案叫绝的地方,不在于得出了什么惊人和实用的结论,而在于其精妙而犀利的论述。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会不断被作者的金句折服,许多读者表示:忍不住停下来摘抄分享给别人。

          《论摄影》于 1977 年出版时在美国引起轰动,并获得了当年的全国图书批评界奖。作者苏珊·桑塔格是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被称为「美国公众的良心」。

    介绍完了这本书和作者的基本情况,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作者最开始写了一篇文章来论述摄影的美学和道德问题,后来随着思考的深入,一篇接一篇地写,简直停不下来,六篇文章诞生,此书成册。阅读这六篇文章,作为普通读者、摄影爱好大众的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呢?我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摄影和现实世界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

          第二,当我们拍照时,我们在拍什么?

          第三,站在大众视角,如何看待摄影这件事?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摄影和现实世界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这是几乎贯穿整本书的问题。许多朋友可能会觉得,拍照不就是为了得到一张漂亮的照片吗?思考「摄影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是不是有点想多了?并不是。

          读这本书,不难看出作者更倾向于认为摄影是一种「选择性的再表达」,而人们更倾向摄影是一种「客观景象」;作者更倾向于认为摄影是在意识形态控制下的东西,而人们更倾向于看到的照片就是事实。读第一篇《在柏拉图的洞穴里》,我们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各种观点——「收集照片就是收集世界。」「拍摄就是占有被拍摄的东西。」「照片提供证据。」「相机的使用具有侵略性。」「摄影,是一种娱乐方式,一种社会仪式,一种防御焦虑的方法,一种权利工具。」「照片篡改世界。」「照片具有煽动性。」「摄影基本上是一种不干预行为。」等等。

          不难发现,朋友圈里几乎每个人都被这种「选择性再表现」的拍照准则左右着:我们选择自己最显瘦的角度自拍,我们裁掉让环境显得不高级的部分,我们选择在米其林餐厅而不是路边店秀出食物。如果说这些生活中的拍照「小伎俩」还能说略显生活情趣和可爱的话,那么有些摄影就值得深思了。

          书中第三篇《忧伤的物件》中提到了一件事:1935 年,美国农场安全管理局指派摄影师斯特赖克主持一项「关注低收入群体」的集体摄影计划。斯特赖克在 1942 年曾经对执行拍照任务的下属表明,他们的档案中有太多老人的照片,应该有更多男女老少各年龄段的照片,并且他们要看起来精神振作点,在忙着干活儿,还需要更多表情满足的老夫妻的照片……我们今天看起来会觉得这个摄影计划很假,然而我们要明白一个事实:我们看到的照片是选择性拍摄、选择性编辑、选择性发布的。并且,有太多的「纪实」摄影师会刻意地捕捉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场面,让我们更加觉得照片展示的是现实。这种「欺骗性」更隐形,让人们对「眼见为实」笃信不疑。

          照片给人以「眼见为实」的错觉,让照片更具有「欺骗」的成分。在第六篇《影像世界》中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照片直接带我们进入的,并非现实,而是影像。」这又一次呼应了第一篇提出的关于柏拉图洞穴的比喻,指出照片是经过选择、裁切和设计过的。并且,作者还进一步论述:即使是功能性的拍摄类目、汇集图像档案摄影,照片也是重新被排列和定义的,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总是摄影师和图片编辑想让我们看到的。

          可能会有读者有疑问,作为公共知识分子,桑塔格将摄影问题提升到社会学、政治、道德等领域来思考,甚至透露出一些过分担忧的情绪,这对于我们普通摄影爱好者有何意义?我说个普遍现象作为例子:许多摄影爱好者都津津乐道「决定性瞬间」,并纷纷效仿之,去捕捉街头的巧合场景、街头发生事情的情绪爆点,或者通过视错觉制造照片的看点。并且,由于这些场景并不是「摆拍」而是「真实的捕捉」,通常会给人一种暗示——你看这里确实有趣!有经验的拍摄者会很清楚现实状况和摄影成片之间的存在差距,通过 P 图也好,通过拍摄现场的角度选取和耐心等待也好,大家都很乐于寻找和现实有差距的「软造假」。久而久之,能否拍到这种奇特瞬间成了是否占据摄影鄙视链顶端的重要标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你看他真会选角度!」「你看他真会抓拍!」拍摄者制造「决定性瞬间」,观看者欣赏「决定性瞬间」,大家有了和谐自洽的观看的兴致,同时也构成了现在摄影圈的互相评判标准。因此作者说:「相机会说谎的消息使拍照更受欢迎。」为什么我们明知道景点宣传照是我们不太可能亲眼看到的理想景象,还那么愿意奔向某个旅行目的地?因为我们消费的就是这样一个不切实际的幻象,并且我们还乐于在那里制造类似的幻象,供他人欣赏。后继者复后继者,乐此不疲。所以每到十一黄金周,尽管许多朋友都知道大家「人在囧途」,但我们的朋友圈还是那么美丽而热闹。

          带着「摄影和现实世界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读《论摄影》,真是可以引申出无穷的思考。和现实联系起来,这种思考也更加有意思。回到本书最开始关于柏拉图洞穴的论述:人一生下来就在洞穴里,我们看到的世界仅仅是自己投射在洞壁上的影像而已,我们却以为那就是真实的世界。类比柏拉图洞穴,桑格塔在提醒我们,面对真实(也就是客观世界)和投射(也就是摄影和影像),从古希腊到现代,我们从没有变过,更别说作者所在的 40 年前。

    《论摄影》向我们展示了三个关于摄影和真实世界的关系:一是,摄影在侵占世界、粉饰现实;二是,摄影粉饰现实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容易被察觉;三是,摄影粉饰现实这一过程甚至逐渐形成了人们喜欢摄影的理由之一。正如书中所说:「照片包装着世界,世界也需要这种包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摄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qp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