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大的事件就是要个娃,年前妈就说她今年在家里专门给我们做饭照顾我们。
今天妈在做晚饭的时候问我豇豆是直接爆炒还是水煮后再炒(爆炒豇豆是我老公的拿手菜,用猪油炒,昨晚吃了觉得很好吃)。我意识到尽量不说随便。然后我就说道,你们不吃猪油,那就煮了炒。我妈紧接着说我不吃你们吃呀,况且我可以吃其他菜。我就继续说道,那就直接爆炒吧,我更喜欢吃爆炒的。然后我妈就说,只是东东要少吃猪油(我老公血压偏高)。呃,接着我说,那你就不用问我,直接做就是啦。其实已经有不舒服的情绪升起。
这个不舒服是因为我觉得她征求我的意见是多此一举了。明明她心中就有答案,她自己也喜欢吃煮了之后再炒的豇豆。我们也习惯于她煮什么我们吃什么。
绕了一圈还是回到了自己身上在这些年的相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妈经常压抑自己的感受去“讨好”他人。但是如果对方做的选择没有顾忌她的感受或者没有按照她想要的那样去做没有给到她想要的结果。她内心对别人会有很多评判。会给对方贴标签。觉得对方自私等等。
其实妈她自己本身喜欢吃水煮后再炒的豇豆。她自己也完全可以像平时那样不用向我们征求意见就直接那样做就行。之前她总对我说她现在的责任就是把我照顾好。或许是因为昨天晚上我们吃的豇豆都觉得好吃,她是出于“关心的责任”而来问我。
其实是她自己没有足够力量(她不允许,其实内心很渴望)以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为出发点,因为他内心也很排斥别人为了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先自我满足。在她看来那是自私。同时她也很渴望别人能看到她的需求并且以她的需求和感觉为出发点。这样她就会觉得自己被尊重被肯定。
其实妈也有极强的攀附心。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好的评价。希望通过别人的褒奖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感。其实扪心自问,我自己又何尝不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呢?
绕了一圈还是回到了自己身上可我偏偏又把她对我的好当作是理所当然。在我眼里我总感觉她对我的好不是出于无条件的爱。
此时内心有另外一个声音冒出来:我为什么总渴望别人对我无条件的爱呢?我又为对方付出了多少爱呢?事实是我也一直在向外索取自己渴望得到的,而且还希望对方可以不需要任何回报,希望对方无偿给予我想要的一切。我为什么会觉得别人无条件爱我是理所当然的呢?再细想,我总是把关心和感谢之类的情感或者语言给了外人。对于家人我则更多是索取,把对方的好当作应该,并且对家人反而有各种期待和要求。一旦没有得到满足还会有愤怒的情绪升起。
家人没有责任义务为我的需求和感受负责。我突然意识到,我和我妈是一样的。都渴望对方为我们的需求和感受负责。
绕了一圈还是回到了自己身上果然,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对方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所认为的对方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内在的投射。真的很有意思!
我意识到,妈没有责任和义务为我们的感受和需求负责任。她愿意对我好,是因为她爱我关心我。尽管表达的方式不是我喜欢的方式,但那也是她能够做的最好的选择。
我之所以能看到她的一些性格上的缺陷,其实也是我潜意识里拥有的部分。只是我将它包裹的很紧。仅此而已。
关于相处之道,我想这是我目前最好的场域。
绕了一圈还是回到了自己身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