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自由的公式我看到过两种:第一种来源于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穷爸爸》,它的观点是:如果被动收入>生活花销,那么就实现了财富自由,意味着你可以不必为了钱而工作。
“被动收入”就是“睡后收入”,即睡着的时候都能赚到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能够产生现金流的资产:比如股息、债券利息、基金分红、房地产租金、版税、现在连微信原创文章收到的打赏都是一种新的睡后收入了。
第二种财富自由的公式脱胎于徐大为的《低风险投资之路》,这也是本文着重介绍的对象。
书中提出了另外一个更加具体的财富自由公式,就是:
如果你的 投资收益>生活花销+因物价上涨而导致的损失,那么你就实现了财富自由。
将上述公式的两边都除以一个“可投资资产”的分母,那么就得到:
投资收益/可投资资产>生活花销/可投资资产+物价上涨而导致的损失/可投资资产
简化一下就是:
投资收益率(ROI)>生活花销/可投资资产+ CPI
举个例子,如果你一年的生活花销是20万元,物价上涨(CPI)速度是5%,而自己有100万元的可投资资产,那么自己的投资收益率要达到25%以上才能实现财富自由。
大家可以发现:
1.“投资收益”其实是“可投资资产”与“投资收益率”(ROI)的乘积;
2.生活花销可以由我们在一定范围内;
3.CPI我们无法控制。
所以想要实现财富自由,其实仅仅取决于几个变量:可投资资产、投资收益率、生活花销。
沿着这个思路去思考,我们要实现财富自由,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去努力:
1.增加可投资资产;
2.增加投资收益率;
3.控制生活花销。
最近看到很多资深投资者都提出年轻人不要“过于”研究投资,而是尽量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增加职业收入。
比如提倡“投资应该交给职业的投资管理人去做”的杨天南、提倡“非专业投资者应该寻找到省时省力的理财方式”的飞泥翱空、以及推崇低风险投资的徐大为,都提到了这个观点。
这些资深投资者的观点,如果从以下角度,就很容易理解:
由于“投资收益”是“可投资资产”和“投资收益率”的乘积,那么想要增加投资收益,最好能同时提升“可投资资产”和“投资收益率”,但如果时间精力有限,不能同时提升两者,那就优先提升比较容易提升的那一项。
把本职工作做好意味着增加职业收入,这就为“增加可投资资产”打下了基础,而在年轻的时候,职业收入的增速一般来说要比投资收益率的增速要快一些。
举个例子,一个年轻人,如果行业对路、也不乏聪明勤奋,那他的工资在10年间涨10倍是可以期待的,换算成年复合增长速度是26.8%;
但如果一个人投资收益率的起点已经是10%,在这个基础上,想要在10年内将投资收益率增加10倍——即把年化投资收益率增长到100%,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股神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才20%多一点。
但刚才的结论有个重要的前提,即“这个人的投资收益率的起点已经是10%,而不是3%(相当于余额宝的水平)”。
实际上,如果投资收益率的起点较低,那么其在一定程度内的增速可以很快。
举个例子,理财零基础的同学如果花上十个小时学会指数基金的投资,就很容易把原来的投资收益率从不到3%增加到10-12%;(点击可了解 入门级的指数基金投资)
但过了这个临界点再往上,进一步提高投资收益率可能就比较慢了;在这个临界点之上,同样的时间精力投入,投资收益率的增速比可投资资产的增速(主要来自于职业收入的增长)要慢得多。
所以,结论就是:
要一直关注自己职业收入的增长;同时”适度”研究投资,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将自己的投资收益率最容易提高的那一段提升上来。
另外一个影响财富自由公式的变量,就是生活花销。
自己的收入减去生活花销之后就是结余,而结余中的一部分可转化为可投资资产,所以控制生活花销是增加可投资资产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财富自由的重要因素。
总结一下,对于目前财富积累还不多、可投资资产尚少的年轻人,想要实现财富自由,其实只需要关注三个步骤:
1. 专注本职工作,增加收入,进而增加可投资资产的数量;
2. 适当研究投资,将自己的投资收益率最容易提高的那一段提升上来;
3. 适当控制生活花销,将节省下来的一部分钱转化为可投资资产。
查看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计然】(ID:jiranblog)
在公众号里,关于财富自由、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读书写作这些领域,我将与你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网友评论