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内容在微信公众号【漫雪封尘】更新
我读这本书算是轻车熟路了,早先就读过《老子》、《史记》《资治通鉴》《唐传奇》这种文化类的书,可能是喜欢哲学,也许是中国文学,因此,常读的书也就是这类书。中学以前基本没有什么资源,也没有时间去读这些书,现在终于有时间,并有了像样的图书馆,也算是成全了我吧。
《中国哲学简史》是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的作品,关于先生的作品在中学课本上好像没有碰到过,这不为奇,很多大家的作品都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野,有人说这些作品太过深奥,冗杂,并不适合中学生阅读,在这里顺便表达一下我对是不是应该把鲁迅的作品从中学课本中请出去的看法。
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学的地位好比泰山上的迎客松。它是泰山的标志,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的象征,他是一朵耀眼的奇葩,他走了我们的路标就没了。也许有人会说,没有鲁迅共产党还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他是我们的精神向导,给我们的骨子里注入的是血液,是站起来的信念。这些不应该随着时间而流逝。
同样,冯友兰先生是中国哲学界的泰斗。他对中国哲学的贡献也是毋庸置疑的,在这点上他和鲁迅先生一样,同样如果他的作品也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这一定是有原因的,我认为这些淡出与中国的经济,国家的政策,思路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在发展在进步,可是我们也都感觉到,讲历史的人越来越少,懂中国文化的人越来越少,这些我是深有体会的,还记得去年暑假我报专业时候的迷茫,请教了许多人都认为文学是没有出路的,不仅不好就业,以后收入也不高,毕竟是大事考虑再三还是不要冒这个险为好。
如果中学课本没有了这些“大家”的影子,以后见面的机会也屈指可数。我们生活在一个由经济带动的社会中,对于绝大多数人精神文化只是辅助作用,可有可无。于是,没有人过问的“大家”也就自动选择了隐居,他们的书从书架上撤去,他们思想的从这个星球蒸发,消散。从此我们很少再谈中国文化,再也没有中国哲学。
言归正传《中国哲学简史》是怎样的一本书,听名字是一本哲学著作,我觉得与其说是中国哲学还不如是中国文化,其实,任何一门学问都与自己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哲学更是如此,哲学就是文学的概括,分类总结。准确的说,哲学和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西方文化中哲学是独立的学问,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黑格尔、康德,他们把哲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科学的独立学问,然而中国没有正真的哲学。中国的哲学源于春秋,像《老子》,《论语》这些作品属于文学,但其中也包含哲学道理,可以说是哲学与文学的交接,中国的哲学后来发展到研究这些体系之间的关系。这本书可以说就是研究这些关系的哲学。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本书,我就用书中的例子结合自己的看法简单谈谈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家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一般都是用他的作品或者言传身教让更多的人明白他的意思,懂得他的思想。在古代一部著作是最有影响力的传播方式,不管是儒家,道家,墨家,总之被称为三道九流的各家基本都有自己著作,另类的如孔子以及后来的继承者孟子是通过言传身教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中国文化讲究含蓄,讲究内敛。用格言、比喻、和事例来说理难免有些不够透彻的地方,只能靠其中的暗示补足。不管是绘画,诗歌,表达的意思越少越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表达的越不明确越能体现这个人的修为,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这个意思。中国的艺术从来就是弦外之音,不仅表达一层意思,还有隐喻,暗语,指示。同样一个问题有多种回答则表明中国哲学家的智慧,因人而异,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念。孔夫子对不同弟子采取不同的教导方式被后来引用在各行各业,尤其是教育,在这里我还想说其实中国教育在因人而异上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优势,中国人多,但是中国人没有信仰文化,中国人缺乏创造力,缺乏探索精神,这跟几千年来中国更深蒂固的人才选拔方式十分不开的,也许是罪魁祸首。
研究文化必须要提及到是它的背景,中国哲学的背景就是中国地理,经济,传统思想,制度。
中国是大陆国家,大陆是和海洋是对立的,中国有大陆,之外就有海洋。中国古代作品中很少提及海,尤其是先秦的作品,尽管那时的齐国(今山东)一带已经有发达的制盐业,经济、文化也很繁荣,但中国人本质上是忌讳海的,“四海之类”就是这个意思,什么东西要放在自己的地盘才是自己的。海之外当然就由不得我们了,也正是这个观念,中国除了蒙古族有过扩张之外基本上几千年来没有踏出所谓的“四海之内”半步,当然讲到这也就不得不说说中国的经济了,概括的说中国文化中外来文化很少。他没有征服,没有扩张是由中国的经济体系和观念共同决定的。
中国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自己种的麦子自己吃,自己织的布自己穿,他们认为这是上天注定的,国家规定没规定这并不重要,隐士文化就很好的解答了这点。一方面用自己的东西换别人的东西是被禁止的,另一方面,更本没必要换,除非自己是地主,奢求更高,或者不是地主,连自己的东西也没有。那么为什么要禁止做商呢?谁都知道商人以营利为目的,也就是说在他们眼中只有利益,没有仁义,没有道更不需要德,还没有国家,简单点就是谁能给自己带来利益谁就是上帝。对于这样的人如果我是统治者我也不会让他们在我的地盘上胡作非为,除非他们给我带来的利益大于他们胡作非为创下的乱子。禁止做商明摆着就是不要人口流动,商品流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更有利于管理机构的管理。想想如果一个人在自己家里死了要比在另一个地方死了简单得多,在外地冻死了,饿死了,被杀。种种可能都有,要查明也不容易,更何况在交通那么落后,信息那么缺乏的时代,当然这些是站在今天的角度看的。由此,我们知道中国是个保守的民族这是有原因的,中国不会因为缺少吃穿去冒险找东西,更不会因为缺少耕地去抢别人的土地。
中国的文化是家族观念。这个观念从古至今,大到皇家继承制度,小到一人当官,鸡犬升天。
先说说后者,这句话说的是中国的科举制,准确说有点不从正道得来的官的嫌疑。为什么,因为中国古代的官(当然各个朝代不一样)基本上是清贫的除了宰相、一品这样职位的。小官的俸禄在太平年间只能混个自己,能给家里补贴的就算很节俭的了,那么还有什么鸡犬升天的说法,鸡犬升天只能是当了玉帝的官全家都要升天。可是这些却都在中国古代神话里出现,这也就表明这是一种人们的向往,一种渴望,要不然怎么会编成神话,不成史实,就像蒲松林的狐妖,他喜欢美女,可是他在现实中没有,于是他造出美女来,他是失意书生,于是从书生角度看这个世界。其实还有例子,比如大名鼎鼎的苏轼,苏轼官至知州后因乌台诗案被贬,贬后呢,如果按照今天的规则,知州比省长要大,就算一个省长被降职自然他的经济和生活已经无忧,但是苏轼呢,经济状况急转直下。这就说明古代的省长不过如此,没有积累下多少财产。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追求官宦更是一种观念的作用。即使是这样的状况,很多人依然耗尽平生精力非要考个什么才肯罢休。不得不感慨,观念有时候真是害死人。
关于皇家则是另一个独立的群体,他们天生就有优势(不包括创建者)他们的责任是统治下层人,让下层人民不要给他们添麻烦。在这个群体里有着严格的等级,有着优良的教育,充足的衣食,在他们的思想中只有遵从,只有按规则办事,没有变革,不需突破。当然这个群体主宰了中国几千年,正是有这样一个严密规则的制度中国的封建体系才稳稳当当的存在了那么几千年。
关于这本书冯友兰先生是以儒家为主题,研究道家,墨家,法家,佛学,以及之间的关系,中外的对比来叙述的。因为没有必要讲得笼统因此我就只做一个小小的例子,让大家更加明白冯先生的智慧,体会中国文化的深奥。
孔夫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之所欲。先说明为什么要解读这句话,其实很多人听过这句话,但懂这句话意思的并不多,在这里我把自己的理解分享一下吧。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夫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至于学就是这个意思,他的意思是说,他十五岁就立志学道,什么是道十五岁的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小时候经常讲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个伟人,要做一个厉害的人,那么那时候的我们并不知道自己要做哪方面的伟人,是像毛主席一样的伟人,还是像马云一样的人(我认为马云在商界也是一代伟人)厉害到什么地步,要像刘翔一样厉害还是每次考试拿第一。这就是我们当时的志向。孔子的志向呢,十五岁的他也只知道要做一个寻求真理的人,(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真理)简单点说,十五岁孔夫子有了一个不明确方向的志向。
“三十而立”孔夫子说:立于礼,不知礼无以立也。(礼就是礼节,举止)三十岁的孔子懂得了礼节,做事能够以礼行事,举止以礼为准。也许我们现在很难理解为什么做事要以礼为标准。先说明什么是礼,孔夫子主张周礼(周礼就是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礼节后人评价说是孔子理念中保守的部分,或者说是错误的部分。在我看来这样的评价是不正确的,评价一件事不能站在现在的角度和立场看,而是要把它放在当时的情景中做一个评判。孔夫子所处在春秋与战国之间,社会混乱,诸侯各自为政,虎视眈眈,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民需要的是什么,是太平,是稳定的环境。怎样稳定,就是让那些诸侯遵从礼节,不要每天老打统治天下的主意。这就是当时的现状。孔夫子主张礼是站在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角度看,有何错。孔子在三十岁的时候就懂得了生活中的行事,为人的准则。在这方面我们今天三十岁的人与三十岁的孔夫子相差十万八千里。
“四十而不惑”。在《论语》中有“知者不惑”之说,我觉得这两个意思有点相近,知通“智”就是智慧,不:没有的意思。到了四十岁孔子懂得了人生的智慧,在孔夫子看来人生的智慧就是道德。三十岁的孔子懂得人生行为处事的准则,四十岁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原来这些都源于一个人的智慧,就是道德。一个人要把事做好,就必须有德。这个德是个人修养的表现。这个德我认为不是今天人们说的道德,而是按照规律办事,不违背规律。四十岁的孔子能够按规律办事这就等于他能够分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就是智慧的体现(智慧并不是聪明)
“五十而知天命”对于这句话很多人认为天命是上天的指令,其实我认为,孔夫子到了五十岁比四十岁更加懂得,四十岁做事能够按规律办事,到了五十岁才明白有些事即使认真做了,但还是不成功,这就是天命。
“六十而耳顺”六十岁的孔夫子已经有了年纪,在事业上也定位了,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到了这个时候也就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了。这也就解释了天命,到了这个年纪孔夫子认为自己做的对或者不对都应该听一下别人的意见。其实这句话对于古代的帝王最重要,从历史上看很多帝王就是听不进良言才使国家灭亡了。六十岁的孔夫子感到自己虽然懂得智慧,但也有可能犯错误,这是难能可贵的。
“七十而从心所欲”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在没有实现自己一身追求的理想时并没有就此罢休,相反,他开始了另一番征程,做了自己要做的事——著书立说。他要把他平身所知所学留下来,虽然政治理想没有实现,但是他希望他的智慧能够影响别人,让更多的人受益,让更多的人也智慧。七十岁的老人再也不需要意识做指导来行事,他在这时就像道家出世了一般,就像得到了老师老子的道。做事能够顺着心,顺乎自然。
因为平白说话大家更能明白,再者哲学本身就苦涩。因此,我就这样以讲的形式大概抒发了这本哲学里的故事。
更新在微信公众号【漫雪封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