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岱庙文化大观

岱庙文化大观

作者: 安贞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20-03-20 17:56 被阅读0次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孔子倚门而唱,泰山崩兮,梁木摧兮。

庄子也倚门而叹: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圣人为什么要倚门而立,其实他倚的不是家里的门,而是大殿里的门,或是庙门。你看这个观卦的观,两重门,从配天门穿过去,才能到仁安门,而不是那个纯艮相叠的艮,艮为山为门阙,观为大艮。两重门支撑着一个屋顶,不就是庙吗?庙堂,大殿嘛!

易经制器尚象有十三卦,其中有一卦大壮卦。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大壮卦: 上栋下宇,以待风雨,这是建筑的开端;

从观象的角度来看,我倒没看出来大壮有屋宇的象,反而观卦很直观形象。

岱庙文化大观

观,道观的观,寺庙。这样我们知道出家人居住的为什么叫观。

我再说一下观,艮和剥。连山首艮,剥上为庐。艮先天居乾,西北。乾为寒,高处不胜寒。中国最高的山峰在西北,一阳独上,离天最近,反而冰雪不化。

回头继续说观,观天之道。圣人以神道设教。神圣互通,神人以儒道教化。

上爻为宗庙,九五为圣人。

【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水和火同为文明的起源。

观,上九阳变阴,水地比,洪水滔天,人们被迫上山居住。巽在上,巽为申命。巽,德之制也,巽称而隐,巽以行权。上为宗庙为祭祀,大象为艮为山。到山上祭祀。又称做登封。泰山,虽不高,却为文化高峰。有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之说。

【大过,大坎。中孚,大离。观,大艮】

观和剥为大艮,艮为门闕。高大威武,气势恢宏。

古代建筑,尤其宫殿,一般为土木结构,上部巽木,下为坤土,中间互艮为砖石,暗合观卦之象。然而,大壮与观正好互为错卦,建筑气势蔚为壮观!这里应该解释的是,大壮之象,乾天为圆,震雷为木。人类早期(或是史前文明)房子为圆形,顶部覆盖草木。

庙,寺,大理寺之间的演化过程,以后再论。

下面我就跟大家说说与泰山齐名的岱庙。

岱庙,中国三大宫廷建筑之一,同时岱庙也是泰安历史中轴线的中心所在。此轴线以岱庙天贶殿为中心,向北通泰山直达南天门玉皇顶。往南连接大汶河,与大汶口文化遥相呼应。

【子午为中,形方为正,中正以观天下。】

中轴线,又称子午线,即是一座历史名城的发展命脉。进岱庙,须走遥参门,也就是"要拜泰山神,先拜遥参门"。遥参门,也叫遥参亭或草参亭。

亭长的虚名就源于此门。

门前有一方水池,因池内有两个石雕龙头而得名双龙池。

穿过遥参亭往北就是岱庙正阳门。进入正阳门,中间有神道直通配天门,仁安门等主要建筑,到达岱庙中心位置宋天贶殿。

整个庙内古柏参天,方甓铺地。神道两侧陈列历代碑刻碣石。 头进院大殿为配天门,寓意以德配天。配天门东西两侧各有院落,东院为汉柏院,相传为武帝封禅泰山时,始建岱庙,亲手植柏,至今已有千年。汉柏院北面有几间建筑是东御座,是皇帝登封泰山时临时休憩之所,故岱庙亦有泰山行宫之美誉。配天门西侧唐槐院,据说院内有唐人所植一槐而得名。院内有杨辛教授所题"古槐荫山"碣石。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圣人就是尧舜,皇帝有了功绩就和圣人相比,所以皇帝也是圣人。

岱庙最初是道教场所,也就是很小的道观,创建于秦汉。至唐时已殿阁辉煌。

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

宋辽澶渊之盟后,由于燕云十六州没有收复,真宗皇帝想给自己找回点面子,就想去封禅泰山,不过封禅可不是说来就来的,必须有条件,太史公曾经说过三个条件,符合其中一条就可以封禅。

第一是统一天下,四海臣服。第二是国泰民安,万国来朝。第三是天降祥瑞,图谶吉兆。于是真宗皇帝就与宰相王钦若等人上演了一出"圣人以神道设教"的把戏。公元1008年正月的一天,有人向真宗禀报,在皇宫承天门发现一封天书,真宗大悦,下诏改年号为大中祥符,并在同年十月举行了泰山封禅之礼。后又下命在岱庙大兴土木,构筑宫室,根据当时的皇宫建筑规模,只比皇宫矮了三块砖。这就是天贶殿。据说天贶殿采用的是宫殿最高形制庑殿顶。檐下八根大红明柱。

岱庙文化大观

观卦底下八个短横,象征殿内八根梁柱,上面九五为泰山神,上九为屋顶。

天贶,天赐图书之意。然后加封东岳大帝为泰山神,以真宗封禅泰山时的情景为题材,命画师在大殿墙壁上绘制了举世闻名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绕过大殿,往后走就到了后花园,西侧是素景园,里面存放着盆景花木,假山鱼池,铜亭铁塔。

出了素景园,就到了岱庙后门,也就是厚载门,厚德载物之意。

岱庙文化大观

岱庙俗称东岳庙,每年三月十八在此举行东岳庙会。

整个岱庙建筑形式为整体正方形,四角按八卦方位排布有乾楼在西北,坤楼在西南,艮楼在东北,巽楼在东南。观卦,底下四个阴爻,象征四角,拱卫着神殿。

岱庙文化大观

【中正以观天下】

岱庙,又称泰安市博物馆。众多文物典籍,碑林石刻,陈列其中。相传两位文豪王安石,苏东坡也来到了岱庙,拜完了泰山神。欣赏一番庙中景色,无意中发现一块石碑向东微倾,引起了二人的兴趣,随行人员也都议论纷纷,有的说是历经数百年后,下面的乌龟吃不住劲了;也有的说乌龟欲往东海,以此示人,众说不一。这时,王安石兴致勃勃地问苏东坡:“苏老兄,睹此碑有何感想,是否也赋诗一首呢?”

苏东坡想起当了当年被“贬”黄州,他便想借此捉弄一个王安石,就若有所思地说道:“恨当年安石不正”说完示意王安石续接。

王安石才思过人,一听“安石不正”,早就知道这家伙在算计自己,便了若无其事地吟道:“到如今仍向东坡。”结果王安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引得众人大笑一场。苏东坡也不得不叹服。

下面请欣赏岱庙两副楹联,

天贶殿

吴云

帝出乎震,人生于寅。

吴云,字少甫,号平斋,清代书画家。

岱庙坊联

施天裔

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灈灵镇东方。

施天裔,字泰瞻,号松岩,泰安人,康熙间任山东布政使。

相关文章

  • 岱庙文化大观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孔子倚门而唱,泰山崩兮,梁木摧兮。 庄子也倚门而叹: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圣人...

  • 老城墙边的风景

    泰山脚下的岱庙,西墙边。 岱庙南门旁的月季 岱庙南门 西墙 西墙边的某小店的店主养的旱莲 双龙池西侧,老槐树 岱庙...

  • 岱庙

    夕阳照岱庙,白云绕泰山。 拜殿忆秦皇,登临寻神仙, 龟未驮碑去,柏老树弥坚, 焚香忘归路,古今飘如烟。

  • 岱庙

    古色的城墙 让人想起千年的战场 威武的红门 让人的内心不再张扬 铁塔般的雕像 止不住游人羡慕的目光 沉浸在这文化里...

  • 岱庙

    这是一个雄伟的大门 里面的院落错综复杂 大院套着小院 小院连着大院 古代的皇帝常常光顾这里 气宇轩昂的屋里满是历史...

  • 文化书法与中国形象

    “文化书法”的提出其来有自。十多年前在主编《中国书法文化大观》 [注释:金开诚、王岳川主编《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

  • 2018-09-28

    秋天的岱庙

  • 恩施年俗文化大观

    生活在鄂西南恩施地区的土家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节俗文化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

  • 山东自驾游感

    9月14日上午,又是在战友们的安排下游览了岱庙,还在岱庙里小歇饮茶。岱庙我也来过,也是陪同夫人参观游览。本想游完岱...

  • 心中的岱庙

    心中的岱庙 (一) 岱庙始建于汉代,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我的第一次和岱庙的邂逅那是在上个世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岱庙文化大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qs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