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很偶然被一位三十万粉丝的大博主回复并置顶了我的评论,来此社交媒体平台很久了,看过很多精彩的笔记,也评论过很多笔记,有实事热点新闻,有奇人怪事,也有网友断案系列,其中写的一些评论所收到的赞都是超千个以上,而这篇评论被PO主置顶并肯定回复以后,还是感觉很意外的。
那这位拥有三十万粉丝的大博主此篇笔记又写了什么内容能让我有感而发呢?作为教育和亲子博主,她的每篇文字和内容都很精炼简短,但都能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把深奥的哲理具像化到我们浅显的日常生活中来。读起来的确能够教化人心,抚慰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唤醒我们人性里沉睡已久的意识。正如我评论的,对文字的把握,最高的境界并不是精确,是模棱两可间,你所体会到的境界,和文字无法表述的画面。最高级的文字,是造境,寥寥数语修罗出的人间道场。
以下是原笔记正文内容:
暴雨时就不要互杀了,记得要为对方撑伞。
第一个不用去外婆家的端午。
也许一年三百多天都不用想起的外婆,等有一天攒够念想要去看她时,她却不在了。此刻,她的存在感比她在世时要强烈百倍。我忘了向她说谢谢,谢谢她陪伴我们这么久。
于是我带着少年去看他的外婆,重复过往时光之路。我没什么本事,在过节的“厮杀”里只抢到一条小鲈鱼,要不是卖菜老板偷偷给我留了把最好的藕带,我 都想好了要去把晨晨骗来,献给我挑剔的老母玩一玩。
这么不巧,我在路口等到的是萌萌说车子坏掉,行程取消。我走我的,他们爷俩拖着蜗牛车缓缓往家爬,我们在十字路口相遇目目相对时,尴尬大笑。
修车的去修车,弄饭的弄饭。少年在捉米虫时,将黄豆散了一地,他捡到崩溃又自强,到心碎,坚持到结局还算完美。
我说往年有一日,我和爸妈一起去看外婆。 那日刚下过大雨,一路都是深泥泞。我爸骑着嘉陵,我被爸妈夹在中间,我和妈妈手里都拎着大大小小的东西。我爸已经很小心了,但还是在一个急转弯时,翻了车,所有人所有东西都被甩到了泥泞里。是很狼狈,但全员无伤,东西也完好。但父母之间暴风雨式的咆哮已开启,便再也收不住。等到一路把车推到外婆家,彼此怒火已消,我爸默默修着车,刚骑上去想试试,车头却一个牛劲撞垮了外婆家的大门.....我记得那日月亮美极了,好像是中秋吧,他俩在月光下互推互骂互杀的剪影,如今想起,真是一出精彩大戏。
少年说,那一定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重要到不想发生一丝差错,所以才会如此失望,迁怒对方。
没错。但日子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我们在一起参与,面对意外,和不堪。相爱,在风轻云淡时说得再多,都不如在暴风雨向对方提刀时,及时收鞘,换把伞。
谷里的马丁爱读书:
第一次来,还会来,带着对这种文字的爱,简短,意赅,断句果断,感情早已飞跃文字之外,对文字的把握,最高的境界并不是精确,是模棱两可间,你所体会到的意境,和文字无法表述的画面。最高级的文字,是造境,寥寥数语修罗出的道场。
PO主通过自己儿时真实的人生阅历,反观自己成人后作为一名母亲的教育观念,深刻反思这种原生家庭里的无力感和挫败感,然而她并没有抱怨,尝试与过去的父母和解,同自己痛苦的经历和解。
从叙述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她的幽默风格,尽管在当事人眼里有多么不堪回首,而在她自身的描述中,却是云淡风轻,人生正如过眼云烟,你所不能选择的,就让它过去,你需要把控的是你的当下,你要积极面对的是你的未来,以一颗出世的心态去积极修入世的佛,精进却不计较,难得糊涂又心如明镜,一尘不染。
尝试自我救赎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抱怨,不计较。及时止损的心态比事后复盘还要重要的多。
现实和网络,在当下的人类生活中已经成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二元世界,究竟是现实更真实呢?还是网络更真实?
现实社会中,因为利益、面子和利害关系,我们总是收起真实的一面。
这就是我们世俗社会所说的智慧的一面,其实就是掩藏人性,让处世更加社会性。
然而 The world of pretend is a cage, not a cocoon.虚伪的世界是困住我们的鸟笼,而不是保护我们的蚕茧。
我们会在熟人的朋友圈掩藏锋芒,不露声色,却在陌生人的社交媒体上晒车晒房,人性脆弱到需要百分百不受一点儿的摧残。
最熟悉的陌生人和最陌生的朋友圈,是现代人充满矛盾与撕裂的二元世界。在这个二元世界里,人格的画像越来越模棱两可, 这种双重人格带来的撕裂感又会让我们陷入一种自我背叛的泥潭。
When our body betrays us, surgery is also the key to recovery.When we betray each other, the past recovery is less clear.当身体背叛我们的时候,手术可以帮我们恢复,如果我们背叛彼此,要想恢复就不那么容易。
回归到这篇笔记本身,PO主对童年原生家庭的回忆,那些刻在骨子里的痛苦印记,需要自己的再生家庭去治愈,这个网络世界里的角落,就是她的道场,一遍又一遍地刻意练习,试着去和过往妥协,去和当下和解,去和未来交接。
原生家庭的痛就如同一个带巨大吸力的黑洞。
Maybe we like the pain. Maybe we’re wired that way, because without it, I don’t know, maybe we just wouldn’t feel real. 或许我们喜欢痛苦,或许我们期待那种方式,因为如果没有痛苦,我不确定,也许我们会感觉不真实。
人们总是从最初习惯了的原生家庭世界里寻求那么一点点安慰和虚假的安全感,似乎熟悉的情境才是安全的,即便那是痛苦的。原生家庭中的痛像个黑洞,有人用一生在治愈,比如这个30万粉丝的大PO主,正如她所说:每一篇每一篇,都在偷偷练习,一直向往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