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迄今为止最大的和最复杂的人工系统是什么?」这是在清华大学电机系首页最显眼处的一个问题。
自1800年伏打发明第一个化学电池以来,电能经过两个世纪无数科学家、先驱们的不断发明研究改进,其内在机理逐渐能被人们了解、继而我们可以掌握、控制它,才渐渐搭建起了我们生活在这个盛世,这个没有一天能离开电力驱动的现代社会。现在也许能猜到开头的那个问题的答案了,答案不是Internet,而是电网系统。无处不在无所不至的电网系统将电能送到我们生活中间的每一个细微的角落,几乎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切动力,在短短百年时间,电力的运用已经深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着人类的工业,农业和社会的进步。
或许我应该继续阐述电力发展的这几百年,回顾一下那些做出及其重要的科学家们,这一路的光辉灿烂,这是人类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克服困难最最生动的案例,但这次先暂且不表。这次,算是在参观国际工业博览会后的驻足思考,康德名言,「有二事焉,恒然于心;敬之畏之,日省日甚:外乎者如璀璨星穹,内在者犹道德律令」,工博会于我,即璀璨星穹浩瀚星空也,仰望后内心中感慨万千,应执笔记所闻所感,醒己常常。
在大学之前,世界虽然是存在的,但看起来,却是模糊的。该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呢,或者说如何去划分这个世界呢?在高二的时候,算是有点清楚了,因为要分文理科了。文科就是写字背字的,理科就是算数推导的,如果把世界这么一分,也未尝不可(虽然有些二元论,把世界的本原分为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不过在初中就学过物理,化学,生物,已经能客观去看待世界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低头可以看到每个细胞,可以去分析一个分子,即使每一次微小粒子的发现都挑战着我们的固有认知;抬头可以看到几万光年以外不断膨胀的银河系边界,验证着几百页演草纸上预定计算位置上的星体;理科是这么的有意思,不断发现着新东西,人类知道,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让自己过得更好。
当进入大学,我还是没有把世界分的那么清,跟着同学们一起上学放学,拿着学校发的课本翻来覆去的看,只要看懂不挂科,期末努力拿个奖学金,几年后找个工作就好了。只是有段时间,度过了大一的专业基础课,大二开始动手做了实验,发现原来有些东西不仅仅是算算术就可以得出来的,需要亲力亲为,在动手中验证课本上知识,甚至发现一些令人惊叹的现象。
这个分类叫做工科。
百度百科是这么说的:工科即「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原理,来解决问题」。重点是解决问题。进入大三以来,发现时间越来越不够,一是因为专业必修课变多了,需要复习和思考;二是因为由于大一大二学的一些基础课,现在可以应用于当前所学的课程,想亲自动手搞点项目,课余时间就被这些东西还有呃……健身占满了。
不过在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是在大一大二基础课上学到的,比如BJT、滤波器、稳压电路的设计,虽然只是概念性的东西,但是要拿来用也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况且过去很久了,很多东西记得也不是很清楚,只好再去翻书,我发现,这个过程没有了大一大二的枯燥,每一次新的发现都会让我兴奋不已。
在工业博览会上,各大公司将他们的王牌产品展出,或者是性能最强的,或者是运行最稳定安全的,或者是技术特点最鲜明独一无二的,这些东西,确确实实让我见识到了工科改造世界的能力,通过人类的双手制造出解放人类双手的工具,不得不惊叹。


回来以后,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渺小,还在惊叹中未回过神来,自己要做一个小东西却是苦难重重,似乎没有一次是顺利的,就算在不断学习前人已经总结好的东西,自己再去使用,也是停滞不前,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此时不再像在百万平米的国家会展中心里一样对人类前景一片乐观,悲伤的情绪早已占领我的全部。
哪怕在教科书上已经看的滚瓜烂熟,哪怕拎出随便一个特性都算是了然于心。因为现实中,没有一个器件如教科书上那么理想,任何器件不再是不变的数值,而是存在着捉摸不定的偏差和误差。即使数学物理工具给予我们最强有力的信心与支撑,但是面对连续的世界,我们将它离散化时,还是有一点心中犯怵。
其实也没必要妄自菲薄,只是,
工业发展几百年,早已将各行各业细化非常,也许一个人进入一个专业踏入一个行业,就是一辈子的事,隔行如隔山。科技不断发展,我们有了更多的先进工具,工作起来能更得心应手,很多时候,还是要一个人上路,面对重重挑战,而路,是此时此刻自己所选,前路漫漫,黑夜无边。汪国真的名言,此刻最是应景,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作为工科生、作为电气人,改造世界,让世界变的更好即是我们的使命,面对暂时的悲观、暂时的苦难,回忆起这次工博会,想起令人惊叹的顶尖产品,我仍会背起行囊,继续前行。即便是多写了五行代码,即便是稳定性增加了一点,我也知道,我不再是停滞不前。

很多时候,尽管不断发展的科技给予了我们更多新的装备,亦给予我们不断向前的勇气,我们仍然像是举着火把进入洞穴的探险者,天空浩瀚,深穴无底,无力感常常仍会让我们步履维艰。
有时候穷极一生,我们也探不到尽头。
不过能多看到一点,就算多知道一个答案,就足已让我们兴奋不已。
哦,对了,好像文科同学的试卷上写的是:文史哲法;
而理科试卷上写的是:理工农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