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区块链大学区块链研究
key之隐忧——知乎之鉴

key之隐忧——知乎之鉴

作者: 真第二个区块 | 来源:发表于2019-03-21 10:39 被阅读6次

    简介:所谓隐忧,就是目前没有症状,但未来可能会踩的坑。在认知实践中,每个人都是盲人摸象。作为币乎用户兼投资者,最怕的就是陷入细微正反馈,导致看不见潜在的危险。也就是沉迷看多无法自拔。昨天文章写过key的通胀问题。这几天我将会试着从另外几个角度探索看空币乎的逻辑。这既是思想实验,又是摆脱看多舒适区。

    直奔主题。同为内容平台,知乎和币乎肯定有不少共性。今天聊两个点,都是知乎的不足:1品味下降,内容庸俗化。2没有找到盈利模式。

    先说品味下降,内容庸俗化。

    拿起这个话题不得不先猜测:知乎认为他们的平台是什么?哪些人是他们的硬核用户?

    或许目前知乎主力用户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者。也不是早先初创时期的答题者。而是诉说者。

    百度搜索框输入“知乎大v”会自动弹出“知乎大v出走”。点击几个看一眼真是让人唏嘘。时间有先后,故事有不同。相同的是对知乎的不满。怎么判断这不是对手的恶意攻击呢?我看第一页的每一个新闻都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覆盖腾讯、搜狐、新浪等主流平台。应该假不了。

    最有影响力的负面消息是今日头条当年年薪十万批量挖走知乎大v吧。集体出走,而且价格如此之低让人震惊。

    意见精英和意见领袖的差别是精英在用价值引导读者。而追求价值的读者会跟着意见精英迁徙。意见精英的离开是导致知乎庸俗化的核心原因之一。

    核心原因之二,恐怕是急功近利的流量导入。

    知乎起初是一个邀请注册制的问答平台。小范围实验,和币乎内测逻辑很像。

    不同点在于有人提问然后邀请专业人士回答。当知乎用户在百万级别时,因为前期用户的影响,因为网络社区的明确自我定位,这种你问我答的模式是有效的。

    这个阶段知乎的内容虽然不多,但氛围让人觉得很舒适。话题噪音很少。

    随着上亿用户进入知乎。品味不重要了。知乎开始变成了一个流浪生意。流量生意逻辑下人多既是正义。可需要答案的人,永远是小众。吐槽解压类内容开始疯狂成长。键盘侠指数级增多。内容庸俗化成了必然。

    庸俗化成为一个大规模现象之后。多少会产生对潜在意见精英的排挤效应。在叠加不时有大v离开。可以说知乎已经是个和三年前完全不同的平台。

    把话题引回币乎。想到最近币乎的拉新。目前来看效果是不错的。有作者推算币乎的日活已经远超火币。(无法证实)我担心的点就在于下一轮流量高峰出现的时候,由于key激励作用,大量各色人等涌入,币乎是否能保持出自己的品味?是币事不绝用币乎,还是牛鬼蛇神都来了。外在势能达到一定程度,币乎项目组驾驭的住吗?

    有时候,引向战略大泥潭的,其实是一个个战术上的成功。知乎前车为鉴。

    没有找到盈利模式的问题。

    同样受到挑战的还有商业模式的探索。想用问答赚钱,太难。于是知乎开通了live、公开课、电子书等一系列收费业务。目前来看,全都失败了。

    我的判断:文不对题。

    知乎大v(意见领袖)出走已经决定了付费换取优质见解模式不成立了。而话题庸俗化又意为着平台主流用户是不愿意为知识付费的。

    币乎在上升期理论上可以不盈利,因为有key,社区本身就存在内生价值。

    稳定期呢?预计下一轮牛市币乎的所有潜在用户就因该都来了吧。毕竟读写不是什么人人都喜欢参与的事。稳定期怎么控制通胀,让少量进入的新人在key产量减少的情况下维持写作动力?

    盈利回购是正解。长期来看,key是需要回购销毁来达成通货紧缩,完成激励的。

    最后是一点建议:重视订阅。

    订阅其实是一个让读者作者都节省注意力的做法。作者有了稳定预期,就可以不那么标题党,也更多的考虑长期价值。读者阶段性放弃选择,是为了专注内容本身。

    本人授权bh好文好报群摘编,转载以及相关转授权推文行为。

    早赞声明:为方便早赞、避免乱赞,“BH好文好报群”为点赞者、写作者牵线搭桥,实行“先审后赞、定时发表”的规则,也让作品脱颖而出、速登热门!加群微信:we01230123(天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key之隐忧——知乎之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sa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