磅礴,壮烈,史诗。
单看这几个词,你就知道。
Sir在说《权力的游戏》。
但你猜错了。
Sir说的是它。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讲述河西走廊从开拓,到辉煌,到文化……的历史。
历史。
这两个字,绝大多数影视剧都不敢碰。
乔治·R·R·马丁,《权游》原著,《冰与火之歌》作者。
距离他发表上一本《冰火》小说,已经8年。
无数书迷望穿秋水,常常写信骂他……
但,其实老马丁去年其实就出版过一本“权游宇宙”的新书。
《火与血》。
讲述《权游》三百年前,坦格利安家族(族语:血火同源)的历史。
原本,只是他为正统小说写下的维斯特洛大陆的番外篇。
没想到,越写越长,越写越大,很快超过了1000页。
这已经不是一本小说,是一本虚构历史书。
这也足见马丁对历史的重视。
在一次采访中,他这么描述《冰火》:
里面大多数的设定都是照着历史来的,很多设定都参照中世纪的欧洲,加入一些奇幻元素。
据说,君临城,灵感来源于君士坦丁堡。
维斯特洛的海港“旧镇”,来源于埃及的海港亚历山大里亚。
“疯王”、劳勃国王、龙妈,分别来源于,英国国王亨利六世、打败他的爱德华四世、还有远征复仇的亨利六世的皇后,玛格丽特……
发现没——
历史,就是《权力的游戏》的土壤。
而,同样生态丰厚,同样底蕴沧桑,同样传响于数千年岁月的我们文明的起源,却一直被忽视。
尤其是西部历史。
《河西走廊》的出现,填补了这种空白。
《河西走廊》的主旨精神,就是开拓。
第一、二集,说的是“丝绸之路”从无到有的过程。
“丝绸之路”,听起来风花雪月。
但这条路,与风花雪月一点关系都没有。
在它之上,飘扬的,是风沙,血汗,还有无数人前仆后继的梦想和生命。
公元前138年,西汉。
汉武帝刘彻,面临着匈奴王朝的强势威胁。
匈奴,残暴狠辣。
60年前,建立起匈奴王朝的冒顿单于,就是先杀父,再称王。
他们还曾把敌王的头颅做成酒杯。
可想而知,匈奴的骑兵,骁勇善战,无孔不入。
从刘邦开始,汉朝不得不常常给他们送物产,送人质(公主),以维系皮笑肉不笑的和平。
直到刘彻。
19岁的他,不想认怂。
这年,他抓到了一个匈奴军官,了解到一些大漠形势:
有一个部落,月氏,被匈奴逼到了遥远西境。
刘彻认为,可以联合月氏,对匈奴进行夹击。
问题在于,河西走廊这条路,暴晒,缺水,黄沙漫漫,多年来,无人去过,更别说生还。
谁去?
一个27岁的男人站了出来。
他叫张骞(音:qiān)。
张骞认领了一只十来人的队伍,就踏进了河西走廊。
很快,匈奴抓住了他。
张骞被囚禁,整整九年。
匈奴人用各种手段软化他,腐蚀他,还给他娶妻生子——
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扣留张骞十余年,给他娶了妻子,生了孩子,但是张骞一直保持着汉朝使者的符节,没有丢失)。
但这九年,张骞心心念念的,还是汉朝。
张骞不是怨天尤人之辈。
他一面静静观察,一面给匈奴打杂。
久而久之,他居然受到了当地人欢迎。
司马迁如此评价张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
九年之后,张骞终于等到机会,逃出匈奴人营地。
离开了地狱,第一个想法本该是赶紧回家。
但张骞不是。
他没有选择东返中原,而是继续西行,完成汉武帝交给他的使命。
结果,一年过后,又被匈奴抓住了。
他们依然不杀他。
又是三年软禁。
三年后,张骞再次出逃。
只是这次,他不再是一个人。
妻子毅然选择跟随他去中原。
《史记》这么记载——
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张骞乘机与胡人妻子和堂邑父一起逃回汉朝)
此后再无笔墨。
一个男人,领了军令,远走沙漠戈壁,十年内忍辱偷生,单枪匹马坚持西进。
一个女子,为了丈夫,离开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乡,做好永不回故土的准备。
这中间,他们经历了怎样两难的掂量,怎样痛苦的弃取。
正统史书,往往只有寥寥几笔。
而《河西走廊》高就高在——
它想把那些省略号拆开,分解成一段段有血有肉的选择——张骞在家和国之间的取舍,张骞妻子在家和国之间的取舍。
这,难道不是我们必看的“冰与火之歌”?
当然,开拓河西走廊,不止一种方式。
有人水滴石穿,有人,则风卷残云。
有些懂历史的朋友应该猜到了——
对,霍去病。
2017年,霍去病曾被教科书删去,后来,在媒体抗议下,孩子们终于得以继续认识这位传奇。
对于霍去病,每朝每代,都有著作赞颂。
仅仅诗词,Sir就记得不下三首。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李白
不拣花朝与雪朝,五年从事霍嫖姚——李商隐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
霍去病对河西走廊的开拓,建立在无数神奇的战功之上。
有人说他是上天派下来的军神,只威光一闪,就要归位。
《河西走廊》如此评价他:
不按常理出牌
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率十万大军与匈奴主力对决,遭受打击。
然而,17岁的霍去病,却率领800骑兵,孤军深入,立下战功。
两年后,他带领一万骑兵,踏入河西走廊。
斩杀了折兰王,卢胡王,歼灭匈奴军近万。
所到之处,没有匈奴能挡。
这一战,是他开创的骑兵闪击战术首次实验。
一支劲旅,亲自上阵,居然无往不胜。
往后,一次战役中,本该和己军会师的霍去病,没有等来支援。
他没有后退,领着手下杀进匈奴后方。
此战,孤军奇袭,又胜了。
战神本神。
汉武帝大喜过望,给霍去病建造了一座豪宅府邸。
霍去病听说了,上奏,说了那句今天被无数文章摘选的名言: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对家国,愿以一人之家,换取千万人家。
对自我,他自知真正的家是战场,所以不用温柔乡去腐蚀它。
正统史书,往往只高光于战斗的次数,战胜的人数。
而《河西走廊》高就高在——
它想把那些军勋章拆开,分解成一段段可歌可泣的选择——霍去病在小我和大家之间的取舍,霍去病在常规道德与极致信仰之间的取舍。
这,难道不是我们必看的“冰与火之歌”?
说《河西走廊》是国内纪录片领军者,绝不为过。
——豆瓣16000多人打出9.6高分,83%打出五星。
如此气势。
也来源于导演对纪录片形式的开拓。
它完全摒弃了传统纪录片拍法,全片没有任何采访,不设主持人,更没有专家学者。
它创新地采用情景再现方式,像拍电视剧一样地去拍纪录片。
简单说,不是“讲”历史,是“演”历史。
一个合适且入神的比喻——过去2D的历史,变3D了。
也许有人问了,这样做,会不会歪曲历史,丑化英雄?
呵呵。
本片学术顾问沙武田,就是国内权威的历史学家。
《河西走廊》对历史的还原,100%较真。
单单剧本,就由二十几位历史专家先撰写出50万字的学术本,再由编导去芜存菁。
前前后后,耗时两年多。
不是手脚慢,是剧本时间跨度大,远至西汉,近到新中国;
人物众多,十集下来,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就有50多个。
这无疑让拍摄难度、拍摄资金大大提升。
结果确实如此。
全片230个情景再现拍摄,团队前后辗转10个影视基地,搭建60多个场景,动用群众演员近1000人次。
参照我们同年的历史剧。
就说道具吧。
看看。
△ 《芈月传》里那个长得像厕纸的,可是叫和氏璧
继续看看。
反观《河西走廊》。
就连一些解释性特效,都颇有《权游》片头,临冬城拔地而起的感觉。
为一秒,付出十倍,百倍乃至千倍的努力。
就在这细节的点滴之间,在这纹路的考究之间,在这结构的分寸之间……
《河西走廊》实现了对历史最大的开拓——
看历史,不再满足于一行字;
看历史人物,不再止步于一个名字。
而这,才让原本冷冰,枯燥的历史,奏起情感的音弦,共振出每个人的心底不可磨灭的梦想。
开疆拓土,以梦为马。
今天,丝绸之路已然成为历史的明珠。
而今天的我们,又打算以何种形象,被历史叙述。
无梦想,不人生。
无开拓,不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