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李伟老师碰面了,距离上次见面,可能已经过去了一年半。时间过得很快,那时候我们的督导项目还没有结束,她挺着七八个月的孕肚,来常州给我们进行最后一次面督。再后来,只知道她离开了乐群,离开了基金会,跳槽到了一家做0-3岁社区幼托的企业。
她这次来常州,是希望能够拓展常州的市场,顺便来透露了她自己成立的一家工作,可以帮街道社区安排参访行程。
她在社工领域专注了多年,现在义无反顾的跳出来,进入企业,但依旧用这个领域积累下来的人脉和社工理念,来做更多想做的事情。
我非常理解她离开社工圈的选择,一方面是有伯乐和更为合适的机会,另一方面必然是因为待遇、社会地位了。在内地的社工辛苦且待遇不高,希望通过赚钱能力来证明自己,想过更为有钱、富足的生活,这再正常不过。我选择进入gwy队伍,也是有这层考虑。
让我感觉落差的是,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人的心态。我在她身上看到的是活力、专业、努力,而我自己,一边享受着朝九晚五、事事周全的安稳,一边内心涌出小悸动。我放弃了工作5年的社区,尽管我热爱那里,进入swj,又从一张白纸开始,之前积累的人脉和资源,通通放弃了。难道我还要怪常州市场冷清吗?创业这种事,只要坚持下去,总归是有活路的。比如现在伙伴们会咨询李老师参访的事情,之前也不断会有人咨询我消杀的事。所以驻扎进某一领域深耕细作,就一定会有回应。
哎,人生少有的几个岔路口,如何选?随心而选,坚持到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