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760
一层秋雨一层凉。
国庆以来,每天天都是灰蒙蒙的,近几日更是秋雨潇潇。今日醒来,听到外面依然是雨打窗棂、雨落大地、雨击院墙的声音,雨点时大时小,发出远远近不同的清越之声。
“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连日来的秋风秋雨,象端着颜料盒的画师,把树木都染上了新的色彩,一些不知名的树木,树叶上染上了淡黄金黄深红浅红的颜色,一树连着一树,展示着秋天的味道。
不仅树木焕发了新的色彩,在秋风秋雨的催促下,人也穿上了秋装。风衣是秋天里的标配,更有畏寒者,已穿上了薄薄的棉衣,从夏到冬,仿佛呼啸而来,直接抵达。
说到人,突然想起了几位叫“秋雨”的人。
一个叫颜秋雨,是健康报社的记者,有过一面之缘。那时她到我们单位来采访医改工作,我负责接待。一聊天,才知道她也是宁乡人,她的父亲和妹妹我竟然全都认识。她父亲是市诗联协会的理事,她妹妹是女子百花诗社的社长,认识十多年了。没想到她父亲口中的大女儿秋雨就是她。颜秋雨那天来采访,穿着深色长裙,披着长发,脸上化着淡妆,戴着一副眼镜,脖子上还系着一条淡绿色的纱巾。下车,走入一家基层卫生院时,她走在前面,我看到她的纱巾从她的身前,飘了出来,露出淡绿色的飘逸一角,真的是有一种很美的韵味。只是一面,这位女“秋雨”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有一位是男“秋雨”,即余秋雨先生,至今素未谋面,却对他的名字耳熟能详,在喜马拉雅听过他讲的“中国文化课”,声音治愈蒙昧的心灵。最近读了他的《中国文化课》《文化苦旅》,又买来了他的《千年一叹》《霜冷长河》,这是一个博识的学者,他的文字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传道解惑,也是令人印象深刻。
两位“秋雨”,因为名字的特别,在今天关于秋雨的写作中突然想起,也算是机缘。
万物彼此相连,只有机缘的远近之别。窗外,依然是秋声秋雨,这一场雨,又连起了多少梦与醒的芸芸众生、万事万物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